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 就业和失业 一、劳动力和失业的定义 二、失业的种类 三、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四、失业率 五、失业的影响六、劳动力市场问题 七、失业的治理 八、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 讲1施祖麟一、劳动力和失业的定义 1、劳动力 :年龄16岁(或18岁?)以上正在工作或不 在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或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 返工作岗位的人;(不包括上学者、 退休者、 因病 无法工作者、 不愿寻找工作者,约占34%) 2、就业者 :从事有报酬工作的人,包括有工作但因 故(病 休 罢工)不在工作岗位的人;也包括无报 酬的家庭成员在家庭农场等企业工作;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2施祖麟劳动力和失业的定义(续)3、失业者 :凡没有被雇佣(有偿的)劳动力都是失业者。凡年龄在16-65岁之间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并在积极寻找 工作的人。 范围: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以达4周以上的 人员;2、为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或寻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 者登记注册者。3、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而连续七天未得工作的人;4、被解雇而且无法返回的人员,即非自愿离职者。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3施祖麟二、失业的种类 1、摩擦性失业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在 We水平上,ND= NS ,该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即:在We水平上,接受We的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 到工作。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摩擦性失业”-是一 种“自愿失业”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4施祖麟失业的种类(续)2、结构性失业当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 产业,技术变化(机械化,电脑化)劳动力技能供给与需求不一致时,引起区域间 ND与NS不平衡;当w不能完全自由浮动,劳动力迁移成本存在, 结构性失业则始终存在。 3、周期性失业存在于劳动力总体需求水平较低时,即经济衰 退时。AD与AS之间不平衡造成的。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5施祖麟三、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有效需求不足论。凯氏“有效需求” 原理为基础:扣除“摩擦性失业” 和“自愿失业”以后剩下的失业- “非 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的原因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即“有效 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 总供给价格=总需求价格时的社会总需求。 在没有国家干预条件下,市场经济自发的供求均衡的有效 需求,不足以保障充分就业。凯氏认为,大量失业(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原因就在“ 有效需求不足”。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6施祖麟2、高工资论 (1) 就业人员与工资水平成反比,工资越高就业人 数就越少; (2) 一次大战前,工人间自由竞争使工资建立在接 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3) 一次大战后,工会加强,国家失业保险制度, 工资刚性现象出现,保持在高水平上,出现大量 失业。 (4)为达到充分就业,必须降低工资。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7施祖麟3、技术论 和货币论 技术论:技术进步,新技术的运用,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减 少。但是,不能得出结论:失业是技术进步本身引起的。 货币论:英国人华特认为:流通中货币不足会引起失业。货币不足不能使需求成为有效失业。新自由主义 哈耶克认为: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滥发货币) 私人活动受限,市场机制发挥不了作用资源配置失调私人投资积极性受挫失业。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8施祖麟四、失业率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9施祖麟五、失业的影响 失业:经济问题-浪费了有价值的资源社会问题-收入下降,影响生活,社会不安定 。1。充分就业和潜在GDP当一国经济 现实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实现了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GDP-现实GDP 缺口: 为萧条缺口为膨胀缺口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0施祖麟、奥肯定律经济衰退失业率产 量相对于潜在 每下降,失业率 就上升。GDP变化百分比=3%-2* 失业率变动。 斜率为-2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1施祖麟3、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0.65006.31985- 1996年 平静时 期2.512507.71975-1984 年石油危 机38.5440018.21930- 1939年 大萧条占GDP 的比例 (%)GDP损失 (10亿 ,1996年 价)平均失 业率时期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2施祖麟六、劳动力市场问题1、失业人群 社会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如图 (14页)2、失业的持续时间。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相当大一部分(近2/5)的失业是短 期失业(5周)(1996年)长期失业则很少,1/5。 欧洲 长期失业达50%(90年代中期),引发社会问题见表(15页)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3施祖麟以美国为例,按口统计分组的失业情况 劳动力市场 分组不同组别 的失业率( 占该组劳动 力的百 分比)不同组别 在全部失业中 的分布(占总失业的百分 比) 衰退(1982 年)繁荣(1989 年)衰退(1982 年)繁荣 (1989年) 按年龄 16-19岁23.214.718.517.720岁以上8.64.681.582.3 按种族 白人8.64.677.274.5黑人及其他17.39.422.825.5 按性别 男子8084.358.551.1女子8.35.041.548.9全体9.75.3100.0100.0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4施祖麟表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5施祖麟七、失业的治理 1、对摩擦失业的治理:摩擦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信息不完备;劳动力流动需要一定时间。解决方法:提高信息流通和传播: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构2、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解决方法:1.减缓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2.教育,培育-积极的办法。3.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让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区域之间流动。3、周期性失业的治理扩大内容,刺激有效需求。刺激私人投资(包括国外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公共项目)增加收入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6施祖麟八、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经济学家A.W.菲利浦斯(Phillips) 对英国100多年的失业和货币工资的数据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失业与工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动关系。原因:在可选择的工资较少时,人们要求增加工资的愿望 不那么强烈,而且当利润较低时,企业也会拒绝工人增加 工资的要求。隐含一种重要的多于通胀的计算:假定劳动生产率年增1% (稳定)平均工资上升4%,那么平均劳动成本将上升3%;这就是 说,价格也将上升3%。(价格与劳动成本同步变化)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7施祖麟2、菲利浦斯曲线的移动由于70年代后滞涨现象的 出现,1974-1981年高通胀+高失业率短期内,通胀与失业之间 存在明显关系,扩张的财政,货币政 策是可以减少失业的- 短期有效性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8施祖麟菲利浦斯曲线的移动(续)长期中,菲利浦斯曲线不稳定- -滞涨,代价越来越大?!但一般认为,长期中经 济能达完全就业,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通胀与失业率之间不 在交替变化,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无 效性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19施祖麟本讲完!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20施祖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