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电子闪光灯第一节 闪光灯摄影的发展概况l年德国的盖迪克和米索首先采用 燃烧镁粉所发出的强光作为照明光源。l年德国欧斯特迈尔制成闪光泡。l年左右电子闪光灯(万次闪光灯 )应市。第二节 闪光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内部结构l一般由电源、震荡器、升压变压器、蒸馏器 、各种电容和电阻、闪光触发器、闪光管、 氖灯、电眼和闸流管等主要部分组成。l电路由四部分组成:振荡升压部分、整流充 电部分、电压指示部分和脉冲触发闪光部分 。二、工作原理l利用闪光管内惰性气体放电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把某 种压力下的气体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当电压升高超过一 定限度时,气体内的正负离子在电场内沿相反方向移动, 在气体中就突然有电流通过而导致发生强烈的闪光.电池电源振荡升压闪光充电普通交流电同步接点、触发电子闪光灯原理示意图整流l 当电源接通后,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形成一个间歇振荡,使升压变压器的初级获得一个交变电压,使其次 级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经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压,对主电容和触发电容充电储能。当 电压充至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指示电路中的氖灯起辉,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当按下按钮, 触发电路产生脉冲电压,在变 压器的次级感应出瞬间高压 (约10kV)脉冲,通过闪光 管的触发极使闪光管内氮气 电离并导通,电容上储存的 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 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自动调光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l闪光灯充足电后,照相机上的闪光同步触点接通 闪光电路。在闪光灯发光期间,光从闪光灯发出 照射到被摄物体上,从被摄物体反射回来进入照 相机(进行曝光)和闪光测光元件上。此测光元 件很快将光能量变换成电信号输入积分电路,再 由积分电路输出一个与闪光光量值成正比的电信 号;当闪光光量值达到合适曝光量的要求时,积 分电路的输出电信号便使控制电路触发闪光停止 电路,从而使闪光灯熄灭。同步电子闪光灯的电路原理图第三节节 电电子闪闪光灯的发发光性质质与曝光控 制一、发光性质一、发光性质1、发光强度大常用的电子闪光灯的发光强度为100150瓦特秒。2、明灭时间短一般电 子闪光灯发光的持续 时间为1/1000秒 1/5000秒,具有高 速闪光照明的性能。 3、光色白l电子闪光灯的光色白,因为所含蓝光 成分多,其色温稍高于阳光的色温, 约65007500Kl新型的电子闪光灯经过校正,色温为 5600 K二、曝光控制1、光圈与曝光的关系l镜间快门:控制曝光量,只能用调节光圈大小的方法 来实现。l帘式快门:横帘快门用1/60秒,竖帘快门用1/125秒。2、照射距离与曝光的关系l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越近,被摄体的亮度就越强, 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越远,被摄体的亮度就越弱。 因此,必须按照自动档规定的照射距离范围来预置光 圈,并在该光圈所允许的照射距离拍摄,否则,会曝 光不正确。3、闪光指数与曝光的关系l闪光指数(GN)用来比较不同闪光灯的功率, 闪光指数越大,亮度愈强闪光灯的功率越强。l采用手动控制闪光时,闪光指数可用来决定计 算闪光的曝光量。l闪光指数(GN)闪光照明距离(L)=光圈系数(F)l拍摄时的闪光照明距离乘以所用光圈,即可求 得所用闪光灯准确的闪光指数。l需要注意指数后边所标明的单位,通常分为21 度米和21度尺两种。国际上对闪光灯的闪光指数的测定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以ISO100/21的感光度作为测定标准。不同感光度胶片闪光指数换算表胶片感光度 (度)15/ 2518/ 5021/ 10024/ 20027/ 40030/ 80033/ 160036/ 3200换算因数( 倍)0.50.711.422.845.6举例来说,如果用GB21度胶片,某闪光灯的闪光 指数为22,当使用GB24度胶片时,该闪光灯的闪 光指数221.431;当使用GB27度胶片时,该 闪光灯的闪光指数22244,余此类推。在银银燕BY-26 ZP闪闪光灯使用说说明书书中,用表 格形式,示出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闪闪光指数和 照射角。变焦灯头位置35mm50 mm85mm闪光指数GN21米26米30米照射角55 3840 2724 164、同步速度曝光的关系l镜间快门同步速度不受快门速度限制;焦点平面 快门的帘幕裂口必须等于或大于画面的宽度,才 能使胶片接受正常曝光,因此,有限定速度。l相机同步插孔分四种类型:M 是供中常型闪光泡使用的插孔。F 是在电子闪光灯出现之前供时滞很短的特快型 闪光泡使用的插孔。X 是供电子闪光灯及特快闪光泡使用的插孔。FP 是焦平面相机供平峰型闪光泡使用的插孔。第四节电子闪光灯的种类及功能一、种类一、种类1 1、手控电子闪光灯、手控电子闪光灯2 2、自动电子闪光灯(开关拨至、自动电子闪光灯(开关拨至MM可手控)可手控)纯手动式纯手动式自动电子闪光灯自动电子闪光灯影 室 闪 光 灯3、专用电子闪光灯4、紫外线闪光灯 5、红外线闪光灯 6、特殊闪光灯环型闪光灯水下闪光灯微距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红外线闪光灯可收缩的内置闪光灯二、附件l1、闪光测光表l2、变焦距闪光灯头l3、漫射器l4、环带透镜l5、远摄闪光附件l6、闪光滤光片l7、光控同步装置闪光同步器三、闪光灯的功能1、用作照明光源2、创造优美造型 3、发挥高速快门的作用4、频闪效果和连续记录5、调整色调 6、实现自动曝光。