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庸节选Date1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和”“同”“贼”在文中的 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 庸之道的精神实质。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 质内涵。DateDate2 2涟源市行知中学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龙堂文一、文化背景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一般认为,中庸是孔 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 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 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 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 子DateDate3 3涟源市行知中学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龙堂文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 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 ,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根本原 因是其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 作了系统化的阐述。其深刻而精微的思想内 容,它所阐述的一整套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十分切合中国封建社 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Date4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二、初步理解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功夫。“莫见乎 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 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 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 ,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 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 道。Date5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三、文本研读Date6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 遵循着本性叫做道德,圣人修明道德,这 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 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本性遵循修明 教化片刻,一会儿Date7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 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 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 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警戒谨慎在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 方更易被发现Date8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 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能 符合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 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准则。如 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都能各 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表现出来符合节度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达到安于其位化育Date9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内容解析3、什么是中庸(中和)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2、提出君子应慎独什么是道什么是性遵循本性做事天赋禀性特质怎么慎独为什么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 必由之路。即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 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大本达道,可使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Date10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 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 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 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 ,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 Date11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 准呀,可是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情 况)已经很长时间了。”Date12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 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 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推行的原因,我知道了: 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 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 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无能的人根本 做不到。没有谁每天不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 够真正品尝滋味。” 推行通“智”无能Date13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 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说:“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了 ,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爱了,知道什 么是羞耻的,就接近勇敢了。知道这三点, 就知道修身的方法了;知道修身的方法,就 知道治人的方法了;知道治人的方法,就知 道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努力行善Date14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 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 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 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 ,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 远客,安抚诸侯。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优待Date15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 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加强自身修养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 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糊涂;体恤群臣,士人 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 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 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 敬畏了。确立此指糊涂、迷惑受到劝勉而勤奋努力Date16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 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努力就能做到,不用思考 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 的人是圣人。让自己变得真诚的人,选择至善 的道德,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道理原则使真诚、诚恳努力符合坚守助词无实义Date17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 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 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 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 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放下、放弃坚持Date18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 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 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 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即 使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 也会变得坚强。Date19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实现中庸之道的原则是什么?做到真诚,至诚尽性,“固执之” 为什么?因为中庸之道即天道,至诚则“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怎样才能做到至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放弃笨鸟勤飞Date20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四、写法探究大学和中庸中采用了很多 递进论述的方法,如大学中说:“知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中庸中的类似论证整 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 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Date21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1.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 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 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 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 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新华词典)五、深化拓展DateDate2222涟源市行知中学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龙堂文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 。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调 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 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统一 。Date23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2.中庸之道在现在往往被 人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 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 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 庸之道? Date24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好好先生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 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 好”。有人问他身体怎样,他说“好”。有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好”。他的妻子便责怪他:“人家以为你有德行 ,才把自己的噩耗告诉你,你怎么反倒说好 呢?” 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 了。”弄得他的妻子哭笑不得。 Date25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时下,像司马徽这样的“好好先 生”多得可以扎成堆,他们的“光辉 形象”大致是这么个模样: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 自己开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 违心事,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 不提醒,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 怕虎,遇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Date26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好好先生”把原则、正义、良 心统统抛在了脑后,其本质是坏的 。Date27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好好先生”多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正气得不到发扬和扶持,歪风邪气得 不到有效遏制,腐败分子为非作歹有机可 乘,是非分明、主持正义者受孤立、冷落 。这样发展下去,社会是很危险的。因此,我们坚决反对做“好好先生”! Date28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中庸” 适当 平衡 和谐精神实质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是非分明Date29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4.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 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 彻中庸之道的。Date30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过犹不及 子温而不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周而不比 事君数,斯辱矣Date31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和而不同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说过:“质(朴实 )胜文(文雅)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说:做人如果朴实胜于文雅,便 失之粗野;如果文雅胜于朴实,则 显得欠缺诚心; 两者调谐适匀,互补其不足,方可成为君 子也。 Date32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子曰: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03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 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 “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 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 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 题,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 解矛盾。 Date33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家和万事兴(家庭) 和衷共济(事业) 和气生财(生意) 政通人和(政治) 协和万邦(外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5.请举出有关“和”的熟语或格言,概 括说明中华文化之 “和”。Date34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青春,绚烂却会迷惘选择,舍弃也是得到成功,就在不远前方未来,一定风光无限Date35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