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2009 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工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目前各项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工业经济逐步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装备工业的态势也日渐明朗。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看法,介绍一些情况,与同志们分享。 工业经济的形势 今年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国民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工业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扭转了金融危机以来大幅度下滑的势头,回升向好的态势基本明朗。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 8.7%,按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 5.1%,二季度增长 9.1%,三季度增长 12.4%。9 月份当月比去年的同期增长了 13.9%,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来,我们确实在稳步地回升。9 月份的增速达到了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最高的水平,在经济回升的同时,有这么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效果明显。前三季度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 33.3%,增速同比提高了 5.6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5.9%。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重工业呈现出加快回升的运行态势。重工业增加值由 1、2 月份只有 2.7%,回升到 9 月份 14.8%,轻工业在国家引导和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措施下,整体上也保持了平稳回升的态势,到 9 月份轻工业的增速回升到 11.8%。第二,主要工业行业的增长明显加快。从 8 月份的数字来看,39 个大的工业行业全部保持了同比的增长,从细分的 494 种产品当中,有 436 个产品保持了同比的增长。前半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 10.6%。电子制造业是受冲击和影响比较大的产业,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的局面,前八个月电子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 3.4%。第三,各地工业恢复了正增长。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增长了 7.5%,中部地区增长了 8.7%,西部地区增长了 13.8%。呈现出西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东部的发展势头。超过 10%的有江苏、山东、辽宁、天津等 15 个省市,北京等 8 个省市工业增速更是超过了 20%。 第四,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所改观。前 8 个月,上报经济效益情况的 22 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16700 亿的工业利润,同比下降 10.6%,但是降幅比1 到 5 月份缩小了 12 个百分点。其中亏损额同比由 1 到 5 月份增长 14.3%,转为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有所改观。前 8 个月,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的利润比 1 到 5 月份有所下降,上交的利税 7904 亿元,增长 10.4%。上述情况表明,工业经济在中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作用下,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向好的运营态势已经明朗。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还很严峻,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的态势还不平稳,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不平衡是我们现在尤其要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深层次的一些矛盾,比如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以淘汰出局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首先,从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不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根本的改变。前三季度我们外贸出口同比下降了 1.3%,要完成全年 8%的出口增长难度是很大的,我们预计今年的出口仍然是一个负增长,如果能够保持 15%以内的减幅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所抬头,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加强。各位都知道,9 月初,美国对我国出口的轮胎启动了特保措施,这是美国第一次使用这一手段。同时,阿根廷、印度等国也开始仿效,主要发达国家还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变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产品出口面临着难度,可能还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二是主要靠政策和投资的拉动,经济发展的活力还不够。当前,国家一系列的措施已经见到了很好的效果,投资大幅度增长这种势头也难以进一步增加。装备工业的增速回升主要是依靠汽车行业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大幅度增长的拉动。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这样就造成了企业在这些行业投资的意愿不强,这对未来后续发展也带来了潜在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三是维持消费持续增长的难度很大,外需的缺口短期内难以依靠内需的拉动来填补。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 15%以上的增长水平,上半年消费拉动经济达到了 3.8 个百分点。但是,受居民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还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四是工业经济仍然没有步入正常的增长轨道,一些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的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8.7%,仅为近年来增长水平的六成左右,而且我们过去的经验是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大概是 1.5:1 的关系。另外,我们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工业经济效益的情况还不容乐观。五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凸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艰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我们出口下降,使我们的产能有一部分过剩,另外,我们整个经济的下滑也对国内市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投资、基础设施和内需的拉动下,一部分产能得到了释放,以钢铁行业为例,去年到年底,我们产能已经达到 6.6 亿吨,实际上我们国内的有效需求只有 4.7 亿吨,过剩的产能接近 2 亿吨。但是在市场的拉动下,今年以来各地又有 5800 万吨新增产能在建设。这样的情况在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不仅在传统产品的产能发生过剩,新兴产业也发生了过剩,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比如说太阳能光伏电池、多晶硅,如果全部建成了以后我们将是 14.7 万吨多晶硅,这相当于世界 2007 年多晶硅产量的两倍半。另外像风力发电设备也存在着盲目现象,所以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着物质资源的投入,这个状况还没有改变。当前工业经济正处于回升时期,有上行的动力,也有下行的风险。特别是调整结构、转变压力这方面,应对不力,关键期有可能演变成为反复期,其结果是不进则退,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应该把它统一到中央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围绕着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和中央的一揽子计划,更加重视和完善落实已有的措施,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加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做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相互促进,切实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和发展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贯彻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推进装备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家都知道,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各行各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工业具有产业的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这个特点。实现装备工业的调整振兴,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装备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四大就确定把机械和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另外,十二大、十七大也提出来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明显加快,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装备工业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汽车、船舶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规划,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规划和政策含金量大,可操作性强,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评价。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的部委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与相关方面的沟通与协作,逐项推动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各项目标,积极地争取发展政策,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的专项。我们一共下达了 479 项汽车、船舶和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达到了 1706 亿元,对于应对金融危机,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是积极的落实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以及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的办法,并及时地修改和完善,监督企业做好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工作。 三是积极争取装备工业的有关财政、价格、税收政策。包括 1.6 升的轿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扩大汽车的消费,成效显著。包括完成调整进口重大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税收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在上个月颁布。包括配合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先后七次调整了税率,涉及到大宗的机电产品,积极推进,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四是着力推进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加快修订汽车产业的发展政策,启动了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和投资的拉动影响下,今年前三个季度装备工业整体运行平稳,增速幅度逐渐加快,企稳向好的势头在逐步的增强,成为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国家之一。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的装备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1.2%,其中 9 月份同比增长了 16.8%。18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38.9%,实现利润总额增长了 8.06%,扭转了利润下滑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强劲,9 月份增速高达 25.9%,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长 8.85 个百分点,成为装备制造业重要推动力。这里头包括汽车、工程机械,都是增长比较快的产业。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装备工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实现调整振兴的任务仍然还很艰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机械、汽车出口继续下滑,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前三个季度,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完成交货值分别下降了 1.83%。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增长基础不牢固。农机、汽车轨道交通设备,重大机械产品产销两旺,而普通型的机床、内燃机回升乏力,摩托车销量还同比下降了 14.69%。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四是部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出现了产能急剧扩张的苗头,一些汽车企业采取了增加投资、扩大产能的措施。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设想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继续落实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加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力度,巩固和发展装备工业回升向好的态势,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涉及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出台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尚未出台的实施细则。按照进度,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确保年底各项实施细则能够全部出台。加强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加强对各地区落实调整和振兴规划情况的督促和检察,严格防止盲目上项目、扩产能,做好产业运行的检测和协调。同时,加强对有关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及时的提出政策实施或者调整建议,还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第二,持之以恒地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为了加快实施投资计划内装备工业技术改造的项目,确保项目取得投资效益,我们要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实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积极地探索形成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中央财政安排专门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