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8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页 / 共88页
第6页 / 共88页
第7页 / 共88页
第8页 / 共88页
第9页 / 共88页
第1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7、The unemployment and the Inflation 教学目标与要求: 失业、充分就业 失业的分类及其特征 失业的解释及其治理 通货膨胀、分类 通货膨胀的解释 通货膨胀的治理 失业与通货膨胀7.1 就业与失业一、劳动力、失业、充分就业 劳动力: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有劳动能力 ,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失业: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且愿意工作 并积极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即劳动力处于闲置的状态 的人。充分就业:“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有工作能力的人 ,如果愿意工作,就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充分就业条件下还可能存 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失业一个人想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这也 许是阳光下财富不平等所表现出来的最 惨淡的景观了。托马斯卡莱尔充分就业和潜在的GDP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 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 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就是当经济只存在摩擦性 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潜在的GDP:又称充分就业的GDP,它 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 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水 平。二、失业的分类、影响和度量Types & Impact of Unemployment and measurement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一)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其特点:短期性、局 部性、正常性。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寻找再工作岗位需要时 间。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 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在失业中有多少属于自然 失业,却至今也无法明确地确定。 在二战中美国的失业率1%,因此估计自然失业率为1%。 50年代估计为百分之1.5到2%。 60年代估计为小于4%。 70年代估计为小于5%。 80年代则估计为6%到7%。 90年代以后则估计为6%到8%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 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 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其特点:失业和职 位空缺并存。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 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 ,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 整; 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如政府为保护某种行业的政策, 在短期内有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经济政 策会降低受保护的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失去同国外竞 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扩张步伐放慢所产生的 失业。 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 构性失业,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1、是在1971年繁荣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得出的。 2、按此计算,可测算与失业率相关的产出水平的损失。 3、失业的边缘化和年轻化。 4、社会损失集中在失业者身上,而他们正是社会中的弱者,尤其是50岁以上的低学历 者。长期失业者(二)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产出的减少。失业的损失潜在的实际的奥肯(Artur Okun 1928-1980)定理:超出自然失业率1%的失业率将产生2%的缺口 失业的社会影响失业的边缘化和年轻化社会损失集中在失业者身上,而他们正是社会中的弱者,尤其是50岁以上的低学历者。失业者及其家庭的不稳定。社会的不安定。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非自愿失业,使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不同事件引起的紧张感(美国)事件紧张程度事件紧张程度配偶死亡100解雇40入狱66学业不良被迫辍 学37失去工作49孩子离家29亲密朋友死亡47工作条件变化20(三)失业的度量 失业通常随经济周期中的产量波动而变 化。产量与失业之间的这种明显的同步 运动,首先被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 数字关系加以表述,这就是著名是奥肯 定律。 奥肯定律: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 2%,失业率就上升1%。失业的统计与度量(Statistics &Measuring of Unemployment) 衡量失业的指标:失业人数(绝对数) 失业率 :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失业率u=(失业人数U/L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的统计 随机抽样调查领取事业救济金人数U的确定:登记调查、抽样调查L的确定:那些人口应该排除在劳动力之外(比如未成年人和 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和病人、学生、家庭主妇、短 期没有工作的人)自然失业率L:劳动力 E:就业工人人数 U:失业工人人数L=E+U 失业率是U/L稳定状态失业率U/L取决于离职率 s和就职率f。离职率越高,失业率 越高;就职率越高,失业率越低。任何一种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 都应该既降低离职率,又提高就职率 。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 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没有解释 为什么会 失业。三、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失业论凯恩斯认为,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 致。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均 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 价格时,资本家不仅不能按照预期的最低利润 出售商品,而且还会有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在 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会减少雇佣工人,减少 产量,出现非自愿失业。