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复习策略研究报告“单元整体问题导学模式”复习课型及工具解读2011.12.16.通过两个图表分析“单元整体问题 导学模式”中的复习课课型及课堂工 具单元整体问题导学模式脑图呈现“单元整体问题导学模式”阶梯式呈现专题回归评价课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能力测试讲评课自主合作探究课问题拓展课拓展训练-评价单补偿训练-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问题生成-评价单 问题导读评价单 问题导读评价单 回归训练-评价单拓展训练-评价单回归训练-评价单补偿训练-评价单综合解决课 对照两个图表分析竞业园“单元整体问题导 学模式”可以看出,如果就一个教学单元进 行复习的话,可以采用“问题拓展课”,并设 计相应的课堂工具课题+拓展训练-评价单 ; 如果是进行两个教学单元以上内容进行复习 的话(前提是这些单元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联 系),可以采用“专题回归评价课”,并设计 相应的课堂工具专题+回归训练-评价单 。一、关于“问题拓展课”及工具1.认识“问题拓展课”的意义与价值关于“复习课”与“问题拓展课”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都以复习巩固所学、提高学习技能为 目的。两者的区别是:“复习课”在传统教学中是以重现过去所学知识 ,再次演练学习技能,进而演练考试技能、提高 考试成绩为目的。“问题拓展课” 是以“复习、巩固”为基础,进而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书本 中走出来,把文本知识与学生自身、与校园生活 、与社会生活、与历史、与未来、与科技、与文 化、与师生的视野所及的每一个角落等联系起来 ,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从而学会 应用、举一反三,并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问题拓展课”的课型流程建构第一步 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2 - 3分)第二步 自主学习 解疑置疑(8 -10分)第三步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12-15分)第四步 梳理知识 问题训练(8 -14分)第五步 合作评价 课外延伸(2 - 3分)3.问题拓展课环节设计与实施要求第一步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2-3 ) 教师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在各主 要环节上做创设与营 造,以激发学习兴趣 ,引发学习内驱力。 以此为基础,明确学 习任务,教给学习方 法,明确任务完成标 准。时间23分钟 。 学生活动:积极配合教师活动, 精神饱满,热情主动 投入到教学情境中。 能以小组为单位有组 织的自主创设课堂氛 围。在教师的任务、 方法的指引下投入学 习。第二步 自主学习 解疑置疑(8-10) 教师活动:1.明确自学标准,打开 自学系统,倡导以“我” 为主的自学方式;2.引领,能针对学情 作出及时引领;3.“个辅”与督促,重点 是“学困生”、学科长, 不少于10人,能实现“ 一对一”的“教”。 学生活动:1.按拓展训练-评价单 上的要求、课堂复习任务 及个人预习问题进入自学 ;2.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并能参阅相关资料;( “导读单”“训练单”)等3.能规范呈现出个人对问 题的解答,并能把个人疑 惑以问题的形式设计呈现 出来。第三步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8-15 ) 教师活动:1.要创设积 极氛围,并向学生明 确:时间、任务、方 法、责任人等;2.要有 目的的参与小组讨论 ,指导解决或生成有 价值的问题;3.评价小 组讨论及小组问题;4. 对学生展讲作出恰当 评价、引领、补充、 质疑;5.根据课堂需要 做精彩展讲。 学生活动:1.学科长负 责小组讨论,形成学 科长提问,组员在小 组轮流展讲的状态;2. 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并 写在黑板上;3.选取小 组感兴趣的重点问题 进行讨论,形成答案 、思路并拓展;4.学科 长或组代表积极参与 课堂展讲。第四步 梳理知识 问题训练(10-14 ) 教师活动: 1.及时组织梳理展讲内 容,形成框架与体系 2.明确训练要求,创设 训练情境:要求限时 、独立、规范,像考 试一样; 2.个辅,主要面向学科 长,保证其答出满分 卷,同时督促“学困生” ; 3.指导学科长评价组员 单子。 学生活动: 1.快速、认真、规范、 独立的完成“训练单”; 2.学科长督促指导小组 成员完成训练任务, 并及时评价组员“单子” ,打出分数; 3.下课后将组员用双色 笔矫正好、评价后的“ 单子”交给老师。(五)合作评价 课外延伸(2 3) 教师活动: 1.在学科长评价单子的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 情指导学生有准备的 向课外延伸; 2.精心设计开放性的“ 综合性”作业,引导 学生把学习延展到课 外。 学生活动: 1.对照同伴,做自我矫 正,实现当堂满分卷 ; 2.认真归纳所学,并在 课外完成开放性、综 合实践活动作业,为 下节课展示做好准备 。4.上“问题拓展课”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制定起点要高,打破传统教学思 维,充分考虑目标的拓展性; (2)对课标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到位的问题; (3)各环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的生动性问题; (4)课堂语言的准确性问题; (5)课堂问题解决与生成的问题; (6)知识梳理与归纳问题; (7)拓展训练-评价单设计质量问题;5.课题+拓展训练-评价单的设计要求 (1)要准确呈现目标的维度; (2)要准确的再现“问题解决课”上的关键问题; (3)要准确的理解课标、把握教材,以问题的形 式对学生做恰当的拓展引领; (4)要注意把学生视线引向教材之外的更多的教 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5)训练题目设计体现目标性、综合性、情境性 、思想性、开放性等; (6)训练题要有合适的分值,要设计多元评价空 间。