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毒性心肌炎儿科教研室 罗世杰【概 述】(一)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 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以神 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 多汗为临床特征。【概 述】(二)发病情况:1、发病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 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等。2、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春秋3、发病年龄:任何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 多发于310岁的小儿。【概 述】(二)发病情况4、诱发疾病:常继发于感冒、麻疹、痄腮 、泄泻、小儿麻痹症、肝炎等。5、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衰、 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也可呈慢性心肌 病变过程。【概 述】(三)命名: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 胸闷、胸痛为主者,多归属胸痹范畴; 以心律失常为主者,归为心悸、怔忡; 若系急性感染起病者,可以温病论治。【病因病机】风热、湿热邪毒 口鼻 肺卫 肺卫卫症状:发热恶寒,咳嗽,汗出不畅 由表入里,内舍于心,使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 郁而化火 心气不足 肺气失宣 灼伤营阴 血行无力 或热毒灼津 心之气阴两伤 气血瘀滞 内生痰邪 心悸气短 痰瘀互结 心阳虚衰 乏力胸闷 加重心脉痹阻 阳气不达四末 气血运行更显涩滞不畅 胸痛,唇紫 脉促或结代等 四肢厥冷 脉微欲绝等 西医病因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乙组最常见。西医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有三: 病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包括与心肌细胞 受体结合及细胞内复制; 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致心肌损害; 脂质过氧化损伤心肌细胞以及自身免疫的 作用等。【临床表现】症状: 前驱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 痛及皮疹或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表现等。 轻型患儿一般无明显症状。 心肌受累明显时,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 头晕及乏力等。 重症患儿可发生心力衰竭和昏厥。 心源性休克: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湿冷 和末梢发绀等,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临床表现】体征:心脏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一般无明显器质性杂 音,有时闻及级Sm,伴心包炎者可听到心包磨擦音,心界明显扩大。【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 ST-T改变: ST段偏移和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可有QRS波群低电压; 传导阻滞:窦房、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各种早搏;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或颤动,甚至心室颤动。说明:心电图虽无特异性,但极为常见,是临 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 长,直到一个P波后无QRS波群,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心室脱落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的搏动(P波后有QRS波群)的P-R 间期都是恒定的,恒定的P-R间期可正常也可延长;下传的QRS波群 形态大多增宽、畸形,也可以是正常的;室早(提早出现的QRS波群) 室 早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早波) 房 早阵发性室上速心率160-240,节律规则,P波与 QRS波或T波融合,不能辨认。阵发性室上速房 颤P波消失,R-R间距绝对不规则 ,QRS 波群与窦性QRS波群相同 心室扑动QRS-T无法辨认,出现连续、均匀、相对 规则的大振幅波(正弦波) ,频率为200-250 次/分。【辅助检查】2.X线检查 轻症心影正常; 伴心衰或迁延不愈者心脏明显扩大; 合并大量心包积液时增大更显著。 心脏搏动大多减弱。 心界扩大 心胸比:心脏最大横径/胸廓内壁最宽横径正常:年长儿0.50,婴幼儿0.55【辅助检查】3.心肌酶 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在急性期大多增高 ,但恢复较快。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在早期多增高,以肌 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为主,且较敏感。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特异性较差。【辅助检查】4.心肌肌钙蛋白较敏感cTnI或cTnT阳性。【诊 断】 一 临床诊断依据(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 合征。(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 具有表现之一)。【诊 断】 一 临床诊断依据(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 (I、II、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 化,窦房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 、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 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 及异常Q波(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二 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 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测,发现以下 之一者可确诊为心肌炎由病毒引起:分离到病毒;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二 病原学诊断依据(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 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 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 或降低4倍以上;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三、确诊依据(一)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 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二)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 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 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三)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 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鉴别诊断】l. 