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北部湾产业定位看重化工业发展专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中国报道年第 9 期 总第 55 期今年月日,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作为北部湾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区域。规划提出依托沿海城市、深水良港,布局建设以现代工业为主的产业区。近期规划建设面积平方公里,集中建设钦州港工业区、企沙工业区和铁山港工业区。在这一片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的区域,如何通过合理发展重化工业,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泛北部湾合作的广西、海南和广东,都提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工业。沿海地区重化工业如何实现合理布局。在传统工业化“先污 染后治理” 的道路面前,广西北部湾的重化工业,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只有上述问题得到解答,重化工业,才能真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腾飞的“锦囊妙 计” 。为此,本刊专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记者:无论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还是今年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我们都能感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对重化工业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广西壮族自治区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属于西部,另一部分靠近沿海。与一些城市相比,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不发达。因此,广西想抓住新的一轮重化工业的发展契机,利用北部湾沿海深水港的优势发展重化工业。从经济布局的理论来看,这是合理和必要的,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广西具有区位优势。钦州市、防城港和北海具有天然深水良港,矿石进口、重化工业产品的运输,都比在内陆成本低。这里的出海口是距离云南、贵州、四川最近的;而且,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所以,广西希望通过引进重化工业的大项目,带动北部湾地区乃至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记者:广东和广西都提出了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工业,纷纷引进大项目,如广东湛江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广西钦州万吨炼油项目等,您认为两省(区)有什么共同点和特性?每个地方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实际上,在广西内部曾有竞争。当时,北部湾经济区的防城港、钦州市、北海市都想上钢铁项目。实际上,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钦州港工业区以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浆纸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为主;防城港企沙工业区以钢铁、重型机械、能源、粮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为主;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以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为主。现在有人提出,广西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实际上也很难。因为,广西沿海地区的腹地都是山区、半山区,不可能把制造业都转移过去。所以,广西将来发展要靠大项目和自己的特色产业。广西的发展,不能从面上展开,只能找一些有优势的增长极。广东也有自己的情况。广东提出以珠三角带动“两翼” 。“两翼”指的主要是阳江、湛江。湛江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原来的吞吐量比宁波港还大,但后来逐渐落后了,因为它没有经济腹地。现在,湛江的发展不可能依靠一般制造业,只能靠国有大企业的大项目带动。记者:为什么重化工业布局主要考虑沿海地区?首先,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规律。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布局的一个普遍规律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或者制造业的重点,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比如日本的制造业、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大阪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部地区。这两个地区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美国重化工业、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西南的旧金山湾地区和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美国全国的以上。另外,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联系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实现。重化工业需要大量的运输,而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运输成本最低。所以,中国新的一轮重化工业投资重点仍然是在沿海地区,并没有向中西部倾斜。记者:您认为各地对重化工业的投资热情,和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什么联系?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从轻纺工业起步,到一定阶段必然转向重化工业为主导。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没有完全遵循这条规律。20 世纪年代,中国提出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带来结构失调的问题,但同时也奠定了中国重化工业的基础。到了六七十年代,结构失调显著,年代开始加快轻纺工业的发展。但到了年代,中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时代。这个阶段持续了至少年的时间,而且还没有完成。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重化工业的需求增加。另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等,加大了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必然加速钢铁、石化工业、建材行业、机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记者:据您预测,这一轮重化工的热潮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这要看中国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中国不可能以美国人均消耗的工业品作为我们追赶的目标。目前,中国人均消费吨标准煤,而美国人均消费吨标准煤,如果要达到美国的标准,中国将来亿人,就消耗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现在的倍。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受能力都不可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所以,中国的重化工业既要发展,又不能以美国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既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也要找到一个合理目标。我认为,最好以日本作为参照系。日本人均消费吨标准煤,还不到美国的一半,但早已经实现现代化了。实际上,我们要达到日本现在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都有很大困难。所以,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到年实现比较全面的工业化。重化工业的发展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方式必须转变。记者: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发生过多起重化工业造成的污染事件。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发展重工业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吉林化工厂爆炸带有偶然性,但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发展重化工业,第一,要科学布局。吉林石化公司在松花江上游,是 20世纪年代形成的布局。现在,一些新的项目选址要尽可能在下游。这样即使发生事故,也不会对整个流域产生污染。第二,老的重化工企业要改造,新建企业要采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设计工艺。第三,重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管理,还要重视治理污染,发展循环经济。重化工业必须走集中化、大型化、现代化的道路。推进集中化、大型化,向优势地区、大企业集中,是现在大工业的客观要求。首先,集中化使得上下游一体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集中化能够采用大型、先进的装置,大大降低能耗。比如建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发一度电要克标准煤,建一个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发一度电只要克标准煤。如果建现在国内最先进的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发一度电只要克标准煤。再次,集中化有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记者: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沿海重化工业布局有些散乱,各地盲目上马大项目,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您怎么看这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的税收体制决定的。现在的税收体制,是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哪个地方有工业项目,哪个地方就能获得增值税。尽管增值税的交给中央,但地方还能拿,另外还有所得税。如果现行的税收政策不改,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地方争上项目的现状。而且,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财政税收带有“ 分灶吃饭” 的性质。即使中央 财政加大对中西部转移支付的力度,但只有吃饭钱,没有发展钱,解决不了当地发展需要的资金来源问题。现阶段,中国的体制和发展阶段交织在一起。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记者:从我国的资源分布特征和环境承受力的现状出发,您认为我国重化工业应当怎样合理布局?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布局是有矛盾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东部沿海。因此,重化工业的布局要围绕资源禀赋的特点,既要强调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又要 在中西部布局,比如在内地一些有 资源优势的地方,发展一些原材料能就地消化的行业。今后重化工业的发展重点,不是量的扩张,而是通过优化结构来解决布局分散、工艺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重化工业应该由数量扩张转向提高素质、水平、竞争力为主导,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事实证明,优化结构可以实现集中化、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记者:您如何看待民营资本进入重化工业?严格讲,民营资本完全可以进入重化工业。但是重化工业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单个资本很难从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大企业。中国有很多私人独资和家族独资企业,但是缺乏资本集中机制。本来民营企业可以进入重化工业,但是一旦政府提高行业门槛,他们就进入不了了。所以,现在的民营企业不应该埋怨政府,而是应该通过股份制把分散资本集中起来,进入到重化工业等现代工业领域。(刘梦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