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与民主: 法国杰出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 文学政治观北京大学中文系 蒋洪生谁是雅克朗西埃?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re,1940年),生于阿尔及尔,法 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政治学家、文艺评论家、历史学家(这 些只是一些标签,实际上朗西埃致力于拆解学科分工的藩篱), 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继福柯、德里达之后,与阿兰.巴迪 欧、巴里巴尔同为法国理论重镇。曾与阿兰.巴迪欧、巴里巴尔一 起,师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 1965年与阿尔都塞等合著读资本论。1968年五月风暴后因不 满阿尔都塞对五月风暴的批判立场而与其师决裂。1980年代先后 以“哲学教育”、“历史性”及“诗学提问”的研究著称,1990 年代初开始专注于美学政治的研究上,提出“歧论”( Msentente)。随后在德里达创立的国际哲学研讨会里主持美学 讲座,主讲“艺术表现的美学体制”(Rgime esthtique des arts),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的概念; 2005年出版对民主的憎恨(La Haine de la dmocratie), 对于当代民主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共识政治”观提出批判。影 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 2003)与获解放的观众 (Le Spectateur mancip, 2008)则提擘挈领地论述了摄影 、电影、戏剧与当代艺术影像的美学政治。朗西埃著作年表(法文)11975:阿尔都塞的教训(La Leon dAlthusser) 1976:工人谈话录(La Parole ouvrire),与阿兰福尔(Alain Faure)合作, 2007年再版,加入一篇新的序言 1981:无产阶级之夜(La Nuit des proltaires) 1983:哲学家及其穷人(Le Philosophe et ses pauvres) 1987:无知的教师:关于智识解放的五篇论文(Le Matre ignorant : Cinq leons sur lmancipation intellectuelle),2004年新版 1990:人民国家的短期旅行(Courts voyages au Pays du peuple) 1990:政治的边界(Aux bords du politique)。姜宇辉,政治的边缘,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7年。 1992:历史的名义:论知识的诗学(Les Noms de lhistoire. Essai de potique du savoir) 1995:异议(La Msentente)。劉紀蕙,林淑芬,歧义,麥田出版,2011 年。 1996:马拉美:美人鱼的政治(Mallarm, la politique de la sirne) 1997:停止在历史前(Arrt sur histoire),与让-路易科莫利(Jean-Louis Comolli)合作 1998:词语的血肉:写作政治学(La Chair des mots: Politique de lcriture) 1998:无声的言语:关于文学的矛盾(La Parole muette: Essai sur les contradictions de la littrature) 1998:电影寓言(La Fable cinmatographique)朗西埃著作年表(法文)22000:可感性的分配(Le Partage du sensible) 2001:美学无意识(LInconscient esthtique) 2003:影像的命运(Le Destin des images)。黄建宏,影像的宿命,典藏藝 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2003:人民的舞台(Les Scnes du Peuple) 2004:美学及其不满(Malaise dans lesthtique) 2005:词语的空间(LEspace des mots: De Mallarm Broodthaers) 2005:民主之恨(La Haine de la dmocratie) 2005:共识时代记事(Chronique des temps consensuels) 2007:文学的政治(Politique de la littrature) 2008:被解放的观众(Le Spectateur mancip) 2009:可惜疲惫的人(Et tant pis pour les gens fatigus) 2011:电影的距离(Les carts du cinma) 2011: 贝拉塔尔(Bla Tarr, le temps daprs) 2011: 论感性:艺术美学体制的场景(Aisthesis: Scnes du rgime esthtique de lart) 2012. 历史的形象(Figures de lhistoire) 2012. 