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供给、家庭劳动 供给及生命周期理论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内容安排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 费理论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 短期 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 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 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 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 长期 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 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 包括“干中学”在内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的水平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参与 愿意提供的工时H*0 就会参与劳动市场 愿意供给正工时的人 数随工资率的提高而 增加 其他影响因素: 如工作条件、工作环 境、个人对工作和闲 暇的偏好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工作时间(h) 影响h的因素 工资率 家务劳动时间四、努力 工资率 工资结构,如激励支付(计件工资) 支付方法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 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劳动供给有差异,而 且近年来有不同的特点 影响人们做出这种决策的因素是: 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利率及“时间偏 好”程度 接受多少的培训和教育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六、决策单位 个人效用最大化(即单身家庭作为决策单 位) “沙文主义”决策单位(或称“一元模型 ”) 通常不考虑妇女的意见,女性则把男性的收入 看成是外生的,即看成财产收入等,然后制订 自己的劳动供给决策 “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闲暇的总家庭效用函数 “个人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个人在家庭单位的各种约束下,追求实现其个 人目标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七、其他问题 职业劳动供给 地区劳动供给 对企业的劳动供给 产业的劳动供给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费理论 劳动力供给理论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 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扩展,阐明劳动力供给 的性质,并且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 。 主要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 集体维度和生命周期问题,深刻改变了劳 动力供给理论。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 理性的经济人 完全竞争 匀质假设 劳动是收入的唯一来源1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 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 ,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 ,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1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消费闲暇模型 1、基本含义: 当工资处于低水平时,劳动力供给会趋于 增加; 当工资充分高时,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 水平的上涨而减少。1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基本模型 偏好借助于个体效用函数表示, ,假定某人 可支配时间总量是 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闲暇和商品消费组合成相同 的满足水平,消费者据此可以获得上同的效用水平 性质:(与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性质类似)1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无差异曲线 特点: 具有负的斜率。 凸向原点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 具有更高的效用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 会相交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 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1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工资、收入和预算线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其斜率为负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 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 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 上移动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 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 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1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劳动者关于工作 时数的决策是由 偏好、工资率和 收入相互作用的 结果。因为在均 衡点X劳动者的效 用达到最大化。 1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选择1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内点解 上述计划的拉氏函数为:1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消费-闲暇选择 图示:最优解位于斜 率为w的预算线AB与 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 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上。 W的增长会使AB顺时 针旋转 非工资收入的增加使 AB平移1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5、保留工资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说明,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 UL/UC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意味着趋于 减小. 由于这个边际替代率同样表示切线与无差异曲线的 斜率,因此,当且仅当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行为主体 提供严格为正的工作时间: (UL/UC)A0,存在wwA H*=0,存在w0,而观测到的却 是H=0 搜寻理论解决上述问题2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劳动力供给的性质 个体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的组合。这两种效应的组合表现上会导致工资 与个体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一种单调关系。 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对闲暇的需求隐含的在关系式中确定,可以写作 : 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求上述函数关于w的导数来 获得。鉴于 ,我们有:2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工资增长效应 第一阶段:假设潜在 收入R0没有变化;消 费者面对一条新的预 算线A1R0(补偿预算 约束) 。 第二阶段:假设潜在 收入由R0增加到了2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分析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 (H)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Y)的比例。如果闲 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 0 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 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 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2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 哪种效应占优势取决于个人偏好:收入效应强 于替代效应或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两种情况 的唯一不同点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这种形状反 映了每个人的不同偏好)。而反映财富和工资率 的预算约束线相同。 2) 分离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 影响收入效应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的预算 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程度:预算约束线向右上 方移动的幅度越大,收入效应越大。其它条件相 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变化产生的收入效 应越大。 4) 在劳动力参与率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2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收入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2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替代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2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剖面资料: 以男性劳动力供给行为(2555岁年龄群)为 对象的剖面研究一般认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很小,甚至为零。 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工资变化的反应要大于 男性,且替代效应占优势。 2、时间系列资料: 在一定的时期中,其中会有些年份因为劳动力 市场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 希望的工作时间。 在长期中,影响劳动力参与意愿和工作时间的 因素也会发生变化。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2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 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 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 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 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 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 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 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 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 右上方倾斜。 3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sWO闲暇工作时间wo(1)(2)wo劳动力总供给(3)W1W2W3H1H2H3L1L2L3H1+L1=H2+L2=H3+L3问题: (1)为什么劳动力的总供给 曲线不向后弯曲? (2)向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 曲线是否是完整的形式了?3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足 不足之一:略去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策常常是 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 不足之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用 上的分配决策。家务劳动闲暇 如:自己做饭吃、上饭店就餐、打电话送外送。 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 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 效用。 3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 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学 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 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 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 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家庭生产 1、消费者计划3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家庭内部决策 对家庭选择的分析遵循两条不同的主线: 第一:“一元模型”,从把家庭比作具有 自己效用函数的单一行为主体这一原则出 发; 如:单身母亲 第二:“集体模型”,假定决策基本上是 个体的事,家庭只不过是一个扩大(或约 束)其每个成员选择范围的特定分析框架 。 3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一元模型”: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家庭,假定这 个家庭的偏好可以用一个效用函数U(C,L1, L2)。该家庭的消费计划可表示如下: 一元化表示意味着非工资收入的分布没有重要 意义,惟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非工资收入 总和R1+R2。称之为“ 收入合并”。 这一模型能够圆满解释个人劳动供给吗?3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集体模型 一元模型:将家庭成员偏好合并 假设:家庭内部没有互利配置3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确切的说,家庭成员的计划可表示如下: 该模型通过为每个成员的预算约束具体规定他( 或她)的非工资收入构成,修补了商品消费与闲 暇选择基本模型的缺陷。3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补充劳动者效应 亦称交叉替代效应 家庭成员的决策是相互依存的,而家庭成员个人 收入的波动 不但会影响本人的劳动力供给,也会 对配偶或其他成员的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工资减少通常会刺激补充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以补偿家庭收入的减少,从而增加劳动供给。 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与平均工资之间呈现一 种负向关系。3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四、家庭生产模型的扩展 利用市场结构理论进行扩展: 例如:有的文献把夫妻看成是双寡头来分 析家庭成员的反应曲线,并推导出他们竞 争的(和合作的)劳动供给决策。4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内,从事市场 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 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 场供给的工作时数也不同。 生命周期模型将劳动供给决策放置到一个 动态的框架里来考察。 起源:20世纪年代开始,在动态的或生命 周期的框架中,探讨关于参与劳动力市场 和工作时间的劳动供给决策。4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生命周期的劳动供给:典型案例 1、男性和女性生命周期劳动 供给行为 男性: 第一,工作时间、工资率和 年收入的时间序列是内凹的; 第二,生命第一阶段用于接受 全日制教育或培训,退休之前 或多或少持续性工作. 女性: 一般女性在中学毕业之后进 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一部分 女性中断就业;另一些女性表 现为A和B的某种混合。4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个人在生命周 期中的培训与就业 生命早期:能力弱 ,接受培训所放弃 的收入较少 年龄增长:工资提 高,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