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秦开帝业”第2课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商鞅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入秦商鞅立木为信导入:早年立志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初投魏国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得到公孙痤的赏识没有被魏国重用弃魏从秦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得到秦国的重用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因守旧势力的攻击被处以车裂之刑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 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帝王之道即以礼治国,实行仁政-儒家治国理论称霸之道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法家思想战争、封建经济的发展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 霸王之道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 ,变法目的: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商鞅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 固统治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推动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3、统一度量衡“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便利各地经济的 交流和发展度量衡(二)强兵之举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斗力强化对地方的统治 保证兵源3、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4、焚烧诗书,制定秦律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 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 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 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 效的方法。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 的文化典籍。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二)强兵之举: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3、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4、焚烧诗书,制定秦律从变法的措施中 你能看出变法的 性质是什么?三、变法性质: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化改革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 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 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二十级 爵:一级曰公士,二级曰上造,第十九级曰关 内侯,二十级曰彻侯。奖励的做法是:将卒在 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 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 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 准和衣服等次。秦军:连坐法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 “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 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 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 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 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 者与降敌同罚。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 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 连坐。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 斗,乡邑大治。 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变法有何特点?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为什么要把农、战放在首位呢?社会安定的前提; 保证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奠定基础; 时代发展的需要;性质:范围:程度:核心:成效最显著 :影响: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面(最全面)春秋以来最彻底的改革以农战、法治为核心推动了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 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 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 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 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 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 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 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 “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 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 、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 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 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措施对 秦国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消极影响?答案: (1)赞扬态度 (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 统治 (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 新法的推行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 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 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 法令: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 法令褒贬不一。回答:(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 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 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 位、官职;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稳定。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 ,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地损害了我的利益 。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 何?(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 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 产生活。1.商鞅变变法措施中,对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为深远远的 是 、废废井田 开阡陌 、奖奖励耕织织 、按军军功授爵 、建立县县制 2.商鞅变变法措施中,对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为为深远远的 是 、废废井田 开阡陌 、奖奖励耕织织 、按军军功授爵 、建立县县制 3.商鞅变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现中央集权权制萌芽的是 、废废井田 开阡陌 、奖奖励耕织织 、按军军功授爵 、建立县县制4.商鞅变变法措施中,最明显显最直接触犯旧贵贵族利益的是 、废废井田 开阡陌 、奖奖励军军功 、建立县县制 、禁止弃农经农经 商 5. 左传传记载记载 ,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贾(买买) 焉”,反映的本质质问题问题 是 、土地可以买卖买卖 、土地禁止买卖买卖 、土地私有出现现 、农业农业 水平提高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尤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 成时期,重农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巩固封建 国家的经济基础,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 当时来说,应该充分肯定。但制定政策必须尊重经济发 展规律,不能人为地压制商业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处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重农抑商,虽然有利于 农业的发展,但严重阻碍了商业流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对社会发展起了消极影响。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而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 张“工商皆本” ,对此,你如何评价?启示:任何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材料一: 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 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 限多少。通典 食货志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 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 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 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 丞,凡三十县,-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 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材料四: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 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