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学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学徐文军 n中国心理治疗师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n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国音乐治疗协会理事n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广州医学院副教授n现任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n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治疗门诊副主任医师 n广东省职业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高级考评员n本章具体要求:如何对来访者做出正确心理诊断。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n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二节 初步诊断 【本章具体学习内容】(心理诊断全过程示意图)来访者初诊接待 资料的搜集整理初步诊断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初诊接待摄入性谈话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了解既往史 寻找有价值资料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确定是否是心理咨询范围形成初步印象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 初步诊断的内容 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 点 第二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 工作范围 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原则:1、一般心理问题最适合心理咨询。2、某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或配合其他治疗方 法也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不是心理 咨询的工作对象。4、人格障碍及心理疾病边缘状态的心理咨询的作用 很有限。一、学习目标:将各种方式获取的临床资料对照、印证、比 较确定其可靠性;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横向的比 较、分析与概括找到各因素的关键点。二、工作程序 (一)、按P23页表格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 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与行为问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与行为问 题的关键点题的关键点(三)、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什么是关键点:A、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或者与多数 临床表现有内在的联系。(横向的)B、该因素在个体发育中持久地存在;并且随着生 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 何,其本身性质不变。(纵向的)三、相关知识:如何找寻”关键点”详见例举: P24 (重点案例) 。1、根据主述整理其临床表现。 2、通过既往史,心理测验结果等归纳相关资料。 3、分析。四、注意事项:1、材料来源的可靠与真实,未经验证者不能用。2、资料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一、学习目标学会判断求助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确定求助者的问题, ,是否属于心理咨是否属于心理咨 询的工作范围询的工作范围二、工作程序: (共五步)1、按照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判断是 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心理正常还是异常) 2、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种特异行为表现定性 。 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其为“轻性精神障碍” 或“重性精神障碍”。 4、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5、如果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应怎样处理。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心理 心理 按CCMD-3共10大类健康 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其他轻性精神障碍原因明确的精神障碍精神病 (包括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按照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判断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 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A、同一性(统一性)-人的精神与行为与外界环 境是否统一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正常 与否的关键。B、与同一性相关的概念”人们行为的均值”(普通行 为模式)认为这概念局部包含在同一性的标准中,但 是却不能代表同一性这一概念。(a)举例之一、如人在大众之中喧哗,虽然超出人们行 为均值,但是行为的质与量如同外部应激源一至,仍 是属主客观一至范围。 (b)举例之二、宗教崇拜的行为虽然没有超过行为的 均值,但如果产生了幻觉却是违背了同一性的原则 。C、自知力常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而无自知 力是求助者对自身状况反应的错误,本身便是自我 同一性原则的丧失。2、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心理过程中的协调一致性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 的标准之一。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一旦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后便有 相对的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与独特性。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个人的个性稳 定性出了问题要考虑为异常。分析过程:从主要症状找原因看客观事实与主观体验间是 否一至.是否符合以上的三个原则.例1,2(二)、从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从例3、例4说明例3、强迫症(参考: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 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 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 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痛苦和 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n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1、恐惧;2、强迫症状;3、惊恐发作;4、焦虑;5、身体 形式症状;6、躯体化症状;7、疑病症状;8、神经衰弱症状。n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 促使其主动求医。n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 有规定。n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 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n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 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 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 自己,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 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 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 能严重受损.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 有下列1项:强迫思维为主或强迫行为为主或为混合 状态。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的内心,不是被别人或 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 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病所至强迫症状,如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等。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 尤其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强迫症状。 例4、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三高三低.(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其为”轻性精神障 碍”或”重性精神障碍” 例5、不肯求医,无自知力。 例6、有求医行为只是为证实自己是对的,无自知力 。 例7、没有求医行为不等于无自知力或重性精神病,或 许仅是不信赖咨询师。(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例8、社交恐惧症?【恐怖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 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 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 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四项A、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 不相称。B、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C、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D、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例9、有自知力例10、没有自知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破 坏,重性精神障碍。例11、对自己的症状有一定自知力,但考虑人格障碍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的处理: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有些 问题虽然与心理有关,但是也不是心理咨询所解 决的,或者心理咨询只能起部分作用.心理咨询师 不能包榄一切。例、12例、13实际操作中常常使用的关于病例分析的题型。例1:1、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心理、生理2、病程有多长?3、有否自知力,从案例的那些词语说明?4、病情的严重程度怎样?那些方面说明其病情较重 ?5、从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此患 者属于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 不健康?6、考虑此患者可能是什么问题,作何建议?例21、此患者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2、病程有多长?严重程度如何? 3、从那些现象看其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统一否 ?心理活动各方面及人格统一否? 4、此患者有自知力否,如何判断? 5、此患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为什么?例31、症状? 2、持续时间多久? 3、有无自知力? 4、是轻性精神障碍还是重性精神障碍? 5、此个案你根据确定求助者的问题中的那一条判断 其属于那症经症而不是重性精神病? 6、是否心理咨询师干预的对象?例41、症状? 2、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的情绪低落? 3、根据什么你认为此患者的心理异常? 4、此个案你根据确定求助者的问题中的那一条判断 其属于双相情感精神障碍?例五与例六1、为什么说这两例均属于严重精神障碍? 2、两人的求医行为有何不同,是否可以根据例六的求 医行为说明其病情较轻,较案五有自知力?例七: 1、此个案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2、此个案有无自知力,可否因为一开始的拒医行为, 认为其是重性精神病? 3、是否可以从家长所言而认为此个案有重性精神障 碍?心理咨询师在资料整理分析后将对来访者进行 以下的两步:1、基本确定求助者心理活动的薄弱环节。初步印象:对资料整理分析后,须对来访者的 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 成大致的判断称为初步印象。2、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对当前的一般心理健康 水平予以评估。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一、学习目标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初步的临床印象。二、工作程序:(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 对求助者 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郭念峰关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条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 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 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生活环境条件(二)、选择有效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 评估。如使用SCL-90。(总分160,阳性项目数超过43,任何一个因子分超过2 。) (三)、再对某些含糊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 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性心理问题。三、相关知识(一)、关于”第一印象”问题印象-认知主体脑中有关认识客体的形象.第一印象既初次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 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 、关于心理诊断1、“心理诊断”这一概念的演化A、洛夏首先将心理诊断用于精神病学 。B、扩展到临床心理学将智力,人格倾向,各种能力, 各种偏常行为的测定。C、二战后将鉴定和区别各种情绪障碍也称为心理 诊断。D、随着情况的复杂,心理诊断的内涵依然是通过 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和量表法来评定人的 心理和行为状态.但概念外延形成 了广义的心理诊 断和狭义的心理诊断的概念【广义心理诊断】:以正常人和儿童作为对象的 心理测量工作。【狭义的心理诊断】:临床心理学中作为精神病 辅助诊断手段和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确诊的测量 工作。E、本书作者认为临床心理学中专门用于咨询和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