高工资失业论庇古认为: 就业人数与工资水平呈反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之间 的某种均衡是因为工人之间的自由竟争使工资 建立在接近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工会作用加强和国家 失业保险制度,使工资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这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 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必须降低工资实际工资刚性劳动实际 工资需求愿意工作 的劳动量供给雇用的 劳动量失业量刚性的 实际工资如果实际工资停在均衡水平之上,那么,劳动供给大于需求。 企业必定以某种方法在工人中配给稀缺的工作岗位。实际工资 刚性降低了就业率,并提高了失业水平。工资刚性的原因 最低工资法 工会的垄断力量 效率工资最低工资法 最低工资法确定了企业要为其雇员支付的工资 的法定最低水平。 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失业的影响 最大。领取最低工资的300万工人中,1/3以上 是青少年。 建议允许降低青少年的工资,从而减少它们的 失业,并使他们得到培训和工作经验。 税收减免是增加工作着的穷人收入的一种更好 的方法。它没有增加企业的成本,不会减少企 业需求的劳动量。工会和集体议价 工会不仅提高了工资,而且还提高了工人在工作 时间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上的议价力量。瑞典84德国 33 丹麦75荷兰兰 28 意大利47瑞士 28 英国41日本 26 奥地利34美国 16 加拿大33法国 11工会成员占就业人数百分比那些已经被企业雇用的工 人,即局内人,一般都想 使企业保持高工资。失业 者,即局外人,承担了高 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 们在低工资时才会被雇用 。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方 法来解决局内人与局外人 之间的冲突。效率工资 高工资使工人生产率更高。 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 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 适合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减少了 劳动的流动性。 企业通过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可以减少逆向选 择,提高自己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生产率。 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减少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了工 人的努力程度,从而提高了生产率。技术失业论梅多斯认为,技术进步、生产自动化 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 求,因而产生失业。他得出结论:必须 放弃反对失业的斗争,因为这是没有意 义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任 务并不在于保障就业,而是使全体社会 成员得到“有保障的最低失业”。货币失业论 华特认为,在和平时期,尽管存在许多 不能满足的需求,但并无有效需求,因 为货币不足,不能使需求成为有效的。 战时常常有足够的货币,所以需求常常 是有效的。失业的原因在于流通中的货 币量不足,因此,消除失业的办法只能 是增加货币量。四、 失业的治理 完善就业市场以减少摩擦性失业。 对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劳动技能培训,以减少结构性失业。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季节性失业。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需求不足的失业 减少不正确的政府干预。对摩擦性失业的治理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 断变动;信息不很完备 治理:通过缩短选择工作的时间来减少 摩擦性失业。如: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 构和建立人才库网站以更多的途径传播 有关就业的信息。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劳动力的素质跟不上 经济结构的变化 治理:1、试图阻止或减少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经济 结构变化这是得不偿失的。2、对受结构性失业威胁的人进行教育培训 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可以帮助劳动力迁 移、使劳动力能够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与地区 之间流动,以此降低结构性失业。对周期性失业的治理 周期性失业的产生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治理: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 ,以实现充分就业。如:1、刺激私人投资2、促进国家投资7.2货币与通货膨胀没有什么手段比毁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 隐蔽、更可靠地颠覆这个社会的基础了。在破 坏的一方,这个过程完全是由隐蔽的经济规律 力量进行的,而且,这个过程以一种千百万人 中没有一个人能察觉的方式在进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7.2 通货膨胀The Inflation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 通货膨胀的类型及特征 通货膨胀原因及其解释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价格总体水平的显著的、持续的上升。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二、几点鉴别: 不是物价总体水平的轻微上升。 是指物价总体水平的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体水平的上升,而不一定是每 一种商品有同一水平上升。 这也不一定是生活水平的下降,因为收入水平有 可能有或可能没有同一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给三、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物价指数:反映全部或部分物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 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率的统计指标,通常用报告期的 平均价格与某一特定时期(又称基期)的平均价格的 百分比表示。目前常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拉氏指数和 帕氏指数。 GDP缩减指数 (GDP折算指数、平减指数、矫正指数)(GDP Deflator) 消费者价格指数(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生产者价格指数( The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 买一蓝子商品和服务时所支付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41%住房17% 食物17% 交通8% 7%6%4% 娱乐 衣服医疗保健其他物品 与劳务2、生产者价格指数与GDP紧缩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度量在 不同时期生产者为购买投资品所支付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方法与CPI相同GDP紧缩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3、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 拉氏指数(Laspeyre Index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