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1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页 / 共111页
第6页 / 共111页
第7页 / 共111页
第8页 / 共111页
第9页 / 共111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胜任创新:我们与祖国同行健康型组织的沿革与展 望汇 报 纲 要n健康型组织的沿革nEAP 员工援助计划n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n创新与组织文化建设 n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发展建议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1 背景世界发展历史表明,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正是处于这种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出于维系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紧迫需求,中国共产党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 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 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 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1 背景和:禾 + 口谐:言 + 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必然会带动全社会更加关注与社会稳定有关的民众身心健康、劳动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和谐发展问题。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2 和谐 与健康和谐社会建设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人, 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把关心民众的生理、心理健康作为稳定和谐的评价指标,不断调整执政者的决策行为,才能保证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因此,健康是考察和谐社会建设质量务必关注的核心问题。 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2 和谐 与健康关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8年在其成立宪章中就有明确的阐述:“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身) 、心理上(心)和社会上(灵)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躯体、心 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中 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包括了正常的健康状态、积极的心理取 向、有效的生活应激和回弹、卓越的工作成效和宽松、创新的组织文化,并能对社会进步或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2 和谐与健康从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 看,建设和谐社会一方面要靠广大民众自我适应和支持,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执政、管理 和决策的一方,如何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 期,正确地把握人、人群和社会团体的心理 行为变化的规律,并能科学地预测、应对和 引导整个组织向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前 行。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3 健康与行为据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管理干部有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而在国务院调查中心的调 研结果显示:87.4%的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感到“压力很大”。 1.健康型组织的沿革 1.3 健康与行为近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出现了组织 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的新概念。一 个组织、社区和社会,如同人体健康一样,也 有好坏之分。其衡量标准是,能正常地运作, 注重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有效、充分地应对 环境变化,合理地变革与和谐发展(Matthew Miles R. 从结果导向(R, Results)的角度,提出一些行动建议。在每一个案例后都附有参考文献,可供参阅。2. EAP 员工援助计划 2.4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华南理工 华南师大 广西师大、海南师大 香港岭南、中山大学华中师大、湖南师大 河南大学、中南大学 国家员工援助师资格鉴定办公室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西南大学、 四川师大 、云南师大、贵州师大黑龙江师大、东北师大、 辽宁师大、沈阳师大 天津师大、河北师大 内蒙古师大、吉林大学陕西师大 、西北师大 宁夏大学、 青海师大 新疆大学、西藏大学 山东师大、山西师大 安徽师大、南京大学 南京师大、江西师大华东师大 上海师大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浙江大学 中国EAP中心、中智德慧咨询 盛心阳光、福建师大、厦门大学2. EAP 员工援助计划 2.5 心理专家队伍 成功是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 力资源开发模式。 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1 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的定义胜任特征指“和参照效标(合格的绩效或优秀的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特征(Spencer, 1993)”。 