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九章 液体药剂第一节 概述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 点 液体药剂 分类 分散系统分 给药途径分 使用方法分 基本概念 分散相 分散介质分散媒二、液体药剂的分类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含 义、组成与特点 表面活性剂 凡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 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组成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 两种性质不同的基团亲水基特 点二、常用的表面活性 剂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 质 胶团或胶束 临界胶团浓度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计算混合表面活性剂LHB值的计算 现有液体石蜡50g,用吐温-80和司盘- 80共5g为混合乳化剂制成乳剂1000ml 。已知液体石蜡所需HLB值为10.5,应 取吐温-80和司盘-80各多少克?(吐 温-80和司盘-80的HLB值分别为15和 4.3。) 起昙现象某些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 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浑浊, 甚至产生分层,冷却后又能恢复澄明。 昙点 由澄明变为浑浊时转变点的温度称为昙点 为什么会起昙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 法一、增溶 增溶和增溶剂 增溶原理 胶团的形状 极性大的物质 中等极性的物质非极性物质影响增溶的因素二、助溶 助溶剂 助溶机理 可溶性络合物 有机分子复合物 可溶性盐三、制成盐四、使用潜溶剂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一、溶液剂 制法 溶解法 稀释法 化学反应法 复方碘溶液 I2KI KI3二、芳香水剂 制法 溶解法 稀释法 分散剂三、露剂 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而成。四、甘油剂 外用 溶液 胶体溶液 混悬液五、醑剂 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一、概述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质点以直径 1500nm分散在分散媒中所形成的液 体药剂 二、种类亲水胶体(高分子溶液)疏水胶体(溶胶) (一)高分子溶液: 脆性凝胶 凝胶弹性凝胶 胶凝 触变性 触变胶(二)溶胶: 三、胶体溶液的性质(一)高分子溶液带负电带电性 等电点带正电水化膜 (二)溶胶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胶体溶液的水化模 亲水性胶体 胶体溶液的盐析陈化现象带相反电荷胶体溶液的凝聚带电荷电解质 疏水胶体 相反电荷 高浓度非电解质使疏水胶体破坏高分子对溶胶的保护第六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一、概述 乳剂: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 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 水包油型(O/W) 油包水型(W/O)区别乳剂类 型的方法区别的方法O/ww/O颜色乳白色浅黄色,发亮皮肤上的感觉无油腻感有油腻感稀释可用水稀释不可用水稀释苏丹内相染红色外相染红色亚甲蓝外相染蓝色内相染蓝色导电 性导电导电 小或不导电滴在滤纸 上有水印无水印二、乳剂形成的理论 界面张力学说 吸附膜层学说 分子定向排列学说 多分子膜学说 固体微粒学说三、乳化剂胶类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天然乳化剂卵磷脂类如卵磷脂、豆磷脂 合成乳化剂 固体粉末乳化剂三、乳浊液的制法 干胶法:胶油混匀水初乳 湿胶法:水胶胶浆油初乳 油:水:胶比例 植物油 4 2 1 挥发油 2 2 1矿物油 3 2 1 新生皂法 乳剂添加药物的方法四、乳浊液的稳定性 乳化剂的性与用量:选择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 张力的乳化剂 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0.5%10% 分散相的浓度25%74%稳定 粘度与温度粘度越大越稳定,过冷过热均不稳 定, 乳化温度5080。贮存温度室温 乳析:放置过程中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称乳 析(又称分层)。振摇后,能很快分散均匀。原因:密度不同;液滴大;外相粘度小; 破裂:分散相液滴合并进而分成油水两相的现象。原因:过冷过热使乳化剂发生物理变化;加入相 反 类型的乳化剂;电解质;微生物。 絮凝: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成团的现象。 转相:O/W W/O原因:乳化剂;两相比例 败坏变质原因:光、热、空气;微生物第七节 混悬液型药剂一、概述 混悬液型药剂: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 于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 系。一般直径0.510m 毒性性药物、剂量小不易制成混悬剂二、影响混悬液稳定 性的因素润湿 微粒的沉降微粒的电荷与水化 絮凝作用 晶型的转变与结晶增长现象 浓度与温度 稳定剂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高分子助 悬,皂土类,触变胶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制法 分散法 凝聚法:化学反应;结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