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目的: 掌握昆虫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学习意义: 获得有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习性的基本知识, 为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提供基本理论。 为学好其他相关课程如农业昆虫学、昆虫生态学 、 植物化学保护和昆虫生理生化等打好基础。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一、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与各器官的位置 (一)(一) 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 1.1.血腔和血窦 昆虫没有像高等动物一样的血管,血液充满于整个昆虫没有像高等动物一样的血管,血液充满于整个 体腔内,所以昆虫的体腔又叫血腔,所有内部器官体腔内,所以昆虫的体腔又叫血腔,所有内部器官 都浸浴在血液中。整个体腔由分布于背、腹面的两都浸浴在血液中。整个体腔由分布于背、腹面的两 层薄肌纤维膜分成三个血窦。层薄肌纤维膜分成三个血窦。 腹血窦腹血窦 围脏窦围脏窦 背血窦背血窦 (二)二) 昆虫体腔的各器官的位置昆虫体腔的各器官的位置二 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和唾腺 功能:主要是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物质 还具有控制水分平衡和排泄作用的特殊功能。(一)(一)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消化道是一根不对称的管道,纵贯于血腔中央。 自前向后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不同它的形状因昆虫取食方式和取食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 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类的昆虫,消化道构造的变异较大1. 前肠结构和机能咽 喉食 道贲门瓣常膨大,功 能:暂时储 存食物;初 步消化食物 (蜜胃);帮 助脱皮等较特化,特别取食固 体食物的昆虫,其内 壁形成若干纵褶,内 膜特化为齿或刺.功能:磨碎食物和调 节食物进入中肠,兼 有过滤作用.结构: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食道、嗉囊,终 止于前胃。 功能:接受、运送和暂时储存食物部分消化作用 。围食膜中肠亦称胃,是消化食 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 位。短而均匀的管状构造, 前端外方有胃盲囊,内 方有贲门瓣。 胃盲囊结构- 由中肠的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管状的构造通常2-6个,位于中肠最前端。功能胃盲囊可增加中肠分泌和吸收面积 2.中肠的结构和机能后肠与中肠之间,外 有马氏管,内有幽门 瓣,后肠的末端是肛 门。后肠可分前后肠(有 的又分回肠和结肠) 和后后肠或直肠。功能:排除未经利用 的食物残渣和吸收其 中的水分。 直肠垫3.后肠的结构和机能功能:扩大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表面积;有些具有粉碎围食膜和 塑造粒状粪便的作用。4.不同类型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变化昆虫的消化道因种类不同,在构造上变异很大。常与食性 分化相适应.咀嚼式口器昆虫的消化道粗短,1.34倍体长( 蝗虫)多数具有前胃,内有齿 状突中肠分泌围食膜中肠具有胃盲囊后肠的直肠特化,有直 肠垫吸收式口器昆虫的消化道细长,1040倍体长(蝇)前肠无分化,没有前胃,个别有嗉囊中肠没有围食膜中肠特长,一般没有胃盲囊后肠一般无分化,没有直肠垫常形成一些特殊构造,如滤室,贮菌 器等咽肌发达,形成食窦唧筒和咽喉唧筒(二)消化特征与治虫的关系 各类昆虫因其摄取食物和消化机能不同,肠内的酸碱度也 不同。 昆虫的消化吸收在中肠中,消化道中能否吸收,与消化道 中酶有关,而酶要在一定PH值时才能有活性。 很多蛾、蝶类幼虫的中肠液PH为7.210,而甲虫,中肠 呈酸性,PH值为57。中肠的酸碱度关系到一些杀虫剂的 效果。 一般说,酸性的胃毒剂在碱性的中肠内易分解,溶解度大 ,发挥的毒效高。如用敌百虫防治鳞翅目害虫比对其他害 虫更好,敌百虫可在碱性胃液的作用下,形成毒性更强的 敌敌畏。 