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世界贸易组织 n第一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n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TO) 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 协定”GATT),要想全面认识世贸组织, 必须了解关贸总协定。因为世贸组织的宗旨 、基本原则、作用和运行机制等,都是首先 由关贸总协定所奠定的。 一、关贸总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n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含义n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在美国策动下由23个 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 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 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 的国际多边协定。 n它最初只是一项调整和规范缔约国之间关 税水平和贸易关系的临时性的协议,后来由 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关贸总协定并连续举 行了多轮全球性的贸易谈判,使其成为各缔 约国之间在贸易政策方面制定共同遵守的原 则与规则、促进国际自由贸易的一项唯一的 多边贸易协定,并事实上已成为与联合国有 密切关系的国际机构。 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关贸总协 定有两重含义,它既是一整套关于关税和 贸易措施的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又是 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调解贸易争端的国际 机构。 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产物。早在1946 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美国关 于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的建议,并 为此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美国的建议不仅源于当时作 为“一枝独秀”的世界经济强国对恢复 战后世界经济的战略考虑,特别是两 次大战期间各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世界 经济发展的阻碍,也同时是出于战后 各国普遍实施的高关税政策对美国贸 易利益的损害。n1947年4月,包括美国、英国、法国、 中国和印度等国在内的23个国家参加了 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的第二次筹委会, 谈判草拟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同时,在 会议期间进行了首轮关税减让谈判,各 参加国共达成了123项有关关税减让的双 边协议。 n为了使关税减让的成果尽快履行, 参加国将拟议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中的一些有关贸易政策的条款摘出, 汇成一个单一协定,并将各国达成的 关税减让协议列为各国的关税减让表 ,构成该协定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n这个协定就被命名为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1947年10月30日,23国在日内 瓦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 议定书,宣布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生 效之前临时适用关贸总协定。 n此后,尽管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在哈瓦 那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亦称 哈瓦那宪章),但终因一些国家主 要是美国国会以种种理由不予批准,致 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一事半途而废。于 是,关贸总协定从1948年1月1日起临时 生效,起着唯一的多边贸易协定和国际 贸易机构的作用。 n二、关贸总协定的宗旨n在关贸总协定文本的开始,便对其宗旨开宗明 义地作了如下说明,即各缔约方在处理它们的贸 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 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 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 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 大幅度地消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 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n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施普遍的最 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 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以便通过 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资源 ,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促进 世界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 n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的文本已经过几 次重大的修订,包含4个部分共38条。第一 部分是核心条款,规定了普遍的最惠国待 遇原则和关税减让表;第二部分是调整和 规范缔约国贸易政策和措施的规定;第三 部分是有关加入或退出总协定的程序,以 及关税谈判的规则等规定;第四部分是 1965年增加的部分,用以专门处理发展中 国家的贸易和发展问题。 n为使关贸总协定能够为经济体制、发展 程度和贸易政策有较大差异的众多国家所 接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 书规定所有缔约方必须适用关贸总协定 的第一、第三部分。对于第二部分,则允 许各缔约方在“与现行国内立法不相抵触的 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予以适用”。此外,在“ 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还在总协定条 款基础上就非关税措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称为“东京回合守则”。 n在关贸总协定发展的近半个世纪的过程 中,已由最初的23个缔约方发展到解体时 的125个缔约方。另有28个原为缔约宗主国 的殖民地,现已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属于“ 实际适用关贸总协定”。随着世界经济贸易 关系的发展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成 为关贸总协定主要缔约方,占成员总数的2 3以上。东欧一些国家也相继以不同条件 加入关贸总协定,使其适用的国别范围更 为广泛。 n关贸总协定缔约方之间的贸易额已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它的主 要原则和规则已在国际贸易关系中被 广为承认和运用。关贸总协定已由最 初少数西方国家控制的富国俱乐部, 逐步转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在世界贸易领域 进行实质性权利义务谈判和缔约国之 间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场所。 n关贸总协定在其47年的寿命期间里,尽管 所取得的成绩和它所确立的宗旨还有不小 的距离,但是经过其巨大的努力,缔约方 之间的关税已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其中发 达国家的进口关税从战后40的平均税率 下降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 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0,从而使世界贸 易额增长10倍以上。这一事实说明它的建 立对世界贸易的促进作用。 