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互动探究】例: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3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答案 1.B 2.D 3. A【解析】本题组重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因素,及区域定位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3000m以上的自然带,东坡分布比西坡低,说明温度较低;东坡雪线较西坡低,说明东坡降水较多,湿度较大。东坡最底部为干旱河谷灌丛带,其形成原因应是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所致。依据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山地海拔可判断,该山最有可能位于四川西部的横断山区。【考情报告】2011年各地高考中出现的有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的题目及考查分值 海南卷68题题12分福建卷37题题 (1)(3)(4)23分四川卷79题题12分重庆庆卷69题题16分江苏苏卷(单单科)13、14题题8分宁夏卷(新课课程卷) 36题题(整体性思维维)28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体地球表面环境各组成 要素之间关系的一个总结,渗透于必修一的各个章节中,如洋流对 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等。考生对规律性和原理性地理知 识的理解是能力性要求,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考纲要求考生 必须掌握以下知识:一 是能针对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地理环境整体性 作出分析和评价;二 是重点理解自然带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三 是针对特殊性区域因某种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而形成的非地 带性规律。从高考考查内容来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核 心理论之一,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地表影观特征是高考重点。考试 多以图表形式来给出相关地理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用 地理理论来解题的能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1年高考考点分析 【复习策略】复习策略的制定要与高考形式相结合。纵观近年考题可以发 现以景观图片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以地表形态图为背景 考查内外作用对地表形态及发展的影响,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考 查地震、矿产资源、构造地貌、瀑布形成,以示意图、区域图为 背景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板块运动、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 用、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布等。这些特点在今后的高考 命题中仍将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在复习时需要注意理清自然要素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 响、气候是形成自然带的主导因素、在地带性规律基础上结合具 体区域理解非地带性分布等,同时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 原理解释地理现象,如运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原理解释地形、 地貌的变化原因和趋势等。2012年的高考方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把握: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与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12年高考可能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2.特别要关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成分的改变对气候的影响导致冰川后退等;植被破坏对局部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改变等;人类的一些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局部改变而引起的整体变化等。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植被上,相应的气候会有相应的自然带,所以与气候的综合考查是方向,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空间分布和思维想象能力。【考向预测】【考向预测】结合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预计以下几点将成为考查重点: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五大自然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2、以读图题的形式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3、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环境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及迁移应用;【专题复习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典 题 赏 析课时跟踪训练特点特点自然地 理环境整 体 性差 异 性自 然 带 的 形 成 与 分 布 规 律体 现反 映反 映自然带的形成、名称、分布的判断方法气候、地貌、生物、水文、土壤组成要素相 互 联 系某 地 自 然 环 境 要 素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分 析地带 性分 异规 律非地 带性 分异 现象水平 分异 规律垂直 分异 规律形 成 基 础 、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判 断 方 法【专题网络构建】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 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深 居 内 陆干旱大陆性气候地表水贫乏,河流不 发育,多为内流河 水文稀少植被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地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 风力作用显著,形成戈壁沙漠西 北 地 区 整 体 自 然 环 境【重点要点探究】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 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 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地壳中碳 元素减少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滥伐森林植被地质大气 CO2 增多气温 升高气候 变暖极冰 融化海平 面上 升淹没 沿海 低地大气水地貌【特别提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 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 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 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重点要点探究】例.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分析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答案】1.B 2.A【解析】该题组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环境综合性的表现;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低山丘陵地区,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重点要点探究】整体性是地理环境两大特征之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把握这一特征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两点:第一,可以从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五大要素中选取一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进而把握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第二,准确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明确各要素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及意义、功能和影响,熟练分析地理环境一个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上一题探究】1、明确自然带的形成过程地理 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生物土壤陆地自然带【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自然带的分析判定冰 原 气 候苔 原 气 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温带 大陆 性气 候地中海 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冰 原 带苔 原 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温 带 草 原 带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 荒漠 带6634N2326N0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自然带的分析判定 2、分析自然带与相对应的气候分布:【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自然带的分析判定 3、分析认识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自然带的分析判定【特别提示】1、南半球相同的纬度带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是因为南半球相同的纬度带上缺失大陆。2、分析时注意一种气候类型下对应两种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带;同时注意一种自然带对应不同的气候类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探究点三 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的判定【重点要点探究】判定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明确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区别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主要比较自然带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延伸方向等,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第二,掌握判定地带性规律的方法判定地带性主要看自然带的更替方向和延伸方向。一般而言,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注意自然带的更 替和延伸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注意自然带的更替和延伸方向例1.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2题。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BC【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同一自然带随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探究结论:【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五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1)南坡的高差大南坡的高差大 (2)(2)南坡的纬度低南坡的纬度低 (3)(3)南坡是迎风坡南坡是迎风坡比较两个不同纬度带上的山脉【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五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两列山脉所处的纬度不同,图中得出各自的水平基带也是不同的;单从珠峰看,南北坡相对高度不同,表现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也不同。探究结论:3.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4.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例2:陆地环境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陆地环境的 垂直地域分异。回答3一4题。3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4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 )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丁丙乙D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分析】3题主要看夏季山顶气温低于0度,同时该题也涉及到了雪线高度的分布;4题由于南北半球中高纬度阴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获得热量不同,阳坡多,阴坡少,同一 自然带在阴阳坡分布的高度不同。BD【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