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OGO电容式触摸屏技术电容式触摸屏技术LOGO内容屏幕的结构与贴合技术1SENSOR图图案2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多点触控技术4LOGO 触摸屏在电子领域的发展电阻式 触摸屏 的出现电容触摸屏 初见端倪电容屏的 新时代1997年摩托罗拉PalmPilot 掌上电脑出现,电阻式触摸 屏,触摸笔输入,不精确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 多点电容式触摸屏 无需触笔,精度好2007年6月至今苹果推出多款 iphone多点电容触屏 电容屏取得飞速的发展LOGO电容式&电阻式触摸屏的特点及性能比较项目 类别多点触 摸触笔类 型操作压 力精确 度校准透明度表面硬 度使用寿 命成本电阻式不支持触摸笔需要低需要低低短低电容式支持手指不需要高不需 要高高长高LOGO屏幕的结构 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需要两次贴合,按 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LOGO 框贴 定义: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 边 固定,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 合方式。 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存在空气层,产生光线折射,导致显示 效果变差。LOGO全贴合 定义: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 完全黏贴在一起。 优点:取消了空气层,减少反光(可达75%);不进灰;降低显示面板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 缺点:良品率低,导致成本高 应用: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 Ascend D1 四核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另外苹果最新 推出的iMac 也采用了全贴合的技术。LOGOIn-Cell定义: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 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 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及配 套的触控IC。门槛高,需要克 服良品率偏低的问题。应用:目前采用In-Cell 技术除 了苹果的 iPhone 5,还有诺 基亚的Lumia920。其中 iPhone5 屏幕的厚度估计为 2.54mm,In-Cell 薄化贡献为 0.44mm,约占到厚度下降 1.7mm 的25%。LOGOOn-Cell 定义: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 感器,相比In Cell 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应用:三星、日立、LG 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 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 Cell 多应用于三星 Amoled 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 、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LOGO OGS(One glass solution) 定义: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 集成在一起,触摸屏能够做 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应用:目前国内手机品牌厂 商中如天宇大黄蜂1代、金立 风华、小米2 已都采用了 OGS 技术。不过OGS 仍面 临着强度和加工成本的问题 。切割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 些毛细裂缝,降低了玻璃的 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 约OGS 发展的重要因素。LOGOIn-Cell、On-Cell、OGS 优点:减少贴合次数,节省成本,提升贴合的良品率 ;节约材料成本和实现轻薄化(少了一层触摸层) 目前较有实力的显示面板厂商倾向推动On-Cell 或In- Cell 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其拥有显示屏生产能力, 而触控模组厂商或上游材料厂商则倾向于OGS,主要 原因是具备较强的制作工艺能力和技术。LOGO内容屏幕的结构与贴合技术1SENSOR图图案2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多点触控技术4LOGO透明导电材料 ITO 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 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特性是 当厚度降到1800个埃(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透 光率为80 ,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 到80。