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文化商品价格第一节 文化商品价格的构成、特征和种类 第二节 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 第三节 文化商品价格的制定 第七章 文化商品价格本章重点难点文化商品价格构成、文化商品价格制 定的目标和策略。 .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化商品 价格的特点和种类、文化商品价格体系 ;理解文化商品价格体系的形态和实质 、文化商品价格制定的依据;掌握制定 文化商品价格的策略。 一、 文化商品价格构成 1.产权价格。所谓“产权价格”,是用以约定判断文 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 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 律认定来实现的。有了这种财产的法律确认形式,著作权就成为可供交换的产品 。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精神产品的价值是以一种大致约定的契约方 式来确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作品的艺术成就、学术深度 、文化的发现性程度和它的著作权人的知名度。完型形态的原创作品的价值以知识财产权的方法约定并被用以 价格体现,这一产品形态也就获得了文化商品的意义,在一个特殊 的文化市场知识产权市场,或艺术品拍卖市场,以一种特殊的 价格形式产权价格,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第一节 文化商品价格的构成、特征和种类2.市场价格。所谓“市场价格”,是指原创产品经由 物化后获得的商品形态(实物形态和非实物形态)所耗费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规律为基础 并通过价值规律的一般运动而实现。原创作品必须经过物化生产过程,使得经由这一过程的物化产 品以规范的价值判断(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价值),来进行 社会的商品交换,并以一定的价格来实现其价值。经过物化后的文 化产品的价值判断就不是以个别劳动量来决定,而是以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来决定。用以购买“产权价格”或支付“稿费”的那一部分 支出,则作为“原材料”费用而成为文化商品价值构成中的不变部 分。 二、 文化商品价格特征 1 文化商品价格对价值的不完全表现。 首要因素是在文化商品的价值构成中,主体的以精神劳 动为特征的活劳动量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因素是文化商品价值表现的历史滞延性。 第三个因素就是产品的稀缺性。2一次性价格与多次性价格同时并存。这是由文化商 品构成形态的丰富多样性和所运作的不同市场领域决定 的。3某些文化商品价格的垄断性。三、 文化商品价格种类 1 统一价格。这是指物价管理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 的统一定价标准制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带有行政强制性 ,任何生产经营部门不得随意变动。2浮动价格。(国家指导价)一般有三种形式: 最高限价。可以被看作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价格,使消费 者能够避免由于价格过高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最低限价。只准向上浮动,并规定上浮幅度,可以看作 是对生产者的保护价格,即保障生产者在正常条件下, 通过价格可以补偿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并可得到合理的利润; 中准价。以某一基本价格为轴心,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 上下浮动,同时兼顾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方面的 利益。3自由价格。(市场调节价)这是指国家对价格不作具体现定,而由文化商品生 产经营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的价格。 这种价格类型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确定文化商品和文 化劳务的价格。 二是通过拍卖市场喊价交易而决定的文化商品的价格。 这种价格形式,由于能使价格对文化商品的质量、供求 关系、市场消费能力等因素作出灵敏的反应,因而对于 调节供求平衡有直接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文化市场竞争 。一、文化商品横向价格体系的形态和实质1. 形态 文化商品的比价关系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劳务在市 场交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是文化产业价 格体系中最主要的表现形态,包括文化经济各部门间形 成的文化商品比价,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之间的比价以 及同一文化商品的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不同文化商品之 间的比价等等。第二节 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2实质文化商品价格体系中的比价关系,实质上是生产各 类文化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的反 映,反映出文化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物之间的经济 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文化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合理的比价关系,有利于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文化 资源和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整个文化产业部门的协调发 展,促进文化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经济的繁荣。二、 文化商品纵向价格体系的形态和实质1形态文化商品的差价是指同种文化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由 于各种因素而形成价格差异。 由于流通过程阶段的不同,形成购销差价和批零差价关系。支付一 定的经营费用并获取利润,这是形成文化商品购销差价的主要原因 ; 由于地区不同形成地区差价关系。这与一定地区的消费水平和人们 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 由于季节、时间不同,形成了季节差价。这是由于某些文化消费需 求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 由于质量不同,形成质量差价关系。 由于文化娱乐场馆地理位置的差异和销售先后次序的差异而形成的 轮次差价。2实质文化商品价格体系中的差价关系,实质上是同类文 化商品因流通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质量不 同所花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别的反映。反映了各文 化产业之间和文化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合理的文化商品价格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 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我国文化事 业的高度繁荣和发展。 一、文化商品价格制定的依据1价格制定应以成本为主要依据。2以供求关系为指导。3按质定价。4遵循国家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 第三节 文化商品价格的制定 二、商品价格制定的目标和策略 1文化商品价格的定价目标。 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指文化生产经营单位试图通过价格手段在一定的时 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选择这一定价目标的前提条件是,该商品在同行竞 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甚至是表现了同类商品中的最高 或最新的水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消费者的边际需求 评价较高。实现这一定价目标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文化商品 的价格,扩大单位文化商品的盈利额,追求一定时间内 的利润最大化。以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为目标。投资回报率是指文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净利润与用于 文化生产总投资之比形成的比率,是衡量一个文化生产 经营单位经营实力和经营业绩的主要标志。选取这一定价目标的目的,在于通过价格手段取得 长期而稳定的利润。 一般来说,以此为定价目标的文化商品供给者往往 占据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和控制市 场份额,有较为雄厚的流转资金。以扩大文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市场占有率,又称“市场份额”,是指某文化商品 销售量在市场同类商品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扩大文化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的根本目的,是 通过价格手段实现文化商品销售量的增加,以适当降低 文化商品价格的方法,增加文化商品的供给总量,以规 模效益增加利润总量。要求选择这一目标的定价主体必须有较大的文化生 产潜力,且定价文化产品的成本可随销量的增长而降低 ,商品的需求价格具有较大的弹性,符合定价主体的文 化发展战略。以适应和避免竞争为定价目标。在制定文化商品价格时,为适应和避免竞争,文化 生产经营者必须广泛收集竞争者有关价格方面的情报资 料,并将自己的文化商品与竞争者的同类商品进行比较 ,然后再确定自己商品的合理价位。这样,既反映了商 品本身应有的质量和品牌,又不会引起同行的强烈竞争 ,符合文化市场运动的一定的行情特征,从而保持自己 产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2文化商品价格的定价策略。 厚利限销定价策略。它是指在新的文化商品投放市场的初始阶段,定价 主体有意识地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期在短期内获 取厚利,收回投资,减少风险。在文化市场上采取这种 定价策略的对象,往往是些新产品。由于这种商品在市 场上缺少竞争对手,需求弹性小,一些追捧新潮、偏好 猎奇求新和一部分有实际需求的消费者纵然在高价的条 件下也照样会购买。薄利多销定价策略。指定价主体针对消费者追求的“价廉物美”的心理 动机,在文化商品进入市场初期,有意识地将商品价格 定低,以尽快打开销路,扩大市场份额,谋求长期总利 润最大化的一种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的特点是单价商品利润额较低,但随 着销量的增加,市场份额的扩大,成本可能随之降低, 从而为增加利润额提供可能。采用这种定价策略的文化 商品,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价格的高低与销 售量之间有密切的反比关系,而且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和销售费用与销售量也具有密切的反比关系,即销量越 大,单位成本和费用就越低,利润就越高。满意价格策略。这种定价策略兼顾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双方的 利益,故称“满意价格策略”。满意价格策略既考虑了 扩大当前利润,又考虑了扩大市场份额,能使文化生产 者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得到补偿,从而保证文化商 品生产经营的继续进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