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态(如一般适应应能力、人格 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 (如自我意识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验等)以及自我 和环环境之间间保持和谐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态。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3954一、心理健康的含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 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 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第一层涵义是:无心理疾病;第二层涵义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 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5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完整和谐 智力正常 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6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对生活的环境有适当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 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问题。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3957三、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以经验作为标准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 发展的观点 慎重的态度 全面的了解 防止偏差判别时的注意事项判别时的注意事项8三、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防止偏差判别时的注意事项判别时的注意事项第一,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第一,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 方面。方面。 第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第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唯一的。 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第四,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因此,判第四,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因此,判 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9三、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第一,遗传因素。第二,神经系统异常。第三,生理缺陷。第四,生理病变或生理机能障碍。 (二)心理活动因素早期经历人格特征(A型、B型)心理冲突 (三)诱发因素生活事件家庭、学校、社区环境文化因素生态环境10A型人格自测: (问卷来源:Rathus & Nevid,1989。引自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1、你说话时会刻意加重关键字的语气吗?2、你吃饭和走路时都很急促吗? 3、你认为孩子自幼就该养成与人竞争的习惯吗? 4、当别人慢条斯理地做事时你会感到不耐烦吗? 5、当别人向你解说事情时你会催他赶快说完吗? 6、在路上挤车或餐馆排队时,你会感到着急或生气吗? 7、聆听别人谈话时你会一直想你自己的问题吗? 8、你会一边吃饭一边写笔记,或一边开车一边刮胡子吗 ?9、你会在休假之前先赶完预定的一切工作吗?10、与别人闲谈时你总是提到自己关心的事吗?1111、让你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时你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吗?12、你是否觉得因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无暇欣赏周围的美景 ?13、你是否宁可务实而不愿从事创新或改革的事?14、你是否尝试在时间限制内做出更多的事?15、与别人有约时你是否绝对遵守时间?16、表达意见时你是否握紧拳头以加强语气?17、你是否有信心再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18、你是否觉得有些事等着你立刻去完成?19、你是否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直不满意?1220、你是否觉得与人竞争非赢不可?21、你是否经常打断别人的话?22、看见别人迟到时你是否会生气?23、用餐时你是否一吃完就立刻离席?24、你是否经常有匆匆忙忙的感觉?25、你是否对自己近来的表现不满意?13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 会生活的变动。霍姆斯和拉赫(Holmes & Rahe,1967)对43种常见的生 活事件进行了评定,计算出了每种生活事件所需付出的 改变和适应的量。其中,“结婚”这一事件定为50分, 这是一个基本的参照数值,然后根据这一参照标准对其 他事件进行评定,形成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简 称SRRS)1415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适应个别差异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17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 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对于实现心理教育的基本目标十分重 要。第一、要继续努力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第二、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 第三、优化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行为,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 关系, 营造起一个充满关心、爱意的和谐的心理氛围。 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心理问题的最根本的预防。18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9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总体要求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20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纵向分析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211、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适应学校生活 感受学习乐趣 乐于与人交往 培养学习心理 培养集体意识和交往能力 健全健康人格 2、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22 开发学习潜能 职业选择与准备 人际关系教育 挫折教育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发展学习能力 升学教育 青春期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 挫折教育 23学习心理辅导 人格心理辅导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升学择业心理辅导 生活和适应心理辅导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横向分析 24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25(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教育实施途径非专门专门 途径 专门专门 途径各科教学 各项项活动动 心理素 心理咨 心理治疗疗质质教育 询辅导询辅导26心理教育的专门途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 理治疗常态的 异常的 对象上发展性 补救性 功能上团体的 个别的方式上27(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方法与技术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会谈法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2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