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税税 法法第四章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管理学院 一、纳税人一、纳税人n n(一)基本规定: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一)基本规定: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 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 、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 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n n(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 住所住所和和时间时间标准标准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n n住所标准:住所标准:“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是指因户籍、家是指因户籍、家 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习惯性居住。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习惯性居住。n n居住时间标准:居住时间标准:“ “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 ”是指在是指在 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 1月月1 1号起至号起至1212月月3131号止号止 ),在中国居住时间满),在中国居住时间满365365天。在计算居住天数天。在计算居住天数 的时候,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的时候,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 在华居住的天数。在华居住的天数。n n临时离境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30 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90日的离境。日的离境。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的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的 纳税义务纳税义务n n非居民纳税人必须同时满足非居民纳税人必须同时满足2 2个条件:个条件:A A: 在我国无住所;在我国无住所;B B:在我国不居住或者居住:在我国不居住或者居住 不满一年。不满一年。n n承担的纳税义务:承担的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 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无论是 来自境内还是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来自境内还是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 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人承而非居民纳税人承 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 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举例举例n n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062006年年5 5月月3 3日日 来华工作,来华工作,20072007年年9 9月月3030日结束工作离华日结束工作离华 ,则该外籍华人是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则该外籍华人是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n n这是因为该外籍华人在这是因为该外籍华人在20062006年和年和20072007年年 两个纳税年度中都未在华居住满两个纳税年度中都未在华居住满365365日,则日,则 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二、所得来源地二、所得来源地n n1 1、判断的原则和方法、判断的原则和方法n n(1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任职、受雇的公司、)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任职、受雇的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 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n n(2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为所)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为所 得来源地;得来源地;n n(3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 点作为所得来源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n n(4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 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作为所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作为所 得来源地。得来源地。n n(5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 地作为使用来源地;地作为使用来源地;n n(6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 、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 地作为所得来源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n n(7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 地作为所得来源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n n注意:注意:所得来源地和所得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所得来源地和所得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 能在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能在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 在境外,也可能在境内。在境外,也可能在境内。n n例:外籍人员乔治受雇于我国境内的某合资企业例:外籍人员乔治受雇于我国境内的某合资企业 做常驻总经理,合同期为做常驻总经理,合同期为3 3年。合同规定其月薪年。合同规定其月薪 50005000美元,其中美元,其中20002000美元在中国境内支付,美元在中国境内支付,30003000 美元由境外母公司支付给其家人。则其来源于我美元由境外母公司支付给其家人。则其来源于我 国境内的所得应该是多少元?国境内的所得应该是多少元?n n答案:答案:50005000美元,因为所得支付地不等于所得美元,因为所得支付地不等于所得 来源地。因其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取得的所得,来源地。因其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取得的所得, 不管是从何处取得,都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不管是从何处取得,都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得。三、应税所得项目三、应税所得项目n n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n n(1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n n(2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n n(3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n n(4 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n n(5 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n n(6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n n(7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n n(8 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n n(9 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n n(10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n n(11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四、税率四、税率n n工资薪金所得使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工资薪金所得使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 率为率为5%45%5%45%;n n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 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 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使用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使用 5%35%5%35%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n n稿酬所得,使用比例税率稿酬所得,使用比例税率20%20%,并按应纳,并按应纳 税额减征税额减征30%30%,故其实际税率为,故其实际税率为14%14%。n n劳务报酬所得,使用比例税率劳务报酬所得,使用比例税率20%20%,对劳,对劳 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加成征 收收。n n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 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和其他所得使用所得和其他所得使用20%20%的比例税率。的比例税率。n n出租居民住用房使用出租居民住用房使用10%10%的税率,的税率,20072007年年 8 8月月1515日起,居民储蓄利息税率调为日起,居民储蓄利息税率调为5%5%。五、应纳税额的计算五、应纳税额的计算n n(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n 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适用税 率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说明:说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2000如果是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如果是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 员,还需扣除附加减除费用员,还需扣除附加减除费用28002800元。元。注意:注意:20002000元的生计费扣除标准和元的生计费扣除标准和28002800元元 的附件费用扣除标准都是的附件费用扣除标准都是在在20082008年年3 3月月1 1日起日起开开 始实施的在之前分别为始实施的在之前分别为16001600元和元和32003200元。元。附件减除费用使用的范围:附件减除费用使用的范围:n n(1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 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n n(2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 专家。专家。n n(3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 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n n(4 4)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 员。员。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n n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取超额累进税率征税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取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计税率表中划分的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计税率表中划分的 应纳税所得额的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应纳税所得额的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 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方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方 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n n设应纳税所得额为设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2000,则速算扣除数则速算扣除数 =2000*10%-2000*10%-(500*5%+500*5%+(2000-5002000-500)* *10%10%)n n=2000*10%2000*10%-500*5%-500*5%-2000*10%-2000*10%+500*10%+500*10%n n=500*500*(10%-5%10%-5%)=25=25 结论:每一级的速算扣除数=每一级距的 前面一个数*5%+前一级的速算扣除数举例举例n n假定某纳税人假定某纳税人20082008年年5 5月工资月工资42004200元,该元,该 纳税人不使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计算纳税人不使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计算 其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其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n n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4200-2000=2200=4200-2000=2200(元)(元)n 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200*15%-125=205=2200*15%-125=205(元)(元)n n假定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假定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 假定为非居民纳税人),假定为非居民纳税人),20082008年年5 5月取得月取得 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40010400元元RMBRMB, 计算其应纳税额?计算其应纳税额?n n应纳税税所得额应纳税税所得额=10400-2000-2800=10400-2000-2800n n=560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