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第六章 中世纪欧洲和阿拉伯的科学技术6-1 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6-2 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技术2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6-1 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古希腊灿烂的科学文明,在重视现实利益的罗马人那里没有得 到很好的继承,欧洲古典文化开始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即西方的封建社会时期。通常历史上所说的“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1100多年;而科技史上稍有不同,一般是指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结束(公元5世纪)到欧洲文艺复兴(15世纪前 后)这一段时限(1000多年)。在这期间,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科学技术成就几乎一片空白,因此有人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 ”。不过,欧洲真正黑暗的时期是11世纪之前的500年,而此后就 有了学术复兴的迹象。 要了解欧洲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摸索前进,还 应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兴起及其影响,因为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 的思想主宰。3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一、基督教在欧洲的兴起及其影响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作为基督(救世主)的宗教,公元一世纪起源 于中东巴勒斯坦地区。起初,耶稣通过宣传教义号召人们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 统治者的镇压没能阻止基督教的继续传播。 公元四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受限制的;公元4世纪以后 ,对基督教实行扶持、利用和改造的政策。四世纪末基督教成了罗 马帝国的国教,演变为罗马帝国的统治工具。 在思想上,教会成立了镇压人民和控制教徒的“宗教裁判所” ,以此作为压制科学思想、迫害科学家的工具;迫使科学技术成为 宗教神学的附庸工具。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符合 宗教的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邪说”。 公元529年,拜占庭皇帝下令封闭雅典所有的学校,包括柏拉图 学园,标志着科技史意义上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开始。4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复苏11世纪以后,随着东西方贸易逐渐活跃、欧洲工商业的发展,人们追求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欧洲人重新发现希腊的古代文化。东罗马拜占庭的一些学者带着古希腊文献典籍到了意大利,致使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西班牙成为欧洲人学习古希腊和阿拉伯学术文化的中心。欧洲人在西班牙设立翻译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到了13世纪,古希腊和阿拉伯的文献典籍大部分都已翻译成拉丁文。欧洲人学习古希腊和阿拉伯思想文化,使自己眼界大开,从而变成了一种很大的解放力量。在教会学校基础上,大学的兴起以及逐渐摆脱教会的控制,是中世纪走向尾声和结束的重要标志。5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三、罗吉尔培根等学者的贡献13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是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叛逆者。他认真地研究过古希腊和阿拉伯的学术著作;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凹面镜的焦点和球面镜像差,提出用透镜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想法。他大力提倡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是近代科学技术赖以建立的基础。 此外,法国的奥雷斯母提出了地球自转的设想并引入了v-t图; 英国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雷格伦纳斯写成关于磁学的著作;意大利 的解剖学家蒙丁诺著有专论解剖学的著作 欧洲中世纪前期,科学技术停滞不前。中世纪后期,由于科技 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相邻的阿拉伯地区所传承的科学技术 的不断渗入和影响,商品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文艺复 兴在欧洲的兴起,结束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6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6-2 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技术公元476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欧洲中世纪的前半段。欧洲在这个时期,知识传播的三条主要途径:A 修道院制度和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世纪综合大学B 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文化C 阿拉伯文化7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一、阿拉伯人的黄金时代1/ “冷藏库”有人把阿拉伯人建立的科技文化说成是无意中形成了一个“冷藏库”,在黑暗的中世纪保持和维护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躯体。在阿拉伯科学的许多方面,并非仅仅处于旁支地位,而是在从古希腊近代欧洲阿拉伯这三大阶段中占据着第二段的显著位置。阿拉伯科学文化把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文化与欧洲文艺复兴联系起来。