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章 正常新生儿护理闫瑞霞本章内容第第2 2节节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第第1 1节节 新生儿生理新生儿生理第第3 3节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记住足月正常新生儿和新生儿期的定义。2.说出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新生儿的 特殊生理现象。3.描述正常新生儿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第1节 新生儿生理主要内容一、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二、正常新生儿的行为特征第1节 新生儿生理主要内容一、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二、正常新生儿的行为特征概念足月新生儿: 指孕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出 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正常新生儿:发育正常,无畸形,产时无 宫内缺氧、损伤,出生时无窒息。新生儿期: 胎儿出生后断脐到满28天内,称 为新生儿期,是胎儿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 的过渡时期。 一、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外表特征 : 2.呼吸 (1)第一次呼吸:出生后10秒钟内开始。 (2)呼吸特点:浅而快,有时节律不齐。以腹式呼吸为主。 (3)呼吸频率:出生后第一天4060次/分钟, 2天后降至2040次/分钟。3.消化系统 (1)能够适应大量流质饮食。 (2)易溢乳。 (3)大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日后排便每日35次。4血液循环系统 (1)心率:较快,睡眠时120次/分钟,清醒时140160次/分钟。 (2)血液分布:主要集中于躯干及内脏,肝脾可触及,四肢易发冷。 (3)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至婴儿正常值。5泌尿系统 (1)排尿时间:出生后612小时内。 (2)特点:滤过和浓缩功能差,尿量多,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6神经系统: (1)特点:发育不成熟,动作慢而不协调,肌张力稍高,哭闹时可有肌强直。 (2)反射:出生时即有感觉及非条件反射。7体温(1)体温:出生后体温迅速下降2左右, 812小时后开始回升,1224 小时稳定在3637之间。 (2)特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而波动。 高温环境下可能发生“脱水热”。 低温环境可能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8皮肤黏膜 (1)胎脂 : 保护皮肤,减少散热。长时间存留,可刺激皮肤。 (2)易感染:与皮肤薄嫩有关。 (3)其它:如粟粒疹、蒙古斑、 “螳螂嘴”、“马牙”、 “板牙”等。无特殊意义,勿需治疗,多可自行消失。 9脐带 结扎后数小时内可能有渗血或出血。37天脱落。脐带残端10免疫 (1) 从母体获得IgG, 使其出生后6个月内对多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 (2) 免疫功能不健全: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二、正常新生儿的行为特征1睡眠和觉醒:每日睡眠20小时以上,随大脑皮层发育,觉醒时间 渐长,睡眠时间渐少。 2感觉:出生时即有,并可通过感觉与人沟通。 3. 反射:出生时即具备吸吮、吞咽、觅食、握持及拥抱反射.第2节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主要内容一、生理性黄疸 二、生理性体重下降三、乳腺肿大及假月经:四、脱水热一、生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 皮肤、巩膜黄染,45天最明显,710天 后自然消退。 2.特点: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二、生理性体重下降1.时间:出生后24天体重下降,4天后回升, 710天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2.范围:约为出生体重的6%9%,一般不超过10%,三、乳腺肿大及假月经:与胎盘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有关。1. 乳腺肿大: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34天,23周后自行消失。2. 假月经:女婴出生后1周内,阴道可有少量 血性分泌物排出,持续12天而 自行停 止。 四、脱水热1.特点:出生后23天,体温突然升高达38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 2.原因:室温过高、保暖过度、散热减少及吃奶较少等原因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所致。 3.处理:通风、降低室温、减少包被或喂水,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第3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主要内容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措施一、护理评估入母婴同室时评估一次,日常评估每日1次 .1健康史及出生情况评估 (1)母亲情况:妊娠、分娩过程和分娩方式。(2)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新生儿标记,有无损伤及畸形。可能发生的潜在性问题。2身体状况(1)生命体征1)体温:易波动,正常为3637.2. 2)呼吸:出生时4060次/分,2天后降至 2040次/分,可有节律不齐,以腹式呼吸为主。3)心率:正常120140次/分。(2)大小便 1)小便:出生后不久即排尿,如12小时后仍无尿,注意泌尿道畸形。2)大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24小 时后无胎便,注意消化道畸形。大便性状可提示喂养及消化道情况。(3)肌张力及活动情况 正常新生儿反应灵敏,肌张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呈屈曲状。 (4)皮肤、黏膜 1)颜色:皮肤呈粉红色,面色苍白或青紫提示呼吸不畅或心功能不全。2)观察:皮肤、黏膜有无黄疸、感染或红臀发生,口腔黏膜有无感染。(5) 脐带 观察残端有无出血、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6)啼哭 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啼哭为新生儿生理、心理需要的表达方 式,饥饿、不适等都可引起,哺乳后哭声不 止应查找原因。(7)新生儿行为特征的评估 1)睡眠:注意睡眠及觉醒时间;2)感觉: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是否正常;3)反射:吸吮、吞咽、觅食、握持及 拥抱反射是否存在。(8)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的评估1)生理性黄疸:评估黄疸出现、消失时间及程度。 2)生理性体重下降:每天沐浴后测裸体体重。评估体 重下降的时间、范围。生理性体重下降停止后体重增长 50 g/日。 3)乳腺肿大及假月经:注意出现及消失时间. 4)脱水热:新生儿出生后23天体温突然升高,应考虑脱水热。如通风、喂水后体温不下降,注意感染。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新生儿能对母亲给予的爱做出回应。 注意新生儿的啼哭、表情等情绪反应,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饥饿、不适、疼痛等异常。二、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无效 2有窒息的危险3有感染的危险4营养失调 5. 知识缺乏三、护理措施1. 生活护理,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 (1)中性温度:指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即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达55%65%。 (2)测体温:每日2次,体温稳定在3637。2保持呼吸道通畅 (1)胎儿娩出后,首先清理呼吸道.(2)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3)防窒息:取侧卧位,避免溢乳或呕吐物误入呼吸道。3预防感染(1)清洁、卫生与消毒1)环境 2)工作人员 3)新生儿: 体温稳定后,于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沐浴。 (2)眼耳口鼻护理 (3)皮肤护理 :1)产后6小时内可除去胎脂,以免刺激皮肤。2)衣服、尿布柔软、舒适,清洗时漂洗干净,以防皮肤擦伤或刺激皮肤。(4)脐部护理 1)断脐后2小时内,观察断端有无渗血。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注意残端有无红肿及分泌物。3)脐带残端一般于出生后37天脱落。(5)臀部护理 尿布干燥、柔软、及时更换。不宜用 橡皮布或塑料单。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6)预防接种 1)卡介苗: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 接种。 2)乙肝疫苗: 出生后24小时、1个月、6个月接种。4.合理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 婴儿添加任何食物(包括糖水)。其措施有:早接触,早吸吮.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2)人工喂养(3)混合喂养5日常观察 (1)了解吃奶、大小便及睡眠情况; (2)注意体温、呼吸、心率、体重变化; (3)观察面色、手足颜色和温度,囟门大小 和紧张度; (4)注意有无呕吐及皮肤感染,四肢活动和 肌张力情况等。6健康教育(1)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鼓励父亲参 与日常护理,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指导家长学习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 (3)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小结1.新生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为适应新环境, 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因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对外界 的适应能力差,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了解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加强 新生儿保健和护理,有利于其健康发育。 3.通过学习,学会对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评估, 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