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臻 人 簌地 圆 2 0 0 9年 1 1月 1 8日 星 期三 就业指导 责 任 编 辑 : 梁欢 美 术 编 辑 : 李靖 职场 新手 如何度过迷茫期 3 6个月的试用 期, 是新人们跳 槽最频繁的时期。以下四个例子就非常典型。 同事关系太过复杂。 丹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 “ 师 姐 , 我想辞职了, 我实在受不了了。” 丹丹今年刚从大 学毕业进入行政关机, 工作干劲十足, 可是才一个多 月她就渐渐发现许多_T - 作无法按照 自己的意愿进行, 和领导、 同事的关系也远比学校里单纯的同学关系复 杂得多。她把领导 当老师, 把同事当同学, 但是, 丹丹 觉得 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种陌 生感与孤独感使得丹丹更怀念大学生活, 感叹好 日子 一去不复返, 于是每天给老师和同学打电话发牢骚成 了她的必修课, 话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是“ 我想 辞职” 。 太悠闲而感觉在浪费生命。杨婷上班两个月了, 每天上班就是上网、 看报纸。时间飞快地流逝, 杨婷的 生活却像静止了一样 , 这让她觉得非常恐慌。 自己似 乎成了办公室的大闲人, 两个月里没有接触到一点实 质性的工作, 这样下去, 熟悉业务知识, 独立开展工作 简直是遥遥无期。刚毕业的杨婷对工作满腔热情却得 不到释放 , 几次向老板主动请缨, 得到的回答都是: 你 还是个新手, 先学习、 学习。失望的杨婷想到了辞职 , 与其在百无聊赖中消磨青春, 还不如趁早找一份更富 文 7苇金雨 挑战性的工作, 再这样下去昔 日的激情肯定会被消磨 得 荡然无存 。 被迫站在风1 3 浪尖。苏苏能干漂亮, 对工作充满 了激情, 再加上很注意为人处世的技巧, 才工作半年 就受到了老板的器重、 同事的喜爱, 不久就升为组长。 上任伊始, 苏苏对于老板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 因而 对 自己和同事都更加严格要求, 业绩也一路飙升。对 苏苏重视有加的老板决定再次给她加薪晋爵, 但是却 引起了老员工的不满, 他们对 刚毕业、 资历浅的苏苏 担任组长非常不服 气, 不仅集体孤立她, 而且还故意 不配合她 的工作 , 给她难堪 。苏苏十分 苦恼 , 却不知道 怎么办, 所以经常把辞职挂在嘴上。 不受“ 重用” 。阿健想辞职的原因是感觉 自己空有 才华, 却迟迟得不到老板的重视 才一年时间, 和阿健 一起进公司的春季 已 经是部 门的负责人 了, 但老板却 丝毫没有提拔 阿健的意思。这让阿健心理非常不平 衡, 和春季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阿健总觉得 自 、 己是 千里马,却总没有遇见伯乐的幸运。于是常常抱怨: “ 老板知道春季要什么, 却看不到我的能力, 不明白我 需要什么, 我觉得我该离开了。” 如果第一份工作就让自己满意, 谁愿意跳来跳去 呢?每次跳槽的背后都有个看似充分的理由。但仔细 分析一下上面的事例, 就会发现很多初涉职场的新人 辞去工作仅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既没有从 自身找原 因, 也没想清楚 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只是单纯地把改 变现状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份工作上。 但结果很可能会 像 麦 田里摘麦穗 的典故一样 ,眼睛始 终盯着下 一个 , 有可 能到最 后摘 的还 不如 自己开始摘的麦穗大 。 初涉职 场的迷茫大 多是 由环境 的变化 、 心 理的落 差造成的, 环境我们很难去改变, 自己的心境却是可 以调节的。 职场新人要主动转变角色, 降低心理高度, 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才有可 能顺利度过迷茫期, 尽快成长起来。 一 位老师曾告诉 我, 职场新人要做到“ 三不要 ” , 我觉得这对初入职场 的人非常有借鉴意义。一是不要把学生气带入工作 中。