n三、关贸总协定的基本作用n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总的来说在于削 减关税,消除国际上其他各种贸易障碍 ,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具体地说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n通过每次多边谈判,在互惠互利的 基础上削减关税。关贸总协定成立以 后,通过八个回合的贸易谈判,使各 国的关税得到大幅度的削减,今后在 世贸组织体系中仍将会有所下降。n消除其他贸易障碍。在乌拉圭回合 的谈判中,将“非关税壁垒”列入议题 进行谈判,努力制定出一些规则来对 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束。n增强贸易透明度。透明度是关贸总协定一 条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各缔约方增强经济贸 易的透明度,使各缔约方相互了解彼此的经 济贸易情况,不仅在宏观上有利于各国政府 的决策,微观上也有利于各国的贸易企业的 经营。n处理国际间经济贸易有关纠纷。国际间贸 易纠纷是难以避免的,经常发生的。关贸总 协定在将近半个世纪时间里,通过协商手段 ,共解决了100多起缔约国之间的贸易纠纷。 n为各国在经济贸易上提供谈判和对话的场所。 关贸总协定的常设机构秘书处管理它的日常工作 ,负责多边贸易谈判的组织工作,缔约国之间有 什么问题需要磋商、谈判,都可得到适当的安排 。n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的发展。 根据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宣布的决定,将服务贸 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等作为新议题 列人谈判中,使其协调的范围扩大到国际贸易关 系方面的各个领域。 n关贸总协定在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例如,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一直被排除在 关贸总协定的一般规则之外,美国就是用 配额的手段来限制别国产品的进口。由于 各国关税税率受关贸总协定减让表的约束 ,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偏重采用各种非关 税措施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有些国家利 用关贸总协定例外规定或利用条款释义的 不明确性而任意行事。 n加上总协定规定本身就存在某些“灰色 区域”,致使有些缔约国肆意采用各种 措施来制造贸易障碍,从而使关贸总协 定减少贸易障碍的作用远未达到预期的 目的。尽管如此,关贸总协定所起的历 史作用,还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四、 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及其最终成果 :乌拉圭回合协议 1、乌拉圭回合以前的谈判n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关贸总协 定总共组织了八轮国际贸易谈判,其中 乌拉圭回合以前有七轮谈判。 n第一轮谈判于1947年4月至10月在瑞士的 日内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参 加了会议。参加国在7个月里达成了双边关 税减让协议123项,涉及到商品的关税减让 税目45000项,使应征税进口值占54的商 品平均降低关税35,涉及到100亿美元的 商品贸易额。 n第二轮谈判于1949年4月至10月在法国的 安纳西举行,有33个国家参加了谈判。会 间总计达成双边减税协议147项,涉及关税 减让商品5000项,使应征税进口值占6的 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 n第三轮谈判于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在 英国的托奎举行,有39个国家参加了谈判 ,共达成双边减税协议150项,涉及关税减 让商品8700项,使应征税进口值占117 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n第四轮谈判于1956年五月至5月在瑞士日 内瓦举行,有28个国家参加了谈判。这轮 谈判涉及关税减让商品有3000项,使应征 税进口值占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 ,涉及到25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额。 n第五轮谈判于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在瑞士日 内瓦举行。由于这轮谈判是由美国副国务卿狄龙 建议并参加的,所以又称做“狄龙回合”。这一回 合有45个国家参加,谈判涉及关税减让商品4400 项,使应征税进口值占20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 20,涉及49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额。 n 第六轮谈判于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在瑞 士日内瓦举行,历时3年多。由于这轮谈判是 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议召开的,所以又称为“ 肯尼迪回合”。这次谈判有54个国家参加,谈 判中除了继续解决关税壁垒以外,还第一次提 出了解决非关税壁垒的问题。通过了第一个反 倾销的协议。谈判所涉及的关税减让项目合计 达6000项之多,使工业品的进口关税下降35 ,涉及到40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额。 n第七轮谈判于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在 瑞士日内瓦举行,时间长达6年之久。由 于在开始谈判时所召开的部长级会议在日 本的东京举行,所以又称为“东京回合”。 这次谈判共有99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29 个非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关税减让按照 一定的公式采取一揽子解决的办法,使世 界上9个主要工业市场上制成品的加权平 均关税税率由7下降到47,减让涉 及到3000多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额,减让总 值相当于使进口关税水平降低30左右。n在这轮谈判中,非关税壁垒措施谈 判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共达成了9项 协议。此外,还达成了给发展中国家 优惠待遇的“授权条款”,以使发展中 国家能有更大的灵活性,得到一些更 加优惠的待遇。 2、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背景n在关贸总协定历史上八轮回合谈判中, 乌拉圭回合是一次涉及面最广、对世界经 济贸易结构影响最深的一轮谈判。因该轮 回合谈判是于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 角城由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的部长们启动 ,故称为乌拉圭回合。 n20世纪刀年代,以美元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 体系崩溃,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世 界经济发生了持续衰退。关贸总协定前七轮 回合谈判,开辟了战后自由贸易的道路,发 达国家采用传统的关税手段保护日益走下坡 路的本国工业已越来越不可能。因此,在国 际贸易领域中,“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 。其主要特点就是开始采用大量较为隐蔽的 非关税壁垒手段挤占其他国家市场,提高本 国产品的竞争力。 n在这种形势下,国际贸易环境和制度 面临着新的挑战,关贸总协定的原则也 受到严重威胁和侵蚀。乌拉圭回合谈判 的发动,正是为了加强关贸总协定的作 用,使之增强对国际贸易新环境的适应 能力,努力打破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 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 扩大世界贸易。 n3、乌拉圭回合的议题n第一部分:货物贸易这部分共14个议题,分别为:(1)关税;( 2)非关税措施;(3)热带产品;(4)自然资源产 品;(5)纺织品与服装八6)农产品;(7)关贸总 协定条款;(8)保障条款;(9)多边贸易谈判协 议和安排;(10)补贴与反补贴措施;(11)争端 解决;(1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问题,包括 冒牌货贸易问题;(13)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14)关贸总协定体制的作用。n第二部分:服务贸易n 通过服务贸易谈判制定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