6. “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 的使用要求:(1)在“问题拓展课”上,当堂投放给学生; (2)要严格组织课堂训练,分表必争,力求当堂 完成,不留尾巴; (3)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矫正、评价,教师要及 时收交训练单,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出客观评 价。 (4)必要时当堂收交“训练单”,教师评判打分, 自我检验教学效果。二、关于“专题回归评价课”及工具1.设置“专题回归评价课”的意义 (1)“专题回归评价课”与“问题拓展课”的联 系与区别:联系是:都是“有效教学”的复习课型,都有 复习、巩固、拓展、提升的功能;区别是:“问题拓展课”是围绕一个教学单元 进行教学设计;而“专题回归评价课”则要求 围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有关联的教 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2)“专题回归评价课”的意义与价值 为学科总复习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复习思 路; 是总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课型; “专题回归评价课”课型的实施,可以避免总 复习中的随意性。2.“专题回归评价课”课型流程设计第一步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2-3分钟)第二步 明确任务 自主生成(10-12分钟 )第三步 合作交流 展讲规范(10-14分钟 )第四步 知识梳理 拓展训练(10-14分钟 )第五步 归纳延伸 提升意义(2 - 3 分钟)3.“专题回归评价课”操作流程第一步: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2-3分钟)教师要从单元复习内容出发,以情境做引导,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此为基础,呈现出本专题的复习目标。专题复习目标应是三维立体的,教师要以准确把 握课标,深入理解文本为基础,制定出恰当的复 习目标,以引领师生的课堂学习。可以借助课堂 工具引导学生感知并确立目标。“专题回归评价课”操作流程第二步:明确任务,自主生成(10-12分钟)师生明确专题复习的任务,任务就是本专题 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根据本专题 所学相关内容梳理出来的重点问题,借助课堂 工具明确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 入自主学习阶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生成 个人问题。“专题回归评价课”操作流程第三步:合作交流,展示规范(10-14分钟)一是小组内交流,解决个人问题;二是生成小组问题,黑板呈现出来;三是教师现场遴选出问题并做出标注;四是组间交流,组代表展讲,达成规范;五是教师展讲,实现课堂拓展。(根据课 堂情况而定)“专题回归评价课”操作流程第四步:知识梳理 拓展训练 (10-12分钟 )组织学生对课堂进行归纳,系统本专题识;精心设计课堂工具单元回归训练-评价单 单子要保持“五个特性”;迅速组织学生训练,过程要体现“三特点”;组织学科长及时进行当堂评价与规范。“专题回归评价课”操作流程第五步:归纳延伸 提升意义(2-4分钟)将课堂所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学生 的视野延伸到课外,并能设计出课外综合活动 作业,以实现学生课外学习。3.回归训练-评价单的设计要求(1)把握专题内容重难点,紧扣课程标准要求; (2)设计三维立体的专题目标,并呈现在单子上 ; (3)强调复习要点、重点与难点,并简要分析; (4)复习问题引领,把新授阶段“导读单”上的重 点问题做再次呈现,并设计出与本复习专题内容 关联密切的拓展性问题; (5)所选训练题要达到“五特性”要求,有分值; (6)要设计多元评价空间。4.单元回归训练-评价单使用要求(1)上课前发给学生; (2)引导、督促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完成 解决“问题引领”中的问题; (3)在训练环节完成相关训练题并实现自我 评判与矫正; (4)在教师的督促下对“单子”进行多元评价 。三、怎样上好“专题回归评价课” 第一,要和围绕复习的目标与任务,合理 安排复习进程。要以课时为单位合理组合 复习专题内容。比如,有十个课时,就将 复习内容按一定标准组合成10个复习专题 。各科要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制定复 习计划,做到任务明确,可行性要强,避 免盲目。第二,教师要在进入复习前组织学生整理新 授阶段使用过的相关“工具单”,并借这些工 具实现课前的“预习”(依单据本),以保证 课堂复习效益的实现。 第三,坚持进行多元评价,发挥小组长、学科 长及教师的管理评价作用,对学生的预习及课 堂学习要实施过程管理与评价。第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节 省课堂时间,杜绝无谓的浪费。“好课是设计出来的!”结 束 语“问题拓展课”与“专题回归评价课”是竞业 园学校“单元整体问题导学模式”中的优质课 型之一,处在模式的较高层级,实施得当 定定会效益显著,所以,谨希望大家做到 好的方法就要积极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实 现自己的建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无定法,希望大家能 尽早尽快的从“临帖”到“入帖“再到”出帖”。 创造出属于竞业园的精彩。本课件主要参考: 1.【美】加里D鲍里奇 著有效教学方法 ; 2.中央教科所 韩立福有效教学行动与策略 ; 3.山东济南 济阳竞业园学校 齐志海 校园 守望者; 4.山东济南 竞业园学校 课程开发中心主办 校刊教苑; 5.【美】 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