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节 小麦的后期管理技术冬小麦后期生长阶段,指小麦从抽穗 到成熟的各时期,包括抽穗期、开花期、 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时期。一、后期的生育特点小麦生长后期营养生长结束,进入以生 殖生长为主的阶段,生长中心集中地体现 到子粒上。小麦子粒中的营养物质,有2 3以上来源于后期的光合产物。小麦开花成熟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花 授粉受精、子粒形成和成熟3个不同阶段。(一)开花授粉受精过程 小麦抽穗后2-5天开花,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 3-5天。小麦一天内的开花时间,一般有两个高峰 ,即上午的9:0011:00和下午的15:0018: 00。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0,大气最适宜 的相对湿度为7080。小麦开花时,把花药推出颖外,同时花药开 裂、散出花粉,花粉粒落在雌蕊的羽毛状柱头上 ,称为授粉。授粉后12小时,花粉开始萌发, 经过11.5天,花粉穿过柱头进入子房,精子与 卵结合,至此完成受精过程。 (二)子粒形成过程 小麦从受精后子房膨大开始,到子粒长 度达成熟长度的34(也称“多半仁“)为 止,历时911天,这个过程叫小麦的子粒 形成过程。其特点是:子粒含水量高,占70以上 ,干物质积累不多,占成熟子粒总干重的 1020,子粒的宽、厚度增加较少, 子粒细长。本期末子粒表面由白绿色变成 灰绿色,胚乳由清水状变为清乳状。 (三)子粒成熟过程 小麦子粒从“多半仁”到成熟的过程,包括 以下4个时期。1、乳熟期 子粒体积加宽加厚,开始积累淀 粉,干物质迅速增加,胚乳由清水状变成清乳状 ,故称乳熟期。此期历时15-18天。此期末体积达 最大值时,叫“顶满仓”。子粒含水由70%下降到 45%,颜色由青绿变成绿黄,表面有光泽。茎和穗 仍呈绿色,中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开始枯死。 2、面团期 子粒干物质的积累由快到慢,含 水量降至38%-40%,胚乳变黏呈面团状,子粒颜色 由绿黄转黄绿。3、蜡熟期 子粒进一步充实,含水量降至25% , 胚乳变成蜡质状,故又称“硬仁”。此期植株 叶片和穗子变黄,只有茎节与穗颈节保持绿色。 蜡熟末期,子粒干重最高,是收获的最适时期。 4、完熟期 子粒含水量降至20以下,干物 质积累已停止。子粒缩小,胚乳变硬,茎叶枯黄 变脆,收获时易断头落粒。此外,子粒的呼吸消 耗和降雨的淋溶作用会使千粒重下降,如遇阴雨 ,休眠期短的品种,子粒会在穗上发芽,降低产 量与品质。因此,生产上要求在小麦晚熟期前收 割结束。影响小麦灌浆及粒重的主要因素1、小麦子粒灌浆要求的最适温度为2022 ,超过25叶片易早衰,灌浆过程缩短,千粒重 下降。2、充足的光照条件,光合产物多,利于增加 粒重。3、灌浆期要求土壤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75 左右。若低于50,灌浆期持续的时间短,粒重 轻;超过85,易造成贪青晚熟和病害加重,同 样降低粒重。4、灌浆期间不良的气象条件和灾害性天气, 常导致粒重下降。如高温、干热风、暴风雨、雨 后骤热等。其中干热风是小麦后期灌浆的主要灾 害性天气。二、后期的主攻目标 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提高光效,促进 灌浆,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丰产丰收。 三、后期的管理技术(一)合理浇水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要消耗大量的水 分。土壤水分以维持最大持水量的70-80% 为宜。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小麦抽穗 后浇好扬花水,以提高结实粒数;在开花 后10天左右浇好灌浆水,争取子粒饱满。(二)叶面施肥 在小麦开花灌浆期间,对植株养分水 平偏低的麦田,可进行叶面喷肥补充。据 各地试验证明,开花至灌浆初期,喷施1%- 2%的尿素溶液或2%-3%的硫酸铵溶液、2%- 4%的过磷酸钙溶液、0.2%硫酸二氢钾溶液 ,每亩喷50-60kg,对延长叶片功能期、促 进灌浆,增加粒重有一定效果。一般大田 喷氮素效果较好,高产田喷磷、钾较好。(三)防止早衰与贪青 小麦的早衰与贪青大多是中期水肥不当所引 起的。如果中期缺少氮素,后期叶片中叶绿色含 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提供有机养分减少,遇 到干旱就会出现早衰,直接影响灌浆,使穗粒数 减少,粒重下降;如果中期施氮过多,后期叶片 中的叶绿素含量就会过剩,遇到阴雨天气和土壤 水分过多,制造的养分被叶片本身大量消耗,减 少向子粒输送,引起贪青,产量降低。防止的办法:一是中期施肥,尤其氮素肥料 要适当,一般宁少勿多;二是后期土壤含水量要 适宜,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 (四)防止“青干逼熟 ” “青干逼熟 ”指小麦在灌浆期间,遇到高温 、干旱、土壤水分不足,伴随着强风,出现所谓 “干热风”现象,使小麦植株体内水分供应失调 ,影响子粒中养分积累的一种异常现象。防止“青干逼熟”的办法:一方面要选用早 熟品种,适时早播,增施钾肥,促进早熟,避开 干热风的袭击;另一方面加强后期管理,适时浇 水,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保持植株体内水分 平衡,增加土壤与空气湿度,以减轻干热风的危 害。(五)防倒伏 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 越大。如抽穗开花前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 ,一般减产20%以上。一般认为小麦倒伏的原因是:品种抗倒力差;不良 环境条件的影响;栽培措施不当等。防止倒伏的方法有:1.选用抗倒品种 一般茎秆较短而粗壮,叶片挺立 或上冲的品种,抗倒力较强。2.打好播种基础 一要增施有机肥料;二要增施磷 肥;三要加深耕层,精细整地;四要提倡精量播种,合理 密植;五要提高播种质量,达到匀苗、全苗。3.控制合理群体 4.科学用肥 要增施磷肥,控制氮肥,补施钾肥,调 整氮、磷比例。5.控旺转壮 对群体过大的旺苗,在起身、拔节期 就要采取防倒伏措施,转化苗情,控旺转状。倒伏(六)防治病虫害 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的虫害有吸浆虫等,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 病等。吸浆虫为害:幼虫刺吸小麦嫩粒的浆液,造成秕粒 。条 锈叶锈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七)适时收获和贮藏 小麦的蜡熟期,茎叶中营养物质向子粒的运转已基本 结束。到蜡熟末期子粒干重不再增加,淀粉含量也最高。 农谚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1、小麦的收获方法 完熟期是小麦联合收割的最佳 时期,留种用的小麦收获期,一般也在完熟期收获,这样 的种子发芽率最高。2、小麦的贮藏 小麦收获脱粒后,应晒干扬净,待 种子含水量降至12.5以下时,才能进仓贮藏。 一般在日光下暴晒后趁热进仓,能促进麦粒的生理后熟和杀 死麦粒总尚未晒死的害虫;在贮藏期间要注意防湿、防热 、防虫,经常进行检查,伏天应进行翻晒,以保证安全贮 藏。少量种子可贮藏在放有生石灰的容器中,加盖封口, 使种子可在较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从而防止虫蛀和保证 发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