很多涉世未深 的新 人刚踏上工作 岗位 , 身上难 免 还 带着些 学生气 , 比如思想 单纯 , 对 未来 充满不 切实 际的幻想。一旦现实环境与理想相背离, 就会产生消 极情绪, 影响工作, 有的还会因为一时意气辞职走人。 新人 要主动调整心理 高度 , 适应环 境 , 沉下心来 , 踏踏 实实地工作,急于求成只会次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二是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在得到领导赏识的时 候, 要做到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 在暂时不被重用的时 候, 要懂得“ 卧薪尝胆” ; 在慌闲的时候, 要懂得蛰伏。 别总想着辞职 , 试想一下, 即使你去了别的地方也会 经历“ 新人 ” 这一 阶段 , 也会 如此迷 茫和 困惑 , 只 有认 真工作, 及早进入角色, 顺应游戏规则才能顺利度过 迷茫期。三是不要像对待同学一样对待同事, 也别指 望他们能这样对待你。 职场的人际生态和校园完全不 同。在学校里你会获 得更 多的重视 、 鼓励和友善 , 在职 场 你很可 能得到 的是“ 被忽 视 ” 、 “ 不被尊重 ” 。并 非同 微软酗面试题这柱考 一个求 职者去应聘 微软 的部 门 经理 。当他 和考官聊得 差不多的时 候 , 考 官 突 然抛出了一 道逻辑题: 4个人在晚上过 座小桥, 过桥时必须要用 到手电筒, 只有一个手电筒, 每次最多只可以有两人 通过( 人多 了桥会支撑不住而坍塌) , 4个人 的过桥速 度分别为 1分钟、 2分钟、 5分钟、 1 O分钟, 请问最少需 要多长时问 4人才 可 以全部通过小桥 ? 考官说完题 目后, 求职者立即埋头算了起来。由 于在来微软面试之前也曾在别的公司做过项目经理, 他知道这道面试题考查的是优化问题, 即如何安排这 文 f小 、 4个人的过桥顺序才能使总的过桥时间最少。聪明一 些的人也许马上就想到了答案: “ 先让 1 、 2过去, 1回 来, 5 、 1 0再过去, 2回来, 1 、 2再过去,总共需要 1 7分 钟就可 以让 4个 人都过去 。” 当然 , 数学足够好 的人 , 可能会用图论来分析这个问题, 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图 论的最短路径算 法问题 , 只要根据过桥 的状 态建立一 张有向图, 然后求出最短路径就可以得到最少时问的 过桥方案。可这位求职者算来算去, 结果都比标准时 间要多一分钟 。看到求职 者左右为难 的样 子 , 考官 问 他 需不 需要提示 , 求 职者毫 不犹豫 地说“ 不要不 要 ” , 于 是又埋头做 了五分钟 ,仍然没能得 出正确 的结 果。 求职者在焦急中开始怀疑 自己的智商, 思路也越来越 混乱 。最终 , 他没能通过面试 。 面试 官点评 时说 , 其 实你解 题 的思路 很好 , 可 惜 你没有理解清楚我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你没有问我手 电筒能照多远?如果拿着手电筒站在桥的中间, 朝左 朝右各能照到河的半, 就不需要来回走了。最后, 他 对 这名求 职者提 出 了忠 告 : 理清 问题 的细节 , 是一个 项 目经理必备的重要素质 。 一 : 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j 试题解析: 显然, 这道面试题并不是考查求职者 的数学水平, 而是考查求职者有没有做一名合格的项 目经理的素质: 第一, 当求职者听到题 目后, 没理清题: 目的细节就开始计算, 不能掌握全面的条件, 失败也 是理所 当然的。第二, 当面试官询问是否需要提示时, 求职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考官的帮助。 作为一名项目 l : 经理, 要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单凭一G-C力, 拒绝他 人的帮助,只会增加项 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甚 至会影响项目 的顺利进行。 = =: II。I 一: 一: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