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城市的结构及 其优化主要内容简介一、城市结构的相关概念城市、结构、城市结构二、城市结构的构成要素n城市经济结构n城市社会结构n城市空间结构 三、城市结构的优化一、城市结构的相关概念n城市是具有一定生计规模、人口密度的非 农业人口的聚合体以及工商业、交通、文教集 中地和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的总称。n结构是指各要素在某一事物内部相互结合 的有规则的组织体系。n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 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形式和方 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存在态势 。二、城市结构的构成要素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经济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 在形式和方式,是城市生产力结构和城市生产关系结构的统一体。 一般来讲,城市经济结构包括城市生产力结构和城市生产关系结构 。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社 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城市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政治 法律关系和哲学、宗教、艺术、道德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政治、 法律、制度方面的物质设施,构成城市社会的上层建筑。狭义的城 市社会结构仅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学者通常研究 的是狭义的城市社会结构,即城市社会结构基本包括城市的政治结 构、文化结构、人口结构三大部分。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 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 展的空间形式。一般来说,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大致包括城市 布局、城市密度和城市形态三个角度。 城市经济结构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流通、分配、 消费结构第、第部类 产业第一、第二、第 三产业劳动、资本、技 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流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1.城市的经济结构体系城市社 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口结构城市各种政 治组织的结 构城市社会成 员间的政治 关系各类精神、 文化产品、 行业结构文化事业规 模、质量、 发展速度文化设施的 规模配置与 布局文化管理机 构设置自然结构社会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户籍结构就业结构民族宗 教结构知识结构2.城市的社会结构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布局 指城市各要素在平 面或空间上形成的 位置关系城市密度 由城市各要素在一 定空间范围内的数 量分布而形成的密 度城市形态 指城市空间结构的 整体形态3.城市的空间结构体系二、 城市布局 同心圆模式n同心圆模式1925 年,伯吉斯通过对芝 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 构分析提出该模型。 它是指一个城市的空 间围绕单一核心有规 则地向外扩展并形成 同心圆的空间形态。 (由中心向外依次是 :中心商业区低收 入居住区中等收入 居住区豪华居住区 市郊)n放射型模式1932 年,巴布科克考虑到 地形特征,对同心圆 模式进行了修改。它 的特点是城市空间沿 交通主干道从市中心 向外展开;CBD和每 个连接的环形居住区 以主干道为轴线延伸 并形成星形模式。 二、 城市布局 放射型模式n扇形模式1939年 ,霍姆霍伊特通过 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 及纽约、芝加哥等著 名城市的住宅区分析 得出该模型。这种模 式由以CBD为中心 的许多空间瓣所组成 ,每个扇瓣作为一种 特殊的空间而存在, 其载体就是特殊用地 。二、 城市布局 扇型模式n多核心模式 1933年,最先由麦 肯齐提出,1945年 被哈里斯和乌尔曼 发展。这种城市空 间由多个相互分离 的核为支点构成, 分为主中心和次中 心。二、 城市布局 多中心模式二、 城市布局 混合模式三、城市密度n城市是由一大群紧密相连的 空间占有区位元素所构成。 如果这些元素的分布密度受 到通达程度高低的影响,其 密度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呈现递减趋势。科林克拉克将 城市空间密度上的这种变化 通过密度梯度曲线表现出来 ,用以描述在所有方向上随 着同中心距离拉大而密度下 降的变化规律。当然,多中 心的城市在城市密度梯度曲 线上会有所起伏。密度的变 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生产 技术、收入水平、职业结构 、消费方式等因素的变化, 同时也同城市发展的阶段有 关。每平方英里的人数每平方英里的人数离市中心的英里数离市中心的英里数四、城市结构的优化实现社会生产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即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的平衡发展。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 给的平衡。实现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秉承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实现代际间的协调统一公平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城市社 会结构的完善,塑造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根 据城市发展自身的特点,构造多维立体的城市体系。致力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并有利于城市多种功能 的实现,使城市及城市群成为协调发展的体系。小结一、城市结构的相关概念(城市、结构、城市结构) 二、城市结构的构成要素n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城市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等)n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政治、文化、人口结构)n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 三、城市结构的优化实现生产过程之间、物与人之间、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 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城市不同结构要素之间以及城市群之间的平衡协 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城市的主要功能!本章思考题n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 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请结合长春市的 实际情况分析如下问题: 1.长春市具有哪些城市功能,如果你是长 春市市长,你将如何对长春市的现有城 市功能做出改进? 2.如何解决长春市城市规模控制与城市规 模效益之间的矛盾? 3.根据长春市的城市功能,您将如何设计 该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参考书目n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n吴开松.比较城市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n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n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1999n陈平.网络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n周伟林.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