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课参考172017 12“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设计张瑜【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观察生活, 精心选材, 能够写出一篇触动 心灵的记叙文。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细节描写, 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重 点、 难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敏锐感受, 体味人间真情, 珍惜幸福 生活。 【先学指导】 1 阅读教材, 筛选重点, 尝试完成一个描 写同学的片段。 2 下发资料, 揣摩体会文章细节描写与整 体构思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1 激趣导入 如果有一天, 我因生命衰竭而向上苍祈求 一两年额外加签的岁月, 其目的无非是让我回 首再看一看这的山川和人世。能多看它们一 眼, 便能多用悲壮的, 虽然失败却仍不肯放弃 的努力再解释它们一次, 并且也会欣喜地看到 人如何用智慧, 用弦管, 用丹青, 用静穆, 用爱, 对这世界作出圆融的解释。( 张晓风) 教师点拨: 在人生的长河里, 总会不断翻 涌出一些可惊、 可叹、 可喜、 可悲、 可爱的浪花, 让我们心动、 留恋、 感激、 深省但是, 我们 不必等待额外加签、 留恋回首, 我们要及时盘 点人生、 及时记下值得我们铭刻的瞬间。 2 明确目标 ( 1)观察生活, 精心选材, 能够写出一篇 触动心灵的记叙文。 ( 2)运用细节描写, 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 重点、 难点)二、 提出问题, 指导自学 1 自主学习 如何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生自主 阅读教材, 筛选信息, 获得基础认知。教师提 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 1) 发掘感动点抓住细节, 形象展现 ( 2) 提炼素材发掘主题, 深化意蕴 ( 3) 整体构思组织材料, 精心构思 2 教师点拨 一是真实。做到有实感而发, 惟真情而 发。只有感动了自己, 才能感动读者, 唤起共 鸣。汤显祖写 牡丹亭 入了迷, 废寝忘食。一 次, 甚至以为自己好像成了春香, 睹物思人, 情 发于中, 忍不住就哭出声来了。 二是具体。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 地方, 它可以是一个微笑、 一个眼神、 一句话、 一个 动作; 也可以是一件物品, 如一封信、 一件工艺品; 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 地上的一棵树、 海中的一朵 浪花。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 并通过细节, 把它形 象地再现出来, 并将感情融合进去。 三是独特。发掘事物独特性才能把事物 真正的个性表现出来, 才能使文学表现出独特 隽永的魅力。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更没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可以引得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侵吞 南宋之心。天地美物莫不以其独特的个性印 刻在人们的脑海, 诱惑着人们的心灵。 四是深刻。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 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 以期引起一种感情 上的共鸣 。雨巷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 寻觅, 还想到理想的追寻,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品超越了个人境遇, 更融入了对社会的思 考, 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成为传世名篇。 3 课堂小结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备课参考182017 12言。 ” ( 毛诗序 ) “你自己要先笑, 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 容。同样, 你自己得哭, 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 哭的反应。 ” (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可见, 万物兴衰, 引起文思; 情因物感, 文 以情生。 三、 片段训练, 分享交流 1 知识讲解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 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 渗透在对人物、 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 指人物、 景物、 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 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 就没有 活生生的、 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离开 了真实的细节描写, 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 力量。 2 典型范例 这样螃蟹, 今年就值五分一斤, 十斤五钱, 五五二两五, 三五一十五, 再搭上酒菜, 一共倒 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 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 红楼梦 第三十九 回, 刘姥姥议论贾府吃螃蟹的一段话)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 在万盏灯火的夜晚, 拉过来又拉过去, 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 问也罢!( 张爱玲 倾城之恋 )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 里面数楹修 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 : “好个所 在! ” 于是大家进入,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 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 一 明两暗, 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 出去则是后院, 有大 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 墙下忽开一隙, 得泉一派, 开沟仅尺许, 灌入墙 内, 绕阶缘屋至前院, 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 道 :“这一处还罢了, 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 不枉虚生一世。 ” ( 清曹雪芹 红楼梦 ) 活动指导: 媒体展示, 学生自主品味内涵, 然后分小组讨论, 相互交流。每个学生积极思 考, 运用积淀, 展现能力, 踊跃发言; 思考切口 要小, 观点要明确, 举例要具体; 小组长组织,各自整理好问题的思路, 向全班展示。 小结: 文学创作 , “要紧的是使人物生动, 使他们能够从纸上跃然而起, 使我们能够听到 他的声音, 看到他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体态的特 征, 嗅到他的气息重要的是攫住那立即可 以使人物生动的最最突出的精细部分” 。 3 当堂训练, 写作交流 进入高中, 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军训 生活的生龙活虎, 开学生活的新鲜忙碌, 生活 的每一天都有新鲜的人和事出现, 也一定给你 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请描写一位进入高 中后, 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同学, 不出现名字, 但是, 读后一定要让同学们能够立刻判断出是 谁。( 学生当堂写作, 小组交流, 推选出最佳片 段, 全班交流。 ) 4 课堂小结 “艺术起于至微。 ” 细节, 看似平常, 故而常 常被忽略。细节, 虽则平常, 却又最能持久。 做到娴熟的运用细节描写, 需要炼就一双慧 眼, 于寻常点滴中发现美的存在; 炼就一颗慧 心, 透过平常细节琢磨出不寻常的意义; 炼就 一双慧翅, 调动联想与想象, 细节就能幻化出 无穷姿态。然后, 勤谨而用心, 坚持到底, 就一 定能够在写作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达到“一粒 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的艺术境界。 四、 整体构思, 合作探究 1 准备活动 仅仅写好片段是不够的, 写作最重要的还 是整体构思。我们常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 有神 。 ”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自己的作品大都仰仗于先 前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 识。我们整体构思的方法还需要从阅读中 获取。 问题: 如何整体构思写好记叙文?你从范 文阅读、 课内阅读或者课外阅读中得到怎样的 写法启示? 提前一周下发范文: 朱成玉祖母是一片 不知愁的落叶 、 刘兆亮青岛啊, 青岛 、 周伟 大地清明 、 肖融给“书虫” 当夫人 。让学 生阅读品味, 揣摩文章写作的妙处, 选择自己最备课参考192017 12喜欢的一篇文章, 谈谈阅读范文在整体构思方 面带给他的启发。 2 探究交流 活动指导: 分小组讨论, 相互交流。每个 学生积极思考, 运用积淀, 展现能力, 踊跃发 言; 思考切口要小, 观点要明确, 举例要具体; 小组长组织, 各自整理好问题的思路, 向全班 展示。 3 教师点拨 ( 1) 摄取生活中的人、 事、 景, 景具体、 人形 象、 事典型、 情真挚。 ( 2) 精心构思, 层次分明, 结构精巧。 ( 3) 提炼艺术形象, 运用多种手法精细描 写人物。 ( 4) 内容要有立体感, 以小见大, 主题突 出, 蕴涵深厚。 4 课堂小结。 四位作者用他们纤细的生活触角敏锐感 知了身边的亲人, 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表现出亲 情的真纯、 人性的善良、 社会的美好。我们的 同学如果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知生活的 丰富源泉, 那么, 动人的文思也必将成为丰盈的溪流, 昼夜不息地淙淙流淌。 五、 倾诉真情, 尝试创作 生命是一路的花开, 之中有许多动人的细 节, 那样璀璨明艳, 那样芬芳馥郁。让我们提 起笔来, 把这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定格, 让它们 成为生命中的永恒花开。请以“感动”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展示的亮点是聚焦了一种具体 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为了达成目标, 展 开了知识讲授、 典例示范、 尝试写作、 合作交 流、 精讲点拨等活动环节, 也取得了极佳的效 果。知识讲授从基本概念开始, 点拨时结合刚 刚所学的课文, 学生感受到似曾相识的亲切, 兴趣盎然, 印象深刻; 典例示范从名篇选取, 考 虑了内容的生动活泼性, 学生津津乐道, 读后 跃跃欲试; 尝试写作的对象是新同学, 学生的 写作渐入佳境; 课堂交流时又让学生不出现姓 名, 让班内其他同学来猜, 使得学生情绪比较 激动, 激发出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学生的才情 得到很好的展现。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 737200)再别康桥 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袁克蕾新课标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 感的发展,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 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贯 彻新课标这一美育精神, 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教 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 。再别康桥 是新月派 诗人徐志摩的诗歌, 诗歌充分体现了新月派 “三美” 的主张。那么, 如何在这篇课文的教学 中体现美育渗透呢? 一、 诵读, 聆听, 感知 诗歌的情感体验常常是在独特的教学方 式 诵读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因此, 诵读是 不可缺少的环节。个人大声朗读, 小组齐读,组内互读, 全班齐读, 自愿者可展示朗读。也 可配 上 自 己 喜 欢 的 流 行 歌 曲 的 调 子 唱 出 来 凡是能想到的形式都可以用上。旨在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诗歌 情感的初步感知, 充分诵读后写下自己的体 会, 内容不限, 长短不限, 只要是由诗歌引发的 真实感受即可。 充分诵读之后, 就是聆听。乔榛的朗诵、 英文版朗诵( 视学生水平而定) 、 李健的演唱、 S H E 的化唱等, 尽可能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 一场听觉盛宴。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节奏, 都 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听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