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Market Failure and Micro-economic Policy 教材十二章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n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n第二节 垄断与管制n第三节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n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n一、市场机制的局限性n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n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一、市场机制的局限性n “市场效率的两大限制:市场不灵和不 能被接受的收入分配。”n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六版)n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n市场机制本身在某些场合下并不能导致资源 有效配置的结果。n 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n即使市场是有效率的,它也可能带来社会所 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结果贫富悬殊。n 广义的市场失灵将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也包 括在内。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n 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使 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n 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 外溢效果。n 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n 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 导致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n 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 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n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能在一切 场合下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那么, 政府在这些场合进行某种干预就成为必要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理由是存在着市场 失灵,即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解决市场自身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n 不过,有人对这种现代国家干预理论 提出质疑:市场机制失效不等于政府干预 有效。问题实质在于:如何在市场失灵与 政府失灵这两害之中取其轻。第二节 垄断与管制n一、垄断与低效率n二、垄断权与寻租n三、管制与放松管制n四、反垄断法一、垄断与低效率n 假设没有固定成 本, 且边际成本不变 ,因而MC=AC。n 垄断厂商均衡产 量为Qm,而完全竞争 条件下产量是Qc。n 三角形abc表示垄 断所导致的社会净福 利损失。MRMC=ACQcQbcaQmPmPc0P教材P375 图12-1二、垄断权与寻租n 寻租 Rent-seeking是指一种为了获得或维 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 而采取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n 长方形bcPcPm是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为了 取得或保持垄断利润,垄断厂商愿意支付bcPcPm 的一部分给有能力保持其垄断地位的人或机构, 如雇人游说政府官员或议院,或直接向政府官员 行贿。n 寻租费用也是一种净福利损失。n 所以垄断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要大于三角形 abc。三、管制与放松管制n “管制,尤其在美国,指的是政府为控制企 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政府公开宣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 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 ”n “值得注意的是,到1975年,联邦管制机构 控制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4%的行业的企业重要 产品、价格或生产过程决策。” n “自70年代中期开始,公众对管制所强加的 经济负担的不满意状况,加上经济学家对各种具 体的管制方案的批评,引发了一场强有力的,旨 在废除许多特定的管制方案的政治运动。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管制与放松管制”辞条 施蒂芬.布雷耶尔(Stephen Breyer)和保罗.W麦卡沃伊( Paul W. MacAvoy) 著 四、反垄断法n 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egislation n取缔垄断行径、贸易限制和那些旨在 抬高价格或取消竞争的厂商勾结行为的各 种法律。n 在美国,于1890年通过谢尔曼( Sherman)反托拉斯法。后来又通过了一 系列反托拉斯法。(见教材P379)n “经济学家通常有这样的想法:政府关于垄 断的政策的任务是以这种那种手段去消灭垄断利 润。但是,上述分析表明,通过福利三角形,加 上被用于寻租的资源所部分地吃掉的有可能被 转移的资财的矩形,以此来计量社会损失的传统 方式,非常适用于因政治因素而形成的垄断。由 此得出的结论是(根据通常的经济理由),适当 的政府政策应当包括政府对它自身已经创造的某 种东西作出纠正。至少对于头脑简单的人来说 ,解决这种问题的直接方法应是,政府首先不再 授予法定的垄断特权。 ”关于反垄断法的争论n “但是,新的政治的经济学提出了为 什么创造垄断租的立法活动必然存在多数 票决议的民主制度的结构内部。确实,某 些作者(布伦南Brennan和布坎南 Buchanan,1980年)曾论证说,政府机构 本身通常就是一种垄断。在上述论证属实 的范围内,我们面临自相矛盾的局面:经 济学教科书上所开列的政府政策实质上是 由自身就是垄断的一伸机构去管辖或控制 的一般的垄断。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垄断”辞条 埃德温G韦斯特(Edwin G. West)著,张晓慧译,王传纶校。 第三节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n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n二、搭便车问题与政府供给的必要性n三、外部性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n四、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方式n五、外部性与产权界定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n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n只能由一个人消费的物品或劳务。n具有竞争性Rivalry和排他性 Excludability。n公共物品Public Goodsn由每一个人消费并不能排除其他任何 一个人消费的物品或劳务。n具有非竞争性Nonrivalry和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二、搭便车问题与政府供给的必要性n搭便车Free Ridern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n 私人物品不存在搭便车问题,但公共 物品则会存在搭便车问题。所以,市场机 制不可能自发产生公共物品的供给。n 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只能 由政府供给。政府通过征税的办法解决对 公共物品只消费不购买的搭便车问题。