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 110111 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学设计一、阅读与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到哪些事呢?(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内容总结)2、教师出示 110 页表格。教师: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2002 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04 年呢?2010 年呢?追问:你知道 2002 年互联网普及率是 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教师:看了这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想法)二、统计与分析1、调查方案设计教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这个问题?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2、数据统计(1)分组设计统计表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2)学生分组统计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3)全班情况统计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汇总全班统计数据。3、统计结果分析(1)学生计算机普及率。(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让学生计算出查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三、总结1、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老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板书设计互联网的普及普及率=上网人数 总人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