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正是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穆斯林对古希腊学术著作的大量翻译,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这两座阿拉伯文化的桥头堡,欧洲人重新发现和研究了古希腊的科技文化。8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2/ 希腊经典的大翻译运动在公元620年到650年的短短三十年间,阿拉伯人征服 了阿拉伯半岛、叙利亚、波斯、埃及等地。 150年后,阿拔斯王朝时期鼓励翻译希腊学者的著作, 促成了阿拉伯学术大时代的开始。主要体现在阿拉伯人在 “大翻译运动”中所作的贡献: 第一,发掘隐藏起来并且被遗忘的古希腊知识宝藏; 第二,把所发现的宝藏融合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里面;再加上他们自己的贡献。 开始,是注重医学和物理学著作的翻译,很快转向了 天文学、数学和哲学著作。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即至大论)等等。9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3/ 对各种文化的兼收并蓄希腊文化并非阿拉伯文化汲取的唯一源泉。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科学所吸收:a/ 位值制和0、1、2、3、4、5、6、7、8、9这十个符号。由于阿拉伯人的转述和综合,印度人发明的这十个数字后来被称做阿拉伯数字。b/ 用正弦作弧的计量单位,而不象希腊人那样用弦作弧的计量单位。并在三角函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时中国的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阿拉伯人从当时的一批唐朝俘虏中的能工巧匠那里学习和掌握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黑色火药、丝织技术、炼丹术等许多技术。并将其传入西方,丰富了欧洲人的科技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10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4/ 阿拉伯人的创造和提高 许多阿拉伯学者做出了他们独特的贡献,丰富了当时的科学内 容、提高了科学水平。从8世纪到11世纪,代数学创世人阿尔花 拉子米所著的还原与对消、物理学家伊本海塞木所著的 光学,以及集阿拉伯医学大成的阿维森那所著的医典等为 代表的阿拉伯科学,成为科学史上一朵奇葩。伊本海塞木所著 的光学,为近代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人学到来自中国的炼丹术以后,试图用化学的方法将铜 、铁等普通金属“点化”成黄金、白银。炼金术不是近代科学的 一门学科,显然不能称之为科学。但近代化学却脱胎于它。 例如,对矿物、动植物进行分解蒸馏,从矿物和动物中分离出 一些制剂、合成某些化合物,认识了它们的某些化学性质;尤其 是炼金术的过程直接导致了近代化学实验方法的产生;并且设计 、制造了许多化学仪器。他们对无机物的分类方法成为后来化学 家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础。11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5/ 从落后到主流阿拉伯人几乎空着手从沙漠中走出来,与外界广泛接触后,其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生产状况、科技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步之快令人惊奇。他们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随之转移到了两河流域。巴格达、巴士拉成为著名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早期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在科技文化方面十分落后。阿拉伯人的势力扩大之后,并未满足于军事、政治上的强大,而是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他们开始时也曾抵制过异族文化,但很快就改变了这种状态。阿拉伯人以极大的热情对待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他们东学印度、中国;西学古希腊、罗马。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技术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技的主流。12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6/ 阿拉伯科学技术反销欧洲 经历了黑暗的欧洲在一些地方重新建立起了秩序,人们渴求知 识的热情高涨起来。这时阿拉伯人继承和创造的知识再次显示了 其特殊的历史地位。阿拉伯人建立的庞大帝国,使得他们与欧洲 有多条接触和交流的途径。 叙利亚过去是连接希腊和阿拉伯的纽带,这时又成为拉丁世界 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取古希腊知识的主要窗口之一。 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是阿拉伯文化向欧洲传播的另一个重 要窗口。这里同君士坦丁堡有外交和商务上的关系,而且还居住 着一些阿拉伯人和希腊人。在这里,有不少著作以阿拉伯语和希 腊语翻译成拉丁语:托勒密的光学、亚里斯多德的动物学 和物理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等;阿维森纳等阿拉 伯科学家的著作,也被介绍给欧洲人。 这时阿拉伯语被公认为学术研究的经典语言,凡用阿拉伯语写 成的著作都被认为是权威的。13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伊比利亚半岛时间表一度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的西班牙更是阿拉伯与欧洲交流最重要、最活跃的地区。711年,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起穆斯林统治。756年,阿拉伯贵族在西班牙自立,脱离阿拔斯王朝的管辖。当地居民从八世纪开始展开延续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1143年,在半岛西部形成了葡萄牙王国1479年,半岛上其他两个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收复阿拉伯人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伊比利亚半岛成了欧洲较早走出中世纪阴影、进入开化时代的地区之一。14第一篇 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