但 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只购买而 不消费。三、外部性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n外部性Externalitiesn对他人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要 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 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 部性。外部性的两种主要的类型是外部经济和外 部不经济。 n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n生产和消费能给其他人带来收益而其他人却 不必进行支付的情况。 n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n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 能得到补偿的情况。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私人成本 Private Cost 社会成本 Social Cost负外部 性导致社会 成本高于私 人成本。0QQ1MCpE1MCsP1PDP2Q2E2四、政府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方式税收与外部不经济补贴与外部经济0QQ1Q0S补贴后S补贴前PD0QQ0Q1S税前S税后PDP2P1P2P1五、外部性与产权界定n “如何应对外部性?经济分析史很长时期,主流应 对意见认为,应由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等干预手段解决 。因而,经济学原理通常在讨论外部性之后直接讨论政 府干预必要性。”n “过去几十年产权经济学发展,认识到外部性之所 以产生效率问题,关键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和不充分, 可以通过界定产权来消除外部性影响。政府干预解决外 部性问题实际上仍可能是必要的,但这一必要性建立在 对产权解决方案交易成本过大这一假定基础之上的。也 就是说,产权分析把外部性的行政干预方案由一般命题 变成了一个特殊命题。”n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n第11讲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产权产权Property Rightsn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 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属于个人 的产权即为私有产权,它可以转让以换取对 其他物品同样的权利。私有产权的有效性取决于 对其强制实现的可能性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 强制有赖于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 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n “根据私有产权,任何双方同意的契约条款 都是允许的,它们并不是都必须得到政府强制力 的支持。当契约条款是属法律所禁止的,则私有 产权就要遭到否定。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产权”辞条 阿梅恩A艾尔奇安(Armen A.A1chian)著,王林译,国鹰校。科斯定理The Coase Theoremn “由于强调了交易成本论,科斯定理可以 被认为说的是: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 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科斯定理”辞条,Robert Cooter著n “科斯定理的中心含义是:如果产权得到明 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 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性效应的市场上,无 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属于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 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率状态。”n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 n第11讲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产权 n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n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 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 一种经济组织的鲁宾逊克鲁索(Robinson Grusoe)经济中的成本。交易成本的定义这么宽 广很有必要,因为各种类型的成本经常无法区分 。这样定义,交易成本就可以看作是 一系列制 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 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 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 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 ”辞条,张五常著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n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与风险n二、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n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n四、应对信息不对称的办法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与风险n 完全信息假定:n 在一个市场上,所有的新信息都能迅 速地被市场中的参与者所知晓,并能够立 即融入到市场价格之中。n 信息不完全的现实。n 完全信息确定性无风险n 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有风险二、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n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Dissymmetryn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 了解程度不同。n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n那些遭遇风险机会最多的人,最容易 决定购买保险。n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n二手汽车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可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 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 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 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 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 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 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 行动的所有好处。”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道德风险”辞条 Y. 科托威茨 (Y. Kotowitz) 著,张晓慧 译 王传纶 校道德风险与保险公司n “道德风险也是和信息不对称相联系的问题 。如果存在完全信息,保险公司可以免费获得承 保人行为所有信息,并准确判断由于承保人行为 不当造成的事故,便可能即时调整不同行为承保 人需要支付的保险费水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