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 余第四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第五节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n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n1、与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 模必然很小,市场是充分竞争的。n2、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现在和未来的价格有充分的信息n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n4、进出市场自由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个体利益最大 化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n 市场中的经济单位分为两大类,买方 和卖方(生产者和消费者)。买方包括以 消费为目的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和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目的而购买劳 动力、资金和原材料的厂商。卖方包括出 售商品和服务的厂商,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以及向厂商出租土地或矿产资源的资源 拥有者。 n 根据竞争程度不同,市场可以分为竞 争市场和非竞争市场。 n 经济效率可以用帕累托最适度(最优 )来表示。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这样一种资 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 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 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n 因为大多数环境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 物品,没有价格,因此对环境物品存在“市场 失灵”(第5节具体介绍)。更多的结果是低 效率或无效率。但是通过为环境物品规定价 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过竞争市场解决 环境问题,并用效率标准判断解决效果。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n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 品的数量。n 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 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 预期等。n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既有出售的愿意又有提供 出售的能力,才能形成有效供给。n 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商 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要素价格)、生 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 对未来的预期。n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 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 静止的状态。n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 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 量。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n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 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n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 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 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 间的关系为:n 消费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质是假设设价格)n -实际实际 支出(本质质是市场场价格)n 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 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 价值的近似表达。n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 或等于支付意愿。n 大多数环境物品没有价格或价格过低 ,其消费者剩余也应当是很大的。 n 通过加总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就 可能评估环境改善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 的经济损失。第四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n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 产权特征,在形体上 可以分割分离,消费 或使用私人物品时有 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 性。n公共物品不具备明确 的产权,形体上难以 分割和分离,消费时 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 性。供给的普遍性:在给定 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 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 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消费的非排他性。1Q(数量)P(价格)O私人物品的总需求曲线2345DADBDCD总体1产出量收益O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2345D1D2MCD总体12346n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个人 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是它们的垂直 相加。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公共物品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特点。由于消费上的 非竞争性,每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同一 个商品总量,因而每一消费者的消费量 都与总消费量相等;另一方面,对这个 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却是所有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 n公共物品的类型:n 非竞争性的非专有物品:即纯公共物品。国防是最贴 近的一种纯公共物品。这些物品只能由私人慈善机构 或公共部门(它能用财政收入资助提供这些物品);n 竞争的非专有物品:主要是指共有资源,它有竞争性 ,但没有排他性。例如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 ,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但 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物品,因为几乎不可能对渔民所 捕的鱼收费;n 非竞争的专有物品:当一种物品有排他性但没有竞 争性时,可以说存在这种物品的自然垄断。例如道路 ,私人可以投资修建,并设站收费。 n公共物品理论的应用:n 公有地的悲剧:公有资源,是一种竞争 性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因此容易产生 一种“公有地悲剧”的后果。n 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是非排他性的, 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消费它而不用付费,因 此产生了“免费搭车”问题。搭便车的结 果是私人不会提供这种公共物品。第五节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n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 以及其它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 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 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n原因:存在能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n政府干预的条件: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 即制定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对其它 经济部门所造成的成本)n 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政策和改 革制度来纠正市场失灵。不过,有时政府 制定的政策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 把市场进一步扭曲,这时就称之为政策失 效。n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n1、决策判断失误 n2、利益集团的影响n3、决策信息不全n4、体制障碍n政策失效可能产生的四种结果:n1、把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扭曲了n2、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是对 环境产生外部不经济性。n3、政策失效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n4、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 没有反应n第二章 结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