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三 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三 等值线图的判读 考情报告专题三 考情报告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三 考情分析预测 专题三 考情分析预测 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三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等高线图在“选点”“选线”和“选面”中的应用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例12010 江苏卷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31 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地坡度最陡 C地分布有茶园 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可判断 该地为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所以地附近 河流流向应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地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 平坦;地为丘陵区,靠近水源,且图示地区在30N附近, 可能有茶园分布;地位于瀑布的上游,不是最佳观测点。 第(2)题,图中考察路线的最低点海拔高度为100200米,最 高点海拔高度为500600米,根据计算得出高差范围是300 500米,且不能为300米和500米,所以选A。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从考查知 识范围看,涉及内容较广,作答时要求思维活跃,根据选项 考向的变化及时调用所学知识、变化思维方式,为解答问题 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解答本题组遇到的障碍很可能出现在 第(1)小题中的C、D选项,茶园分布要通过茶园所处的自然环 境和茶树生长特性判断,如果在选修时没有学习旅游地理 ,就必须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选择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该题组给我们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同时也对我们 平时的生活观察提出了一定要求。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1)(4)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3)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 (4)在N点( )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1)B (2)C (3)A (4)C 【解析】 第(1)题,读图中的等 高线可知,该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地形 类型是丘陵。第(2)题,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陡崖M处有三 条等高线重叠,设陡崖M的相对高度为h,则(31)50h (31)50,100(米)h200(米),C项符合。也可以由陡崖 底部海拔在150200米之间,陡崖顶部海拔在300350米之 间,推知C项正确。第(3)题,根据“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 确定图中的方向,可判断出图中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由 西北向东南。第(4)题,山峰、山脊或凸出的山坡往往会阻挡 视线。N点与甲村之间有一山脊阻挡,在N点无法看到甲村;N 点与乙村之间无障碍物阻挡,在N点能够看到乙村。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点拨】 探点等高线是海拔相等的各点的连线,不同的地形具 有不同的等高线特点,一般等高线不重合,但在陡崖处是重 合的。 认知能够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区域地形特征,能够判 断一点的绝对高度或者两地间的相对高度及陡崖高度,会判 读闭合等高线内数值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等高线变化的 因素。 关键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剖面图的特点和判读技巧 ,这对解答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相关题目至关重要。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等温线判读中的六个“注意点”判读等温线图时,应注意: 1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由于全球温度分布规律 是由低纬向高纬降低,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表示纬度逐渐增 大。数值北小南大为北半球,北大南小为南半球。 2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稠密,气温的水平变化越大;反 之越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冬季密集,夏季稀疏;温带密集 ,热带稀疏;陆地密集,海洋稀疏。 3等温线的延伸。等温线平直,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 说明气温分布受纬度影响显著;若延伸方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说明气温分布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果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则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显著。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4等温线的弯曲。若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比同 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如果在陆地上受地形的影响,则该处可能 是盆地或洼地;如果在海洋上受洋流的影响,则该处可能有暖 流经过。 5闭合的等温线。若等温线呈封闭状态,则可能是寒冷中心 或炎热中心。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 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等温线的季节变化。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位置 、季节等信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升温 、降温速度并不相同,冬季时陆地上的温度较低,等温线向低 纬弯曲,而海洋的温度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时情况 刚好相反。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例2010全国卷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 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 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1)C (2)B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等 温差为2,该图所示区域最高温度是9日15时左右市中心处 ,即21闭合曲线内,温度在2123之间;最低温度在9 日的5时前后市中心以北4千米处,即7等温线以北,温度在 57之间。由此可推知其最大温差应大于14而小于 18。第(2)题,图中9日(晴)的白天(约9时18时)等温线较 8日(多云)的白天等温线密集,气温变化梯度大,说明白天变 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点评】 本题图示中纵坐标表示空间位置的不同,横坐标 表示时间的变化,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读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 B3 C7 D9 (2)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 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 确的是( ) A洋流 B地形 C海陆差异 D自然带差异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1)B (2)D 【解析】 第(1)题,丁地周围的闭合曲线位 于4和9两条等温线之间,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可知,丁地气温小于4,再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 可知丁地气温应大于0,选项B正确。第(2)题,气温分布 受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自然带不是影响气 温的主要因素。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点拨】 探点等温线是指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温线因为 受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等因素影响呈现了疏密 、弯曲、闭合等特点。 认知等温线呈现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种规律表现, 在复习过程中后者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与 前者不相上下。 关键把握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及气温随其变化的规律 是解答试题的关键。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 起来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 状况,如图35所示。具体有以下应用: 1判断气压线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 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 周围气压高,如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 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4)低压槽:由低压中心向外凸 出的部分,如D处。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例3 2011福建卷 图38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C 【解析】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极点 附近为海洋,因此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地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向右偏转,为西北风, 选项C正确。【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定,风向主要受水平气压 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右图所示城市中,吹西南风的是( )A南京B西安C天津D首尔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气压场性质,由图示知,西安受高压脊控制,而南京、天津和首尔主要受低气压影 响,根据风向的判断方法不难得出结论。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点拨】 探点等压场主要有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鞍 部五种基本形式,不同的气压场具有不同的分布形式和天气 特征。 认知等压线考查往往与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高考 试题考查的常见形式。 关键确定气压场的类型和所在位置,根据等压线的数 值、疏密、弯曲和闭合判断其影响因素和天气状况是解答问 题的关键。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方法借鉴”判读新型等值线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的一些新形式的等值线图令人注目 ,如等价线、等时线、酸雨等pH值线、城市土地地租水平等值线 、地下潜水位等值线、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经济发展水 平(如GDP)等值线、环境污染程度(如CO2浓度指标)等值线等。 此类题目出现频度高,且占比例较大。因此,明确新型等值线图 的判读方法和技巧很有必要。 判读新型等值线图的主要方法来自对所学等值线图判读技巧的 掌握程度。在判读新型等值线图时要充分调用所学等值线(例如等 高线和等温线等)的判读方法,如读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 值分布图时,可以运用判读等降水量线图的方法,因为一个地区 天空云量的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大体上是一致的,云量多的地方 降水量也多,云量少的地方降水量也就少。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例4 2011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 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 能性也越大。图310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 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2)导致E、F两地气候 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1)B (2)A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等值线知识。根 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E的数值范围为 0.250.45,F的数值范围为0.450.65,选项B符合。第 (2)题,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 数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图中E地位于四川盆地 ,受盆地地形影响,光照资源不足,F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 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日照时数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导 致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为大气环流和地形,A正 确。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点评】 气候风险度等值线是一个新型等值线,但是如果 对等值线的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通过知识迁移运用是 能够很快使问题得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