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贵州省高中物理杨永忠名师工作室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大方县第四中学 设计者:曾居发主题、单元或课的名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电流的测量学科 初中物理 年级 九年级 班 4、5、6、班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意义、符号、单位及常见电流值;2知道电流表的作用与符号,知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流表量程,会正确读数过程与方法1.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尝试对仪器使用方法的探究;2.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组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电流表读数,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知识基础1.前面学习了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学生对电流和电路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能力基础学生具有自学、互学和群学的经历,新课改理念强,并且对测量工具的测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者特征分析1.由于在长度单位中单位换算讲的很详细,所以学生对于电流的单位应当学起来容易些;2. 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虽然了解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但还并不熟悉,因此测量的教学主要是用简单电路。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又要考虑电流的方向。所以,把电流表连入电路和正确读数是一个教学难点。所以我要作好示范,然后有步骤的安排学生去模仿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处事不惊。然后安排学生训练。学习动机分析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电路电流的强弱,并掌握运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生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基础,由于刚进入电学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满怀信心,怀有强烈的好奇感,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给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基。2教材分析电流的强弱这一节是就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本节课是初中电学的基础,对学生以后对电学、对物理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电流是电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电流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电学测量仪器,课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在本节课必须完成从认识电流的大小到会测量电流的质的飞跃,为下一节课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及以后电压、电阻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所以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图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难点:电流表的接线方法,特别是在并联电路中。信息化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和运用:1.动画: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及其只注意事项;2.多媒体教学 PPT 课件。教学准备: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教学 PPT 等教学过程(活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及意图1.引入新课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开关和一个小灯泡组成电路,闭合开关,是灯泡发光,然后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使其发光。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可能是经过它的电流强弱不同。那我们怎样来衡量经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强弱,又该如何测量它的强弱呢?利用实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电流的强弱 1. 电流的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2. 电流的表示符号及其单位:(1)电流通过用字母 I 来表示。学生自主阅读,对于一些简单的定义,概念,常识,要学会自主学习。3(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为“安” ,符号为“A” ,常用单位有:毫安(mA) 、微安(A) ,换算关系:1A=1000 mA1mA=1000A3.常见的电流阅读并回想生活中各用电器的耗电情况,并对应电流值。形成越耗电的用电器,一般电流就大些。3.电流的测量1.电流表的结构:包括: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接线柱,调零旋钮等2.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电流表的连接:串联(2)电流的流向:从正接线柱“进” ,从负接线柱“出” 。(3)要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将会被烧坏。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级。4.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如:00.6A 或 03A;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电流的大小;这样就能感知电流的大小。3.接通电路后,看看指针向右转总共偏转了多少个小格,这样就能知道电流的大小了 4. 多媒体展示电流表的结构,度数,使用方法。演示并联接入,负进正出,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的现象。加深学生的印象。分组阅读,实验,讨论,思考。让学生动手,既能激起学习的热情,也能实际体会错误操作的现象和产生的后果,对于今后生活中的实际操作有很大的作用。5、课时小结总结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总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出五要四不要:一要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五要:二要调零;三要正进负出;四要串联;五要试触。四不要:一不要并联;二不要负进正出;三不要超过量程;四不要直接接到电源两极。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并适当的作记录。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记录能加深印象并便于课后复习。46.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电流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B.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所选的量程D.电流表两接线柱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接2.对“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的含义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强度是指电流的多少B.同一个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越强,则它就越亮C.电流强度的符号是 AD.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I3.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约 200_,家用电冰箱工作时,通过压缩机的电流约1_.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得到的三条信息:_ _;_;_。5.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则通过乙灯的电流是_A.通过巩固练习,形成对知识的巩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6.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某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0.6 A 的量程,却在 03 A 的量程中读成 2.4 A,则实际测得的电流应是_A.7.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1、2、3、4 题教学流程图教学评价:1.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相关知识,知道生活中不同电路中组织教学知道电流的物理意义、符号、单位及其单位换算,了解常见电流值学生自学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认识电流表,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学生自学、动画了解电流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总结与评价巩固练习课外作业结束掌握电流表的读书方法学生自学布置作业巩固练习课外作业6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2.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动画辅助教学,利用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来完成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以张扬。3.学生自学与巩固练习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其读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4、提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对于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由于有长度单位的类比,课堂效果和作业效果都很好;但对于常见的电流值没有什么概念,基本要靠死记硬背。对于电流表的一般用法,学生也都基本说的清楚,但是真正动手老是会漏掉一些过程,比如:连接时开关要断开、要试触、要选择合适的量程等。对于简单电路中测量电流,学生大都能正确连接;串联电路的测量也都能达到要求;并联电路的接法,测干路电流学生基本都能连接正确,但测量支路电流老是弄错;有些学生会重新拆除导线,重新连接,而有些学生则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换一两根线就可以了。对于简单标准的串并联电路,电流表是测量哪个灯泡的电流,学生大都能认清;但对于变形的并联电路, 学生反应慢,甚至判断错误。设计说明学生对物理测量根据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础,对电学知识的获取充满信心和好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适当的实物、图片、动画等途径多方面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课程设计上,运用“自学+讨论+巩固练习”的模式,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为出发点,利用小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展开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7本节课的设计上,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动画演示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动画了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本节课设计几个学生的小组讨论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让别人的智慧启发自己,从而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