风湿热 常引起心肌损害,出现与病毒性心肌炎相似症状。但可伴游走性关节疼痛、皮下结 节,抗 “O”增高,粘蛋白增高,血沉增快。 2. 先天性心脏病 亦可出现乏力,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患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可听到 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或有严重紫绀,杵 状指等,超声检查可确诊。【鉴别诊断】3.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内膜硬化症) 病因不明,病理改变是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及胶 原纤维增生,以左室为主,多于1岁内发病。 主要表现是充血性心衰,心电图多呈左室肥大 、STT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X线以左室增大 明显。若不治疗,多于2岁前死亡。【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虚实:实证:病程短,胸闷胸痛,气短多痰 ,或伴咳嗽,舌红苔黄;虚证:病程长,心 悸气短,神疲乏力,面晄多汗,舌淡或舌红 少苔。辨轻重:轻症:神志清楚,神态自如,面色红 润,脉实有力;危重:面晄肢厥,口唇青紫 ,烦躁不安,脉微细欲绝或频繁结代。【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 温振心阳,养心固本。 邪毒犯心清热解毒,养心活血;湿热侵心清化湿热,解毒达邪;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心阳虚弱温阳活血,养心通络;痰瘀阻络豁痰活血,化瘀通络。 一般急性期以实证为主,恢复期、慢性期以 虚证为主,后遗症期常虚实夹杂。【辨证论治分型论治】1.风热犯心(心悸气短胸闷+风热表证)证候 发热或不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 痛,肌痛肢楚,腹泻,心前区不适,胸闷、心 悸、气短,舌红苔薄黄,脉数或结代。治法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药 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 连翘、 薄荷、淡豆豉、板蓝根、贯众、虎杖、玄参、 太子参、麦冬。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1.风热犯心加减:(1)邪毒炽盛+黄芩、生石膏、山栀清热 泻火;(2)胸闷胸痛+丹参、红花活血散瘀;(3)心悸、脉结代+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4)腹痛腹泻+木香、扁豆、车前子行气化湿止 泻;(5)胸闷+瓜蒌、郁金;(6)腹胀+枳壳 陈皮;(7)肌肉疼痛+羌活、独活。【辨证论治分型论治】2.湿热侵心(心慌胸闷+湿热象)证候 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心慌胸闷,肢体乏力,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结代。治法 清热化湿,宁心安神。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黄 连、山豆根、板蓝根、苦参、黄芩、陈皮、石 菖蒲、郁金。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2.湿热侵心加减:(1)胸闷气憋+瓜蒌、薤白、甘松理气宽胸;(2)肢体酸痛+独活、羌活祛湿通络;(3)心悸、脉结代+丹参、柏子仁、龙骨宁心安神。【辨证论治分型论治】3.气阴亏虚(心悸+气虚、阴虚表现)证候 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 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舌红 光少苔,脉细数或促或结代。治法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方药 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常用药:炙甘草 、党参、桂枝、生地、阿胶、麦冬、五味子、酸枣仁、丹参。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3.气阴亏虚:加减:(1)心律不齐+磁石、鹿 衔草以镇心安神;(2)便秘常用可诱发或加 重心律不齐,故大便偏干时应重用麻仁, +瓜 蒌、柏子仁、桑椹等养心润肠;(3)脉缓+附 子;(4)气虚汗多+黄芪、生牡蛎;(5)夜 寐不安+酸枣仁、柏子仁;(6)心悸怔忡+苦 参、万年青;(7)兼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用麦味地黄丸佐补气活血之品。【辨证论治分型论治】4.心阳虚弱(心悸怔忡+心阳虚弱)证候 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 白,头晕多汗,甚则肢体浮肿,呼吸急促,舌 质淡胖或淡紫,脉细无力或结代治法 温补心阳,宁心安神。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常用药:桂枝 、甘草、党参、黄芪、龙骨、牡蛎。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4.心阳虚弱加减:(1)形寒肢冷+熟附子、干姜温阳散寒;(2)头晕失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3)若出现阳气暴脱者,用生脉散合干姜附子汤。(4)下肢浮肿+猪苓、防己;(5)心悸喘息+葶苈子、苏子、白芥子。【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5.痰瘀阻络(心悸胸闷+痰浊、淤血表现)证候 心悸不宁,胸闷憋气,心前区痛如针刺 ,面色晦暗,唇甲青紫,或舌边尖见有瘀点 ,舌苔白腻,脉滑或结代。治法 豁痰活血,化瘀通络。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常用药:全瓜蒌、薤白、半夏、姜竹茹、蒲黄 、五灵脂、红花、郁金。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5.痰瘀阻络加减:(1)心前区痛甚+丹参、降香理气散瘀止 痛;(2)咳嗽痰多+白前、款冬花化痰止咳;( 3)夜寐不宁者+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4) 心包炎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豁痰通阳;(5)停痰停饮,胸痛突出用瓜蒌 薤白白酒汤+血府逐瘀汤化痰泄浊活血化淤;痰火扰心用黄连温胆汤清心化痰。【现代研究】 山豆根、天南星、水菖蒲、当归、青蒿、苦参、葛根、黄连、淫羊藿、鹿衔草、均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益母草可明显减慢心率,改善心肌微循环。 人参、党参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调整心率、降低血粘度、提高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现代研究】 瓜蒌可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 淫羊藿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免疫力,改善 细胞代谢,双向调节心律。 生脉注射液可增加心肌糖原含量,改善缺血心 肌的合成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延长心肌存 活时间,为缺血心肌的收缩功能和肌纤蛋白、 肌凝蛋白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并有强心作用 ,心衰越重,强心作用越明显。【现代研究】 丹参能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心肌缺血时 过氧化脂质浓度,减轻细胞膜损伤。 玉屏风散为主的中药可明显提高NK细胞活性,使症状好转,心电图明显改善。 能提高NK细胞活性的药物:黄芪、黄精、白术、防风、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首乌、菟丝 子、王不留行、远志。【其他疗法】 1中成药(1)生脉饮:用于气阴两虚证。(2)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