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我们荡起双桨 1.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党和祖国 ,红领巾迎着太阳指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 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 队员茁壮成长。 2.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 这样说? 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是因为小 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3.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 活?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4.课文中三个小节的结尾两行内容相同,这种写 法叫做反复。为什么要反复? 强调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2.学会查“无字词典” 1.“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2.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学习知识 、理解词语的意思。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 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4、学会用“不仅 还”造句。例:小明不 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5、“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变一种说法)答: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 解释。3.古诗两首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 2.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 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 、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 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山行:在山上行走。石径:石头小路。斜:曲折 。坐:因为。爱:喜欢。于:比。 4.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作者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客船、古 寺,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 ,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5.泊:停船靠岸。到:送到,传到。 6.再收集一首有关秋天的诗。4.做一片美的叶子 1.形态各异指的是: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相同的工作指的是: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 2.第六段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 ,分别是:叶子嫩绿、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 。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就是成语叶落归根 。 4. “绿叶为大树而生。”赞扬了叶子的内在美。大树和叶子 是不可分的整体。大树因为有了叶子而更茂密,叶子因 为大树而有了价值。 5. 生活的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古往 今来,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革命先烈、各行各 业的人们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 6. 假如我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我会想我和大树 是一个整体,是大树给了我生存的价值。我会对大树说 ,谢谢你。我会对人们说,希望你们都来做美的叶子,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们生活的这棵大树作出贡献 。5.北大荒的秋天 1.本文用了许多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北大荒的秋色写得 生动形象。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要热爱自己的 祖国。 2. 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 凡。中心词是:热闹非凡。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大 豆、高梁和榛树叶子。 3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梁当作人来写的 ,这种写法叫做拟人。表达了丰收时人们喜悦的心情。 4.银灰、血红、橘黄、金黄类似的词:乌黑、雪白、天蓝 、草绿、土黄 5.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总分方法写一段话。秋天的果园热闹非凡。满树的苹果涨红了脸,像是在向 我们微笑;香蕉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石榴 咧开了小嘴,像在乐呵呵地演唱。6.西湖 1. 西湖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 情。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又是怎样的景象 呢?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 是琴声“悠扬”。 3.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 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造比喻句。1)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像一只 只蝴蝶飘落下来。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关注比喻词:宛如仿佛犹如好像等) 5、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7.拉萨的天空 1.课文写出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 2.拉萨是我国有名的“日光城”。 3.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答: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4.拉萨:日光城 重庆:山城 昆明:春城 哈尔滨:冰城 苏州:姑苏城 南京:石头城 济南:泉城8.蒲公英 1.理解本课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要 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 2.本文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写作时可 以借鉴。 3、用“嘱咐”造句。例:天气越来越冷,奶 奶嘱咐我多穿衣服。 4.一颗种子认为金光闪闪的沙漠有数不尽 的宝贝,能使自己变成百万富翁,结果干 死了;另一颗种子认为波光粼粼的湖泊能 给自己带来欢乐,结果淹死了,只有落在 黑黝黝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9.三袋麦子 1.憨厚可爱的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 、做成食品;勤俭节约的小妞把麦 子保存起来慢慢吃;聪明能干的小 猴把麦子种下地,收获了满满一袋 麦子。 2.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我更赞 成小猴的。因为他通过动脑和勤劳 让一袋麦子变得更多。10.哪吒闹海 1.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 、兴风作浪,机灵、勇敢、为民着想 的哪吒三次大闹东海,第一次掀起巨 浪、水晶宫被摇晃,第二次打死夜叉 ,第三次打败龙王三太子,使人们又 过上了太平日子。11.第八次 1布鲁斯王子一连七次抗击外国侵略军失败,几 乎失去信心,无意看到蜘蛛一连七次结网失败仍不 断坚持,直至第八次结网成功,布鲁斯王子受到启 发,他招集军队、动员人民,终于在第八次抵抗成 功了。 2.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不丧失信心,坚持不懈 。 3.布鲁斯王子对士兵和人们说:“战士们、人民们 !