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讲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 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 要史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设置“小小擂台”等内容,了解黄 埔军校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结合“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设置会议场景模拟 ,体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过程。通过观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视频资料和讨论, 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概括总结国民革命失败 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 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 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二、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起到一定的 借鉴作用。本课选取了国民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 历史事件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生动地向 学生展示了大革命时代。本课最后一目“南京国民政府 的成立”,反映了它是蒋介石在屠杀人民的血泊中建立 起来的反人民的反动政权,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 失败。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 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难点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 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三、学情分析1.初二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分析问题 的能力,可以通过收集资料、读书指导、开 展竞赛去体验那个革命的时代。2.学生对国民革命时期的具体史实相对 比较陌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情景模拟 来加深印象。3.通过学生具备的语文和地理知识可以 实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下载并播放歌曲国民革命军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 流传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 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 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为什么人民会发 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呢?什么是国民 革命?什么历史事件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 强音?新课学习:本课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学习,先是通过读书指导和知识抢答环节来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 、特点、和对革命的贡献,然后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讲故事等活动来再现北伐战争的胜利过程和感悟先烈的壮举和英勇行为。最后,通过视频资料和讨论来理解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 演材料,目的是采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让学 生知道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以 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他和中共的努力下, 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一、黄埔军校的创建环节一:资料展示将学生收集的与本目相关的资料进行展示 ,然后通过读书指导,请学生分析黄埔军校建 立的历史背景。黄埔军校的建立有很深刻和特殊的 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 史,而且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的历 史。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是国 共两党建军实践的开端。黄埔军校开创 了中国历史上没有的军队政治工作的新 制度。培养了国共两党第一代的军事将 领,留下了宝贵的黄埔精神。下面由同 学们任选一题,自由抢答,来了解黄埔 军校的创建。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如果你是黄埔军的学生,你会学到哪些 课程?这所军校的全称是什么?是谁创办的?创办于何时? 在军校顺利开办不到一周年的时候,形势又有了 大的变化,广东革命政府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 的双重威胁。因此,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 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环节一:情景模拟表演教师在黑板上挂出“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并设 置一个会议场景,请六个学生扮演国民革命军的领导 人,模拟国民革命军召开制定北伐战略方针的会议( 结合形势图进行模拟)。学生甲(国民革命军总领导):同志们,今天召 开这个会议,主要是讨论和制定一下北伐战争的战术 方针。大家都知道,我们革命军总共有8个军,10万人 。而我们的敌人:吴佩孚有20万,控制着湖北、湖南 、河北和河南地区,孙传芳也有20万,控制着浙江、 江苏、福建、安徽、江西五省,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 省及京津地区,有兵35万。也就是说,我们的10万军 队要对付敌人75万,形势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应该采 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才能打好这场仗。学生乙:我们可以将兵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 攻吴佩孚,一部分进攻孙传芳,最后联军进攻张作霖 。学生丙:这样不好。吴佩孚和孙传芳各有兵力20 万,而我们只有10万,再分兵的话兵力就更少,也就 是要以5万对付20万,胜算很小啊。学生丁:对。以5万对付20万,胜算确实很小。 不过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兵力集结起来,先进攻吴佩孚 或者先进攻孙传芳,然后一个一个地消灭。学生丙:这样也不行。因为,如果我们先攻打吴佩 孚,而孙传芳却挥师来攻打广州,来一个围魏救赵, 我们的后方就会有危险。况且,还有张作霖,如果他 们联合起来,那怎么办?学生丁:不用怕。因为吴、孙、张三派军阀之间为 各自利益,已是矛盾重重了;如果我们把主力放在打 吴佩孚,然后用一小部分兵力进入江西、福建牵制孙 传芳的兵力,等消灭吴佩孚的主力后,再把这部分主 力挥师向东进入江西,配合先行的小部分兵力,消灭 孙传芳,最后再挥师北上,消灭张作霖。学生乙、丙、戊、已:(拍一下桌子)大声说:好!学生甲:好。那咱们就采取这样的战术。众将们听令。学生乙、丙、丁、戊、已:到。学生甲: XXX 、 XXX 、 XXX ,你们率主力沿粤汉铁路进攻两 湖,矛头直指吴佩孚的老穴武汉,由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先头 部队。学生乙、丙、丁:(站起敬礼)是!学生:XXX,你率一小部分军队进入江西,保护主力部队的 侧翼,并准备进攻江西的孙传芳部队。学生戊:(站起敬礼)是!学生甲:XXX,你率一小部分兵力进入敌人兵力空虚的闽、浙 地区。最后,我们再会师北上一起攻打张作霖。学生已:(站起敬礼)是!学生甲:同志们,努力吧!待到直捣黄龙时,再与诸君痛饮。湖 北湖南河 南福建江西直隶安徽山 东广州浙 江江苏北京奉 天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江西直隶安徽山 东广州浙江北京奉 天武昌 汀泗桥贺 胜 桥南昌上海江宁(南京)湖 北湖 南1926年5月, 叶挺奉命率领国 民革命军第四军 独立团从肇庆挺 进湖南。同时, 第七军第八旅一 部由桂林出发, 从而揭开了北伐 战争的序幕。.独立团的辉 煌战绩,为国民 革命军第四军赢 得了“铁军”的光 荣称号。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设计说明:本环节不仅让学生广泛参与 ,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通过会议场景的模 拟(结合“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 ),使北 伐战争场面生动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也 使历史课堂得以“活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 上把握北伐战争。北伐军首先在两湖战场 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转 战孙传芳部,也取得了很大 的胜利。我们来思考一下, 北伐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 的胜利?组织讨论:(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 了革命统一战线。(2)北伐战略方针正确。(3)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 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环节三:战地采访知识拓展:假如你是北伐战争时的一名 报社记者,跟随叶挺独立团进行报道。请你 写一篇战地新闻。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语文课上学到的知 识完成新闻写作。通过这一环节,实现了学 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 平,培养了学生加工和驾驭收集资料的能力 以及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 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右派分子却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为了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民革命这么快就走向 失败了,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 视频,然后利用大屏幕出示学习讨论题,让学生结合自 己掌握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学习。设计说明:在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交 流,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增强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进行分析的能力,并能进行历史的反思;同时,教师又 能很自然地在课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 望,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 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国民革命的洪流国共合作 前提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北伐战争 高潮四一二政变转折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请同学们写一篇 50字的短文,谈谈你 对黄埔精神的认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