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肠镜下射频治疗结直肠大 息肉的临床应用渝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陈万宁本研究前期准备工作 2001-2005年 开始常规射频治疗消化道息 肉。 2006年总结 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 59例临床分析 发表在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18)2.P110 临床资料 性别: 男 女 36例 23例 年龄: 50岁以下 50-70岁 70岁以上 26例 23 例 10 例 部位: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直肠 4例(4颗) 6例(11颗) 2例(5颗) 8例(10颗) 乙状结肠 降结肠 脾曲 横结肠 15例(42颗)7例(18颗)1例(1颗) 6例(26颗) 肝曲 升结肠 回盲部 3例(4颗) 4例(11颗) 3例(3颗) 共计135颗 大小: 1cm 128颗 1-2cm 4颗 2cm 3颗 病理: 炎性息肉 腺瘤样息肉 管状腺瘤 混合性腺瘤 25例 19例 8例 4例 不典型增生 溃结伴息肉样增生 Peutz-Jeghers型息肉 1例 1例 1例 本组资料:我们对3例大息肉(2cm)试 行了射频烧灼,其中1例3x5x3cm者分两次 烧灼,未出现并发症,随访2年未复发。 2006年-2008年2月 开始结直肠大息肉射 频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8年对42例大息肉射频治疗结果进行了 总结分析。 “电子肠镜下射频治疗结直肠大息肉42例分 析”一文发表于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4.P5982临床资料 性别: 男 女 36例 6例 年龄: 50岁以下 51-60岁 61-70岁 70岁以上 11例 17例 9例 5例 大小: 2-3cm 3.1-4.0cm 4.1-5.0cm 5.0cm以上 22例 16例 3例 1例部位:直肠 乙状结肠 降结肠 横结肠 肝曲 9例 16例 4例 11例 2例 形态: 广基 亚蒂 长蒂 25例 9例 8例 临床表现: 便血 腹痛 便秘/腹泻交替 大便稀溏 23例 7例 5例 4例 肛门坠胀 排便不畅 2例 1例 病理: 管状腺瘤 34例 增生性息肉 8例 管状腺瘤伴灶性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7例 管状腺瘤伴腺体中度不典型增生 4例 管状腺瘤伴腺体重度不典型增生 1例原理 射频为1501000Hz的电磁波,其生物物 理作用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治疗上主 要通过热效应发挥作用。射频电流的极性 变换频率很高,通过高频震荡,离子震荡 ,传导电流和欧姆耗损转变为热能,使组 织脱水、干燥和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 目的。因以正弦释放电能,治疗中不产生 电火花,电极头不会粘结。 治疗方法 常规先行组织活检。 采用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 50型射频治疗仪,功率选用20-30mA,广 基、亚蒂者采用“顶部法联合侧法”,长蒂者 采用“基底法联合侧法”,以短时间、多次凝 固的方法烧灼息肉使息肉蛋白化以及圈套 电切电凝方法切除息肉,并用圈套器回收息 肉送病理检查。 随访 本组分别于3、6、9、12个月及2年随访, 其中有3例于3-6个月在原部位出现息肉, 直径约0.3-0.5cm,取活检为管状腺瘤及增 生性息肉,再次行射频治疗,1个月后复查 息肉完全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讨论 目前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 疗措施, 但是大多数学者对于消化道大息肉的内镜治疗仍 存在争议。 直径大于2cm息肉称为大息肉。 过去采用微波、激光、高频等技术治疗消化道息 肉,认为直径大于等于2cm的息肉,尤无蒂息肉 ,内镜下切除极易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危 险性较高,被视为内镜治疗的相对禁忌。 本组采用射频烧灼技术进行大息肉内镜治疗的探 索,息肉清除达100%。 并发症 本组: 出血 2例 穿孔 0例 4.7% 0 高频电切(文献): 出血发生率 穿孔发生率 13% 0.7%优点 操作方法易于掌握,费用低廉,创伤小( 微创),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 用。 发表论文 1电子肠镜下射频治疗结直肠大息肉42例 分析 发表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24.P5982 2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59例临床分 析 发表在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18 )2.P110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