在我们第七次失败后,我几乎失去了信心,可是 当我看到一只小小的蜘蛛为了结网一连失败七次后 仍旧坚持,终于第八次结网成功了!我们难道还不 如一只小小的蜘蛛吗?让我们重拾信心,一起进行 第八次抗战,打败侵略军,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我 一起战斗吧!” 12.卧薪尝胆: 1、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睡在柴草上 ,每顿饭前尝苦胆。形容人发奋图强、 刻苦自励。 2、会用“建议”造句。例:老师给了我们 很多学习上的建议。 3、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国 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4、吴王夫差是个骄傲、不听大家的建 议的人;越王勾践是个卧薪尝胆、忍辱 负重、发愤图强、刻苦自励的人。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课文讲了雷奈克在划跷跷板传声的游戏中 受到启发,不断思考、实践研究,用空心 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发明世界上第一个 听诊器的事情。 2.雷奈克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实 践研究的人。 3、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例: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 成绩。 妈妈说今天会下雪,今天果然下起了鹅 毛大雪。14.“东方之珠” 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 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 街市,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文章介绍了香港的三个景点,分别是浅水湾、 海洋公园和铜锣湾。 3.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 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 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课文标题使用双引号的作用是说东方之珠代指 香港。 5、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 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总分) 15.小露珠 1.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外表,植物们喜 欢小露珠的内在。 2.小露珠美丽可爱,它像钻石那么闪亮、 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知 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3. 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 的越来越多。 4、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小露珠的形 成、消失过程。16.石榴 1.课文介绍了春天石榴抽枝长叶、 夏天开花、秋天成熟结果的过程, 尤其详写了石榴结果时的颜色和成 熟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 爱之情。 2.在描写石榴成熟样子时,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使石榴成熟的形态表 现地更形象、更生动。17.石头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刨根问底:文中指川 川和磊磊围绕石头与书不断提问,想要 明白为什么石头就是书。比喻追究底细 。形容钻研的精神。 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中 的字;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 石就像书中的画;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 的变化、煤炭和矿石的埋藏地,就像书 中告诉我们的知识。18.小稻秧脱险记: 1课文介绍了小稻秧遇险和脱险的故事。 蛮不讲理的杂草抢小稻秧的营养,喷雾器大 夫救了小稻秧。告诉我们杂草对庄稼的危害 和除草剂能保护蹈秧免受侵害。 2、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例: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操场 正在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 3.提示语在前 XXX说:“说话内容。” 提示语在中间 “说话内容。”XXX说,“说话内容。”提示语在后 “说话内容。”XXX说。19.航天飞机: 1课文从航天飞机外形奇特,飞得 更高、更快,本领也很大等方面 介绍了航天飞机。航天飞机与飞 机各有特点和用途,不可替代。 2.描写航天飞机飞得更高更快时 ,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据的说明 方法;描写航天飞机本领大时,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0.军神 1课文讲了眼部受重伤的刘伯承在求治时 表现镇定、手术前勇敢冷静、手术中坚忍 不拔、手术后谈笑风生,赞扬了刘伯承坚 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2我会这样夸刘伯承:“刘伯承你在眼睛 受重伤时还能坚持不打麻药,手术中忍痛 、一声不吭、数出刀数,真是一位镇定、 勇敢、坚忍不拔的“军神”! 3.刘伯承是个镇定勇敢、坚忍不拔(坚强 )、淡定自若的人。21.掌声 1.同学们给了小英两次掌声,第一次掌声热烈、持 久,是对小英的鼓励和关爱,使小英增添了勇气 ;第二次掌声经久不息,是对小英的赞扬、肯定 ,使小英增添了自信。两次掌声后,小英从自卑 、忧郁,变得开朗、自信,她开始和同学们一起 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省 略号说明小英还可能和同学们做很多事情) 2.小英深深地鞠了一躬是对大家的感谢,感谢大家 带给他鼓励、勇气、力量、赞美。 3. 背诵“是啊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这段话、这篇课文都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 都需要关心、鼓励,既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 ,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22.金子 1彼得弗雷特的梦想是发财致富,一开始他是通 过淘金来实现梦想,但最终通过辛勤种花实现了 自己的梦想。 2.“真金”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财富”或获得财富 的方法。文中的彼得是通过辛勤劳动这一方法来 获得财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这些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 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文中的省略号表 示什么“用不了几年我就会因为卖花获得财富,用 不了几年我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4.实现梦想、成功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脚踏实地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1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结合课文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 节到了,王维看到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 烈地登高游玩,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 ,更加思念家乡的情人。后来常用在表达 身在他乡、远在异地的人思念家乡、思念 亲人的感情。 3.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 节也被称为“老人节”。24.孙中山破陋习: 1“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中“这 件事”指的是妈妈给姐姐缠足。 2.姐姐被缠足后不仅身体遭受着布条紧裹的 痛苦,心灵也倍感痛苦,因此她不再笑也不 再唱歌。 3.陋习指不好的风俗习惯,在文中指缠足, 破是废除的意思。孙中山首先废除缠足陋习 的原因是这个缠足陋习残害了中国妇女上千 年。 4、赞扬了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 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