平等的方法(La mthode de lgalit)(李洋辑录)朗西埃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著作法文:沉默的语言:论文学中的矛盾La Parole muette: Essai sur les contradictions de la la littrature 1998 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的政治:Le Partage du sensisble: Esthtique et politique 2000 ; 美学无意识:LInconscient esthtique 2001; 美学及其不满:Malaise dans lesthtique 2004英文:2004, The Flesh of Words: The Politics of Writing字之肉:书写的政治,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美学的政治:可感性的分配 ,Continuum 2007, The Future of the Image影像的未来, London : Verso 2009,The Aesthetic Unconscious美学无意识, transl., Debra Keates & James Swenson 2009,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美学及其不满, Polity. 2010, The Emancipated Spectator 解放的观众 2010, Dissensus: On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异议:论政治与美学 2011, The Politics of Literature 文学的政治, tr. by Julie Rose 2011, Mallarme: The Politics of the Siren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 tr. by Steven Corcoran 2011, Mute Speech: Literature, Critical Theory, and Politics沉默的言语:文学、批评理论与政治 2013. Aisthesis: Scenes from 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感性:艺术的美学体制场景Tr. Zakir Paul朗西埃独特的“美学”观 传统而言,所谓的美学通常是指对美、艺术或者 品味的哲学思考。然而,朗西埃对美学有其相当 独特的界定,美学既不是一般的艺术理论,也不 是一种将艺术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学科。朗西埃眼 中的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而言,美学是 指一种特殊的辨识和思考艺术的艺术体系或体制 ,也即我们在下面要重点讨论的“艺术的美学体制 ”。广义而言,美学是指“可感性分配”(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这种“可感性分配” 决定了行动、生产、感知和思想形式之间的联接 模式。什么是“可感性的分配”?朗西埃使用的法语原文partage du sensible sensible很难准确地翻译 成英文或者中文,原因在于,法文的partage一词同时具有“分割”( partition, divide, or separation)和“分享”(share)之意。“sensible”意为 “可感性”,包括可见性(被注意到)、可听性(被听见)以及能说的 、能想的、能做的等等。任何治安秩序要想稳固,必定要人为划定“ 可感性的分配”的界线,决定何种声音能被治安社会所听见,何种东 西能被治安社会所看见,也预设了虽然在社会之中,却不为社会所见 所闻的“不是部分的部分”(the part of those have no part):一些人 被 “可感性的分配”体系排除在外,变成“不可感者”(insensible)。在 划定可感性的边界,对可感性进行分配、切割的时候,这一分配秩序 同时也就被可感性指向的人们所认可和“分享”。故而, “可感性的分配 ”同时意味着纳入(inclusion)和排除(exclusion)。朗西埃把广义的美学 界定为“可感性的分配”使得其美学超越了严格的艺术领域,将在政治 领域中起作用的概念协应(conceptual coordinates)和可见性的模式 也囊括进来。(Ranciere 2008a, 82)广义上的美学,作为一种测绘“可 见性、可理解性与可能性的制图学”(Ranciere 2006),朗西埃认为, 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的美学”(aesthetic of the political),而政治首先是 一种关于可感知/可感受性物质的战斗(a battle about perceptible/sensible material)(Ranciere 2000b, 11) 。朗西埃的艺术体制观 (Regimes of Art ,Les Rgimes de Part) 艺术的三种认同体制:宽泛说来,一种艺术体制 是指“做和制作的方式”、“这些方式对应的可见性 形式”、以及“对两者的概念化方式”这三项的连接 模式,朗西埃详细区分了艺术的三种认同体制: 影像的伦理体制;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艺术的 美学体制(the ethical regime of images, the representative regime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A、影像的伦理体制 (the ethical regime of images)这种模式以柏拉图的看法为代表。艺术和政治都是条件性的。“虽然总是存在权力的形式,但不是总有政治的出现 。同样,虽然总有各种形式的诗歌、绘画、雕塑、戏剧和舞蹈,但不是总有艺术 的出现。” (2009,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美学及其不满, p.26)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和民主都应该被禁止。剧场与民众大会是同一种可感性分配 的两个互相依存的形式,两个异质性的空间。为了建立起伦理学意义上的有机共 同体,柏拉图同时否定了剧场与民众大会,也即同时拒斥了艺术和民主。(美 学及其不满, p.26 )柏拉图根据共同体的道德思想来决定影像的严格分配(a rigorous distribution of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