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性 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过率以达到 90%以上。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都用到ITO材料。LOGO单面单层ITO SENSOR图案及产品结构 优点:成本低,透过率高,良率高 缺点:抗干扰能力较差LOGO单面双层ITO SENSOR图案及产品结构 优点:性能好,良率高 缺点:成本较高LOGO双面单层ITO SENSOR图案及产品结构 优点:性能好,抗静电能力强 缺点:抗干扰能力强LOGOITO图案形状菱形条形三角形三角形LOGOITO形状LOGOITO形状LOGO行/列结构LOGO内容屏幕的结构与贴合技术1SENSOR图图案2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多点触控技术4LOGO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感应电容式感应电容式表面电容式表面电容式投射电容式投射电容式自电容式自电容式互电容式互电容式LOGO电容触屏分类 表面电容式有一个普通的ITO层和一个金属边框,当一根手指 触摸屏幕时,从板面上放出电荷,感应在触屏的四角 完成,不需要复杂的ITO图案。 投射电容式采用一个或多个精心设计,被蚀烛的ITO,这些ITO 层通过蛀蚀形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自电容式互电容式LOGO表面电容触摸屏原理表面电容触摸屏是一个四线的触摸屏。因为,它的ITO屏使用4个边缘电极与ITO相连,这4个电极分别位于触摸屏的4个角上。4个电极通过4根线从触摸屏上引出到触摸屏控制器,所以表面电容屏也被称之为四线电容触摸屏。LOGO 表面电容触摸屏优点:寿命长 (1亿次左右)高透射率 (达到 90%)手指触摸时才工作响应速度快缺点:造价高检测电路复杂LOGO投射电容触摸屏投射电容触摸屏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结构:自电容与互电容。自电容:测量信号线本身的电容 优点:简单,速度快 缺点:非真实多点,易受干扰互电容:测量垂直相交的两根信号之间的电容 优点:真实多点,速度快 缺点:复杂,功耗大,成本高LOGO自电容 Cp-寄生电容 手指触摸时寄生电容增加 :Cp=CpCfinger 检测寄生电容的变化量, 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LOGO 自电容检测原理自电容原理:当手接触时,等效为寄生电容增加,而且自电容检测 都 是在前端(提供电源端)。检测 原理有很多,可检测电压 、电流、电 荷,下图为 电荷转移检测 原理。 通过开关依次开合不断对寄生电容进行充电放电,检测 放电时 通过 的电荷,当有手指接触时,流出电荷增加。LOGO自电容定位方式 定位方式:一般使用“菱形”图案,使从手指到两层ITO电容 足够大。首先检测一层(红色),对所有线依次进行扫描,得 到X的位置,然后检测另一个层(蓝色),得到Y位置。所以 这是假的多点触控。LOGO 互电容 CM-耦合电容 手指触摸时耦合电容减小 检测耦合电容变化量,确 定手指触摸的位置LOGO互电容检测原理 互电容原理为:当手指接触时,等效为互电容改变, 互电容检测一般是在后端(sense端)。 可以检测电压 或者电荷。下图为电荷检测等效电路。 手指接触后等效为互电容减小,此时读出电荷减小。LOGO 互电容定位方式 定位方式:在驱动层(红色),给其中一条线添加一行脉冲信 号,其他线连接到地面。在传感层(蓝色),所有线依次进行 扫描检测,当检测到所有的交叉点中电荷减少最多的就 是触点。所以这是假的多点触控。上表面和下表面diamond是错开的LOGO内容屏幕的结构与贴合技术1SENSOR图图案2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多点触控技术4LOGO自电容的多点触控技术交叉中心=触摸点 一个中心点=单个触摸点单个触摸点每个轴上都有 两个触摸=4个交叉点两个触摸点消除鬼点 非期 望误 差点“ 鬼点”LOGO 消除鬼点方法(分时法)假设多点触摸操作是分时发生 的 触摸操作间隔需要几毫秒时间 第二触摸点操作会产生对应的 鬼点 真正的第二个触摸点与第一个 触摸点呈对角状态,所以通过 分时方法即可消除鬼点LOGO消除鬼点方法(分区法)要求整个触摸屏物理上分割 成几个区域 每个触摸屏可能有2个, 3个, 或4个区域 每个区域定位一个单点触摸 操作 可以消除触摸点移动时产生 的“鬼点” 通过判断触摸进入/退出相 应区域,可以从“鬼点”中分 辨出真实点LOGO互电容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手势方向)什么是手势?手势: 首先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具体位置手势举例 点击 双击 点击并拖拉 放大 旋转LOGO垂直平移手势操作特点同一水平线有两个触摸点手指的方向是向上或向下不需要确定触摸的精确位置只需确定手势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LOGO水平平移手势操作特点两个触摸点在同一垂直线手指的方向是向左或向右不需要确定触摸的精确位置只需确定手势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LOGO 缩放手势操作特点斜线式两点触摸操作构成了一个矩形两个手指靠近或远离矩形变化面积设定放大或缩小缩放的程度不需要确定触摸的精确位置只需确定手势相对位置和相对 运动LOGO操作特点两点触摸一个固定 另外一个转动手指转动过程构成了弧形轨迹斜线式两点构成了矩形矩形形状的变化决定了旋转方向旋转手势LOGOThank you ! The end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