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七节 结束语1 1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2.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3.就业与失业(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4.通货膨胀(Inflation) 5.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6.宏观经济政策2 2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 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 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 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 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对比微观经济观经济 学宏观经济观经济 学理论论依据新古典经济经济 学凯凯恩斯主义经济义经济 学基本假设设资资源稀缺、充分就业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总量分析分析对对象家庭、企业业、市场场国民经济总经济总 体研究中心市场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4 4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经济加总的含义:是人们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 一个简单的抽象.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 接加总而得到. 二是有些时候尽管可以加总,但达不到研究目的. 三是有些时候根本不能直接加总. 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5 5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指标,指经济社会(一国或 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半年或 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总和。6 6二.GDP概念包含6层意思 1.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 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2.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即用货币来衡量。 3.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 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4.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 因素,是个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 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 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6.D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 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7 7三.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Final goods & Intermediate goods)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 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 品和劳务。 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 added) 或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8 8四. GDP与GNP 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 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 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GNP统计范围为该国“永久居民”即: 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 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 居住在海外的该国国籍公民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GDP统计范围为: 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 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 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例如,在中国肯德基公司归美国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 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 而应归入美国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 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9 9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基本原则是从最 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 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统计的GDP,就是将该 国在某一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支出额 加总。 1、消费 C (consumption) 消费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用于购买消费品方面的支出。包括购买 耐用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2、投资 I (investment) 投资是指为了维持、形成和扩充生产经营能力而对资本品的购买 及组合行为。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或:从投资主体分居民住房投资 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从量 上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 investment)与净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 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 货积累。 存货投资变动不影响GDP的正确计算。但反映消费。1010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但政 府的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转移支付指政府以失业保险 、失业救济、抚恤金、各种困难补助及国债利息等形式对 个人的一种支出。 4、净出口 NX (net exports) 净出口是指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或者说等于出口额减 去进口额。 将上述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就算的GDP可写成: GDP = C + I + G + NX 中间交易(二手货交易)与金融交易(经纪人)不能计入 GDP1111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1.收入法的含义(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即从要素收入(或企业生产成本)角度计算 GDP。 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以及 间接税、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2.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的项目(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制企业主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 (4)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 (5)资本折旧 即: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1212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指的 是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即:GDP 折旧NDP 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指的是一个国家 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总和。NDP 间接税 NI 1313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4、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 公司利润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转移支付 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去个人所得税后的剩 余部分,这部分收入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PI 个人所得税 DPI 1414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国民生产 国民生产 国民 个人总值 净值 收入 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折旧 间接税净额保险税等所得税转移支付1515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GDP=Y=C+S从支出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GDP=Y=C+I I = S (投资恒等式)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616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为GDP=Y=C+I+G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为GDP=Y=C+S+T C+I+G=C+S+T,即 I+G=S+T,I=S+(T-G)。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717三、四部门经济的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公式为GDP=Y=C+I+G+NX。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公式为GDP=Y=C+S+T+Kr 。 C+I+G+NX= C+S+T+Kr,即I+G+NX= S+T+Kr。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818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 二是价格变动。 (一)定义 名义GDP指的是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 算出来的GDP。 实际GDP指的是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 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二)换算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1919第七节 结束语本章要点: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微观经济学 不完全相同. 2.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为GDP. 3.核算GDP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 种,最常用的为后两种. 4.国民收入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 GDP,GNP,NDP,NI,PI和DPI等. 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储蓄和投资恒等式. 6.国内生产总值有名义和实际之分.2020注意问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总体的全 面核算. 2.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就是SNA,这套核算 指标存在其局限性: 没有反映大量生产性非市场交易活动; 没有反映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的代价; 劳动力的条件、时间、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 没有反映收入结构与分配; 产品质量的提高没反映; 地下经济的合法部分,为逃税而未统计入GDP中。 3.我国曾长期使用MPS体系.212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