四、发展趋势l1、小型化、高能量l2、自动化、多功能l3、一体化、易操作第五节 电子闪光灯的布光技巧一、用作主要光源 凡是在现场照明不足的条件下,或为了 提高景物的亮度以抓拍瞬间动态,均可 作主要光源使用。 1、单灯照明 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机位闪光和 离机闪光两种。(1 1)直射闪光照明法)直射闪光照明法将闪光灯安置于照相机上,以正面直射照明的方法拍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非常迅速地抓取补充摄对象的瞬间 形象,是闪光摄影中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照明方法。但 是,常常使影象显得平淡无味,缺乏立体感,层次不丰富 ,影调灰淡,光线平析,质感不强。运用直射照明的正面闪光拍摄人物肖像照片,往往会产生人物明亮、背景黑暗的效果,随着闪光距离的增加, 人物与背景的明暗反差逐渐减弱。广角镜头需在较近的距 离上拍摄,闪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很亮、背景黑暗;标准 镜头需在中等距离上拍摄,闪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明亮、 背景暗淡;望远镜头需在较远的距离上拍摄,闪光照明的 效果是人物较亮、背景灰白。(2 2)散射闪光照明法)散射闪光照明法可在闪光灯前面用手帕、白纱布或半透明的薄纸等加以遮挡物,使闪光灯所发射的光线通过 遮挡物后,变为柔和的散射光线。某些闪光灯配有的闪光扩散罩用来遮挡扩散闪光。有些闪光灯可以把聚光用的反光罩取下 来,使光线变成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射光。当使用遮挡闪光灯时,光圈系数应大约需开大一级光圈。(3 3)侧面闪光照明法)侧面闪光照明法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开来,用较长的连接线连接,从前侧方向照明被摄对象。能够产生侧面的投影,构成显 著的明暗对比,有利于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可以适当 改善单灯正面闪光照明所产生的平板而缺乏生气的光线效 果。所拍摄的照片,影调明快,光线生动,立体感较强。最好能与反向闪光照明的方法结合运用。如在室内拍摄环境中,将置于照相机一侧的闪光灯略微向上仰起,让 闪光既能直射到被摄主体上,又能由天花板反射一部分散 射光,补助照明被摄体的阴景部分,使侧面照明的明暗反 差得到缓和,丰富影调层次,有利于加强立体感和空间感 的表现。 正侧光加用一块或两块反光板反射光源几乎是可 以反射光的任何东 西,可以是一大张 纸,一张铝铂,甚 至可以是一张白色 的床单。注意在拍 彩色照片时不要用 有色的反射光源, 因为那样反射光源 会将本身的颜色投 射到拍摄对象上。 (4)反射光照明法利用白墙、天花板、反光伞和反光屏等进行 反射,构成漫射光线,消除明显的阴影。子母灯反光板反光板反光伞反光伞反射闪光2、双灯照明子母灯利用子母灯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和亮度,来表现被摄体的造型。正侧照明法正侧照明法双 灯 正 侧 照 明双 灯 两 侧 照 明3、多灯闪光照明法通过光控闪光同步器,同时使用两盏以上的闪光灯,分别作为主光和辅助光照明。主光用来 塑造被摄对象的基本形态,表现主要特征;辅助 光用来补助主光所形成的阴影的亮度,降低明暗 反差,丰富影调层次。副灯副灯主灯主灯轮廓灯发灯多灯照明的不同组合方式主灯副灯轮廓灯发灯发灯轮廓灯主灯第二副灯副灯二、用作辅助光源1、降低反差照明法l 改变照射距离l 用纱布包裹闪光管l 限制闪光灯发光量l采取光圈和快门时间互变的方法2、提高反差照明法l填充式闪光灯控制 l有不少人也许会认为,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才能使用闪光灯。其实不然,在阳光明媚的大晴天,照样可以使用闪光灯,而且还能拍摄 出效果极佳的照片。但这时的使用方法与闪光灯的正常方式有点不同,就要采用本节中所介绍的填充式闪光。 l这种控制方式也称补光式,当被摄画面的反差很强烈时 (如逆光),可以用闪光灯来填充阴暗的区域。但要保持画面的自然感,用闪 光灯时就要有些限制,闪光亮度与现场光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闪光灯的输出亮度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拍出来的照片也许会很奇 怪的,效果显得不自然,如在晴天树阴底下拍摄人像留影时,人脸会因闪光灯的亮度而显得苍白等。 l人的眼睛对各种亮度的场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与一位背靠明亮窗户而坐的人交谈时,我们仍能分辨出他(或她)脸部的细节,根 本察觉不到他(她)是处逆光位置,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具有自动逆光补偿功能,而大脑正是作出补偿计算的计算机。遗憾的是胶卷并 不具备这种自动补偿功能,如果按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或类似方式的测光值进行曝光,拍摄后往往会出现剪影效果,根本就分辨 不出来人脸部的细节。如果提高曝光量,则背景会因为曝光过度而全发白了。所以有不少人不敢拍摄这类场合。遇到时,通常要求 被摄者更换位置。在户外时,则要求被摄者面向太阳,这对于摄影是很理想的,人脸所受到阳光的照射,能够将所有的细节准确地 记录下来。但对于被摄者来说,就有些难受了。如果阳光强烈的话,眼睛就可能要眯起来,脸部表情很不自然,仿佛很痛苦似的, 难以得到生动的照片。而采用填充式闪光,就能避免上述问题,被摄者可以处于逆光位置来被摄,由闪光灯所发出的亮度来“填充“ 画面前景的阴暗部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