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胶体科学是研究一类特殊分散系统稳定 的机制,研究这类系统的制备和破坏以及各 种特性的学科。分散度(尺度:10-7-10-9m)胶体体系是多相分散系统 物质以 微相形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相 系统。(分散相、分散介质) 13-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胶体的基本特性:多相性、聚结不稳定 性(热力学不稳定)和动力稳定性。憎液溶胶:由难溶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 。胶体易被破坏而聚沉,聚沉后不能恢复原 态。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不可逆的体系。亲液溶胶:高(大)分子溶液,是分子分散 的真溶液,但是具有胶体的一些特性。是热 力学稳定的可逆的体系。根据胶体的溶液的稳定性和胶体粒子 结构,胶体体系可分为两类:多相分散系统按聚集状态的分类分散 介质分散 相名 称实 例液固 液 气悬浮体、软膏 乳状液 泡 沫金溶胶、牙膏 牛奶、人造黄油 肥皂泡沫、奶酪气固 液气溶胶烟、尘 雾固固 液 气固态悬浮体 固态乳状液 固态泡沫照相胶片 珍珠 泡沫塑料由于分散相的颗粒小,表面积大,表面 能高,有聚结成大颗粒沉淀的趋势。因此除 了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外,还要有稳定剂。稳 定剂通常是少量的电解质,电解质离子吸附 在胶核表面形成双电层而使胶体粒子稳定。碘化钾溶液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的胶团胶核胶粒胶团扩散系数的测定自由界面法在合适的扩散池中让溶剂与溶液或两种不 同浓度的溶液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随着 扩散过程的进行,用光吸收法观察浓度和浓度 梯度的变化。实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避 免对流。若扩散池足够长,两端的起始浓度在实验 过程中不变,单分散体系的浓度梯度曲线由费 克方程解得是高斯型分布曲线,由此可求D。多孔塞法将溶剂与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用 孔径为5-15微米的烧结玻璃板上下分开,浓的 在上面。由于玻璃中的液体是不动的,所以溶 质通过玻璃板全是由扩散过程完成的,没有对 流。一定时间后可用任何方法观察浓度的变化 。但是要注意,只能用具有相同摩尔质量和 形状的物质来求A/l值;同时多孔玻璃孔内不 能有气泡。扩散系数的应用由爱因斯坦扩散方程将kT视作扩散的 动力,在一定温度下,对每一种粒子,不论 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由此可求出D,再 计算摩擦系数f。由Stocks定律可以求得非 溶剂化粒子的摩擦系数f0,两者相比就是摩 擦系数比 f/ f0 。这一数值与1偏离的程度是 粒子偏离球形粒子的程度大小标志。沉降平衡当溶胶中颗粒的密度 比介质大时,在重力的作 用下粒子沉降,使下部浓 度高于上部,形成浓度梯 度,这一梯度又使颗粒由 下向上扩散。当沉降与扩 散相互抗衡,达到稳定状 态,称为沉降平衡,这时 颗粒浓度自下而上降低, 有一个分布。 沉降平衡中粒子的分布系统在沉降平衡状态下,容器底部粒子 浓度最大,随高度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粒子 沉降时按高度分布13-4 溶胶的光学性质 当光或电磁波照射到一个分散系统时,将 发生反射。如尺寸比波长小,颗粒中的电子受 电磁场作用产生极化,并以电磁场同样频率振 动,形成次级发射源,而向各个方向辐射与入 射光同样频率的光或电磁波,称为瑞利散射, 又称经典散射或弹性散射。丁铎尔效应就是一 种瑞利散射。利用瑞利散射原理设计了一种超显微镜, 虽然颗粒太小不能直接看到,却可以由散射光 点而感知其存在。 1. 丁达尔效应光线射入溶胶后,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看 到一发光的圆锥体丁达尔效应。此现象虽然并非溶胶独有,但是溶胶的这一 现象特别明显。我们称引起丁铎尔效应的散射为雷利散 射,又称经典散射或弹性散射。 2. 雷利散射定律C单位体积中质点数V单个粒子的体积n1、n2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折射率由雷利散射定律可知:散射强度与单个粒子体积成正比,入射光波长成反 比。因此溶胶的散射光强,可用于鉴别真溶液和溶 胶。散射强度与单位体积的粒子数成正比,故溶胶的浓 度越大,散射强度越大。浊度计就是按此原理设计 的。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长越短,散 射强度越大。可以解释雾天用黄色灯,天空呈蓝色 ,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等条件都相同时,雷 利公式可改写成:当入射光波长不变:代入上式可得:乳光计原理如果已知一种溶液的散射光强度和粒 子半径(或浓度),测定未知溶液的散射光 强度,就可以知道其粒径(或浓度),这就 是乳光计。保持浓度相同:保持粒子大小相同:浊度的物理意义:浊度计的用处:当光源、波长、粒子大小相同时,溶胶的 浓度不同,其透射光的强度亦不同。浊度的定义为: 当:浊度计原理:分散体系对光的吸收体系对光的吸收主要与体系的化学组 成有关。但是,对于分散体系,它对光的 吸收还与粒子的大小有关。同一组成的溶 胶,由于粒子大小不同,可呈不同颜色。粒子直径/nm10-2025-3535-4550-6070-80溶胶颜颜色黄红红紫红红蓝蓝紫蓝蓝银溶胶老化过程颜色的变化13-5 溶胶的电学性质动电性质 带电的胶体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泳。分散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称为电 渗。(1)胶粒在形成过程中,胶核优先吸附某种离子,使胶粒带电。(2) 离子型固体电解质形成溶胶时,由于正、负离子溶解量不同,使胶粒带电。 例如:将AgI制备溶胶时,由于Ag+较小,活动能力强,比I-容易脱离晶格而进入溶液,使胶粒带负电。例如:在AgI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如果AgNO3过 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g+离子,使胶粒带正电;如 果KI过量,则优先吸附I -离子,胶粒带负电。胶粒带电的本质(3) 可电离的大分子溶胶,由于大分子本身发生电离,而使胶粒带电。例如蛋白质分子,有许多羧基和胺基,在 pH较高的溶液中,离解生成PCOO-离子而负 带电;在pH较低的溶液中,生成P-NH3+离子而带正电。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生成的-COO-和 -NH3+数量相等,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 这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13-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胶体粒子由于多种原因而产生沉淀聚 沉。往胶体体系里加电解质时,粒子的聚沉速 度加快了。在某一时间里会引起一定的表观效 果(如颜色改变、变混浊、出现沉淀)。使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 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叫做聚沉值。聚沉能力主 要决定于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价数 。溶胶应为热力学不稳定的系统。 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的实验研究,使得我们得 到一个经验规则(舒尔茨哈代规则):起 聚沉作用的离子,其临界浓度随价数的增加而 降低。如果以一价离子的M为1,则存在一下 比例:M+:M2+:M3+=1:1.6:0.3=括号中的数值为离子价数的倒数。离子价数升高,聚沉作用增强可解释为:离 子价数愈高则压缩双电层的效能愈强。粘度测定的方法:落球法测定小钢珠在液体中落下一定 距离所需时间进行求算。毛细管流动法测定液体流经毛细管的 时间与溶剂比较求算。(工业生产中将毛 细管变短,制成特别的粘度计满足不同行 业需要,如Engler粘度计, Saybolt粘度 计,Ford杯等,这些粘度计操作使用方便 ,但是精度差)此外还有转筒法、振动法原理测定粘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