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2012.05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概念案例赏析: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背景及概况【梅德里希钢铁厂设计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水公园 铁路公园 公共使用区其他设计保留的公园景观其他设计改造的公园景观结语我们的学习讨论目录公园道路系统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 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工业化社会的 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他认为 这种结构将导致美国、日本、苏联以及西欧在21世纪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 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 策形成的根源”。从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 职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 识技术” (而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对此, 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由于技术变革,而把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工人阶级的作为 社会变革的历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这种取代正如历史发展一样是不 可逆转的,后工业化必将来临。 后工业化社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宽大温床。伴随着历史剧变,人 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 为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宁愿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 中。中心变成多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后现 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我们的冲击已无可避免。)后工业化时代丹尼尔贝尔(丹尼尔贝尔原名丹尼尔波罗斯基,1919年5月10日出生于曼哈顿)简历1919年5月10日丹尼尔贝尔出生于曼哈顿下东区一个东欧犹太工人阶级家庭。1935至1939年,他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新领袖杂志主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 任社会学教授。)他的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 、后工业社 会的来临和 资本主义文化矛 盾堪称20世纪 学术经典。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家中的花房 后工业景观公 园 n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 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 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 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n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 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 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 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 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背景概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总占地而积230 hm2(2.3 km2),利用原蒂森公司(August Thyssen)的梅德里希 钢铁厂(Meiderich Ironworks)遗迹建成。 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 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于 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 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德国彼得拉兹(Peter Latz)事务所的方 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 对策而最终获胜。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 潮。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 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 埃姆舍公园区位示意图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总平面图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Duisburg North Landscape park)位 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公园建在原 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是工业地更新 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为德国著名景 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 ,已经成为是一个占地200公顷的综合 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来的鼓 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 炼厂的烧结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 司的铁路的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该钢铁厂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 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产量就达100 万吨,是高产量的钢铁企业(图23)。 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 求,工厂5号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 高昂的成本。1987年钢铁厂关闭,曾 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 厂而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 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 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 态特质上加以强化。 梅德里希钢铁厂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 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 (1)水公园( Water Park)公园标高最 低的层次,由净 化水渠、净水池 、冷却池等水体 构成。净化水渠 是对山东向西流 经整个厂区的埃 姆舍河进行净化 的河道。水渠两 岸栽植了自由生 长的植被,每隔 一段距离布置有 台阶和平台以满 足游人亲水的需 求。净化水渠 水渠及岸上的植被 净水池 水池及水生植被 水渠堤岸上的植被及台阶 (2)铁路公园( Railroad Park)铁路公园与高架步 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 区标高最高的层次,高 出地面约12m,通过楼 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 层次相联结。该层次不 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 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 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 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 了景观向度。铁路公园 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 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 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 ,设计者将其命名为“ 铁路竖琴”(Rail harp )。 铁路公园层的高架步行道系统 高架步行道系统 穿过料仓花园的高架步行道 铁路公园局部 从铁路公园层标高(料仓花园顶部)望1号、2号高炉 (3)公共使用区(Areas of Public Use)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 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 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金属广场(Metallic Plaza) 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 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作为公 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 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 、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 板构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 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拍 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案, 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流动来 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 化过程。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 续被腐蚀,隐喻了对自然演变 过程的尊重。 金属广场 金属广场铸铁板表面不同腐蚀状态 考珀活动场地(Cowper Places) 位于5号高炉北侧、2 号高炉南侧,原来作 为堆放废渣的场地, 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 场,作为举办多种活 动的场所。广场地面 利用废渣铺筑,并在 广场中均匀栽植桦树 。 由5号高炉俯瞰考珀活动场 考珀活动场局部 熔渣公园( Sinter Park )位 于埃姆舍河渠的 西侧,与“料仓花 园”隔水渠相望。 在利用废弃的熔 渣铺砌的地面上 种植树木形成小 树林;熔渣公园 的北端布置了一 座半圆形的露天 剧场,采用的砌 筑材料是将废弃 的红砖磨碎后作 为骨料制成的红 色混凝土。 露天影剧院全景 使用中的露天影剧院 露天影剧院增建的 遮雨大棚局部 料仓花园拆除顶盖的矿石料仓改造成为了综合活动场所 料仓花园顶部的网格状步行道 料仓花园中的攀岩场地 料仓花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料仓花园局部 料仓花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4)公园道路系统包括公园步行道和自行车路。将原来零散分布的城市街道联结整介成完整的 交通系统。 公园道路 其他设计保留的公园景观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厂区中保留的建 、构筑物(由5号 高炉俯瞰,5号高 炉于1985年4月停 产,现更新为游 人可以攀爬到顶 部的70 m高观景 平台上鸟瞰公园 全景的观景塔 ) 厂区中保留的各种工业设备、管道 其他设计改造的公园景观经改造后的煤气储罐外景 改造成潜水中心的煤气储罐内景 原中心动力站内景 中心动力站改造成多功能活动大厅 旧办公楼1906年 建成投入使用, 现改建为140床 位的青年旅社 该建筑位于靠近 公园中部的主入 口处。现更新改 造为游客服务中 心、信息咨询中 心和酒吧餐厅 植被保护 废弃地上生长的植被 彼得拉兹认为,在废弃地受 污染土壤上顽强地进行生态演替 的野生植被是生态学家难得的试 验对象,应加以保护。废弃地上生长的植被 植被保护 据统计,这写野生植被有450多种。在 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 积的原生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 鸟类栖息的场所。 夜 景 照 明 北杜伊斯堡 景观公园绚丽、 迷幻的夜景照明 是由在欧洲负有 盛名的英国艺术 家乔纳森帕克( Jonathan Park)设 计完成的。公园 夜景与工业文化 遗产、休闲活动 共同构成公园吸 引游人的三大亮 点 夜景照明 土地景观格局演化进程图 结语 后工业景观公园建设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 社会和经济问题,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维视角和层面提出的系统整体对策 ,并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结构性危机产生以后,工业场地逐渐转化为工业废弃地,工业景观也演 变成了废弃工业设施,表明它的现实状态已经与原来的生态位不符;而后工业 景观公园作为工业废弃地更新的一种成功对策,实质上是探寻到了与新的环境 条件相符合的潜在生态位后,占据并充分利用资源将潜在生态位转化成新的现 实生态位。目前,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必须面 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作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 对国内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我 们应该看到,这一案例的成功是基于其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背景 ,对手我国现状条件下的工业废弃地而言,建设后工业景观公园是否具备条件 ,应采取怎样的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运营模式,尚需要依据客观的分析研究 做出慎重、科学的解析与求证。 通过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设计及成果的学习讨论,为设计 者在设计中提供对基地现状资源 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 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 面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的提示 和引导。 格雷姆肖的“移动展览馆”英国格雷姆肖建筑事 务所(Grimshaw)2011年 赢得了为巴西设计一个临 时展览馆的竞争 Mobilizarte Mobile Pavilion 。这个临时展览馆将在巴 西巡回展出,直到2016年 奥运会举行。格雷姆肖建 筑事务所(Grimshaw)的 获胜设计方案,是与“奥雅 纳里约热内卢建筑事务所” (Arup Rio de Janeiro)合 作策划的。这个方案由巴 西的文化、艺术和巴西的 现代化活动获得灵感,又 强调了它的“移动性”。 谢谢!2012.05.05pOXLp7v0djZKylHSJr3WxBmHK6NJ2GhiBeF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