又如苏云金杆菌使昆虫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产生的伴孢晶 体蛋白,在碱性条件下被分解成具杀虫活性的小肽,因而 对害虫表现毒性。 因此,要发挥一种杀虫剂的有效毒力,除了解其性能外, 还应了解害虫的消化生理。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一)昆虫的排泄器官 主要有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的 马氏管。 其他如体壁、消化道壁、脂肪体 、围心细胞等在不同昆虫中也起 着不同的排泄作用。马氏管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二)(二)排泄系统的功能 排泄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物;排泄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物; 具有调节体液中水分和离子平衡的作用具有调节体液中水分和离子平衡的作用 ; 使昆虫体内保持正常的生理环境。使昆虫体内保持正常的生理环境。四、呼吸系统 昆虫的呼吸作用与高等动物不同,主要是气管系统 进行呼吸。外表为气门,一般每节都有一对气门, 气门内为气管,吸收O2,呼出CO2。 (一)构造与机制 1.构造 :呼吸特点为气管性呼吸。主要为气 管和气门组成。气管由大气管、支气管、微 气管。 气门(气门(spiraclespiracle):):气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气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 气管气管( (trachea)trachea)(主气管、支气管)主气管、支气管) 气囊气囊( (air sacs)air sacs):气管的膨大部分气管的膨大部分 微气管:气管分支末端位于组织的部分微气管:气管分支末端位于组织的部分(一)构造与机制 气门:开口在体壁上形成凹陷,位于身 体的两侧,低等昆虫和内寄生昆虫一般 没有气门,主要通过体壁呼吸(体壁薄 )。一般昆虫气门有10对,中、后胸各 一对,腹部18节各一对。胸部第一对气 门,主要管头部呼吸作用,腹部最后一 对气门管理后面几节腹节的呼吸,所以 这两对气门比其它的大。气门与外界构 造主要是开闭机构,控制外界其它物质 侵入及避免体内过多水分蒸发。 气管的分布和排列(一)构造与机制 2.机制 昆虫呼吸作用主要靠空气扩散作用与通风 作用。 气管的扩散作用:昆虫活动后,体内氧气 不断消耗,使微气管里氧的分压低于大气 中氧的分压,这样空气中氧气通过气门逐 渐扩散到气管里,而二氧化碳的呼出也一 样。 2.机制 气门的通风作用:开放气门让气体进入, 由于气管里螺旋构造可以加强通风作用。 昆虫呼吸的氧气由气门进入主气管,再进 入支气管、微气管,最后到达组织、细胞 和血液内。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再 循着微气管、支气管、主气管至气门排出 。(二)呼吸与治虫的关系 1.熏蒸剂对呼吸酶有抑制作用 如溴甲烷、氯化苦以及细胞毒剂氢化物 等,导致呼吸代谢率降低而死亡。 提高熏蒸剂作用效果的途径:提高环境温度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使昆虫 呼吸加强。2.油乳剂和黏着展布剂的作用由于气门亲油疏水,油乳剂易进入气门, 黏着展布剂可堵塞气门。五、神经系统 昆虫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神经的支配。昆虫 通过神经的感觉作用,接受外界环境条件的 刺激,再通过神经的调节与支配,使各个器 官形成一个统一体,做出与外界条件相适应 的反应活动。 (一)基本构造 昆虫的神经系统在消化道腹面,腹部体壁的 内面,它是分散的神经系统,独立性较强, 低等。每个体节都有神经。由中枢神经、交 感神经、外周神经组成。 (一)基本构造 中枢神经由(1)脑:管头部,支配取食;(2)咽 喉下神经节:管上下颚、下唇;(3)腹神经索:胸 部3个神经节,管3 对足,2对翅;腹部8个神经节, 管生殖器及腹部附肢,支配运动。 交感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支配消化、循环 、呼吸等内脏活动。 外周神经:由神经纤维分布在体壁内呈网络状与各 种感觉器官如感受器、味觉器、嗅觉器、听器等感 觉器官相连,接受外界刺激而引起反应。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为神经原(神经细胞体和 神经纤维组成)。从构造上分为单极神经原、双极 神经原、多极神经原。从功能上分为感觉神经原、 联络神经原、运动神经原。 (一)基本构造1. 1.