换言之,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1 胜任特征模型 麦克米兰的研究 背景:美国外事局甄选驻外联络官(Foreign Service Information Officers,FSIO) 原因:传统能力测验预测效率低导致不公平 方法: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 发现: FSIO三种核心胜任特征(Competency)1)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2)对他人的积极期望3)快速进入当地政治网络 结论: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 1973 )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1 胜任特征模型 Competency:与优异绩效有因果 关联的行为类型和心理属性。“能力”、 “胜任特征”、“胜任特质”、“胜任力 ”、 “职能”、“素质”、“胜任素质”、“资质”、 “才能” 、“受雇用能力”、“资格”等。 Competence:必需做的事情及其 标准Competency与Competence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1 胜任特征模型 洋葱模型图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组织战 略目标远景目标人 才 资 源 战 略 规 划SWOT SWOT 分析分析内部环境(长处 / 短处)外部环境(机会 / 威胁)确定 模型评估 现状培训 发展基于胜任特征模型 的人才开发系统评价与反馈组织组织战略战略目标目标第一阶段 组织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分析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生产销售服务研究组稿现在出版业未来出版业价值链变化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个性特征分社社长的胜任特征模型认知特征执行特征判断决策任务执行个性品质变革创新人际交往岗位核心要求:关注客户、培育客户和创造客户学科教学敏感性学科教学敏感性 市场洞察力 信息加工 理性决策学习能力 创造性工作 新技术应用 变革管理正直诚信 成就动机客户服务 战略实施 经营能力人本管理 沟通能力 团队建设 组织协调l 高的成就动机和引导团队的创造性工作 l 对学科发展趋势和教学规律的宏观把握 l 精品教材的研发能力,经营管理和团队建设能力优 势劣 势机会威胁SOSWOT综合分析示例图选择SO第二阶段: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过程问卷调查BEI行为为事件访谈访谈 团团体焦点访谈访谈领领先企业业的 胜胜任特征模 型对对比研究360度 行为评为评 定量表管理者 胜任特征 模型n 胜胜任特征检检索n 胜胜任特征调查调查n 组织组织文化诊诊断n 组织战组织战略分析综合多方面数据及行业内领先企业的胜任特征模型,确保形成的胜任特征模型具有战略性、 独特性、未来性和文化性四个特点,以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并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胜任特征模型的内容示例胜任特征名称 胜任特征定义行为指标等级理解和满足 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服 务、帮助或与 之协同工作的 意愿,包括理 解和满足内部 客户、外部客 户需要的主动 性和坚持性。 水平1 在客户问题出现后做出反应;水平2 主动寻求理解客户问题;水平3 对解决客户问题充分承担责任;水平4 超越客户问题添加服务价值;水平5 理解客户深层需要;水平6 成为客户的忠诚的建议者;水平7 为客户与组织的长期互惠牺牲短期利益。 成就特征: 成就定向、主动性、关注质量和秩序助人特征: 人际理解、客户和服务定向影响特征: 影响、组织意识、建立关系管理特征: 指挥、小组合作、培养他人、小组领导认知特征: 专长、分析思维,概念思维、信息寻求个性特征: 自信、自控、灵活性、组织承诺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适用各职务的鉴别性胜任特征n 主动性成就动机 主动进取 概括性思维n 工作组织 影响他人 团体意识 群体领导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2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第三阶段:胜任特征模型评估360o反馈评馈评 估Johari 窗口自己和他人 都了解的事 情自己不了解 而他人了解 的事情自己了解而 他人不了解 的事情自己和他人 都不了解的 事情结结构化面谈谈 阅历阅历 核查查能力测试测试 人格测评测评情境模拟拟建立后备人才发展评价中心角色扮演Role Play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结构化面试Structured interview公文框In-trayMBTI16PF辅助工具 核心评价工具 360O评估发展发展/ /评价中心工具(一天)评价中心工具(一天)2018/7/1875基于3G技术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将建立的CMN (Competency Modeling Networking) 全业务人力 资源管理应用示范系统,将固化基于胜任特征模型、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三个科学问题研究所形成的关键技术,提供系统验证。首先,建立计算框 架及支撑平台,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求职的核心问题,通过知识 接口,为管理部门提供典型行为报告与建议。此外,将人们日常求职活动 模式研究,拟开发无线社区可视化人机交互接口,向社区成员提供典型的 社会信息服务等。使得新型的3G网络技术在沟通个人求职、企业改善人力 资源管理的系统服务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互联网客户需要异地产品专 家参与支持邀请异地专 家加入会话异地专家A异地专家BCMN (Competency Modeling Networking) 全业务社会服务系统3. CMN 胜任特征模型开发 3.3 CMN信息管理系统 职位分类系统战略分析工作分析问卷职位说明书胜任因子企业特有胜任特征职位通用胜任特征行业系数修正组织文化实例库职位说明书职位通用胜任特征无参考范例有参考范例职业系数修正企业特有胜任特征互联网客户企 业 人力资源 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