神经细胞(神经神经细胞(神经元元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结构结构: :神经细胞体神经细胞体, , 轴突轴突, , 树状突树状突, , 端丛端丛, , 神经围膜神经围膜 , ,侧支。侧支。树状突端丛侧支端丛轴状突神经细胞体(一)基本构造2.2.神经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神经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原 功能:感觉、运动、联络神经原(二)功能 神经活动的特点在于兴奋和传导。 其功能为反射作用:接受外界的刺激,经过 神经调节和支配,产生各种相应的反射活动 。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反射弧:(1)感 受器接受刺激发生兴奋;(2)感觉神经纤维 传导兴奋到中枢神经;(3)中枢神经调节动 作,并由运动神经传到反应器上;(4)反应 器产生有效的动作。 (二)功能 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原有传递和兴奋的 特性,其接受外界刺激后发生生物电反应 ,引起膜电位置的改变而引起复杂的物理 化学变化。神经冲动靠乙酰胆碱传递。昆 虫接受刺激后,神经末梢产生乙酰胆碱刺 激传递给前一个神经原运动神经原。冲 动后,由另外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酯酶 将乙酰胆碱分解成乙酸与胆碱,这样冲动 兴奋就停止。 (三)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上述神经传导过程中,若胆碱酯酶失去活性 ,则乙酰胆碱必将有增无减,传导不断进行 ,导致昆虫兴奋过度,消耗大量能量,抽搐 痉挛死亡。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 酯类杀虫剂等均为神经毒剂,它们进入虫体 都是扰乱神经机能而使昆虫中毒死亡的。如 有机磷杀虫剂中的磷原子具有强电子吸引力 ,能与胆碱酯酶结合成不可逆反应的磷化胆 碱酯酶,酶即丧失活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 剂和高浓度的烟碱和毒扁豆碱都能抑制昆虫 的神经传导作用。六、生殖系统 昆虫的生殖系统是产生卵子或精子、进行交 配、繁殖种族的器官。所以它们的结构和生 理功能,就在于增殖生殖细胞,使它们在一 定时期内达到成熟阶段,经过交配、受精后 产出体外。生殖系统位于消化道的背侧方, 生殖孔多开口于腹部末端。 (一)构造 生殖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1)外生殖器官 (雄性在第九腹节,雌性在第八、九腹节) ;(2)内生殖腺(雄为睾丸,雌为卵巢) 。 (一)构造 1 1、雌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1对卵巢、 2根侧输卵管、 1根中输卵管 1个受精囊 1对附腺个生殖腔。(一)构造 2.2.雄性生殖器官及雄性生殖器官及 功能功能 精巢:由精巢小管组成 输精管、贮精囊 射精、管附腺(二)生殖系统与防治的关系 1.在进行害虫预测预报上应用 通过解剖观察雌成虫卵巢发育进程和卵量, 进行产卵期和发生期预测,这样为防治提供 科学依据。 2.利用性引诱防治 利用性外激素诱集诱杀害虫,两性能产生性 外激素,招引异性昆虫交配。 3.进行害虫绝育 利用一生只交配一次的害虫,把雄虫经过辐 射或化学处理,使之生殖器官不能产生精子 ,这样再与雌虫交配,就不能产生后代,减 少害虫的数量。 七、循环系统 (一) 循环器官的构造及功能 昆虫的循环系统是由一条背血管(大动脉和心脏) 组成。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在体内循环,它是开放式 循环,它不在血管里循环,而在整个体腔里循环。 循环:血液先通过心室(心室有心门)心门动 脉三路身体各部位。 1.构造 心脏由系列膨大的心室组成,心室之间或心室后部 两侧有1对心门。心室数目因昆虫种类而异,一般8 12个。心室是血液进入心脏的地方,最后三个心 室末端封闭。在各心室外面均有成对的扇形翼肌与 体壁相连。(一) 循环器官的构造及功能 2.功能: 保证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水 分输送至各组织; 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传送到作用部位; 自组织中携带出代谢物,并输送到其他组织 或排泄器官。 吞噬入侵的微生物,死亡的血细胞等。有些 昆虫的血液具有毒性,能分泌到体外,用以 抵抗外敌的进攻。 1.昆虫血液的颜色和组成: 除摇蚊幼虫为红色外,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