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宁乡七中 谢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教一、教材分析材分析 三、教三、教法学法法学法四、教四、教学流程学流程说 课 环 节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主要介绍鸦片战争到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向 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在此之前,学生们必修一已经学习了近 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向西 方学的源委。本课是单元第一课,下启新文化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在单元中起到关 键作用。地 位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两个主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三个阶段:看、用、变我的理解一、教一、教材分析材分析 三、三、 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四、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说 课 环 节二、教二、教学目标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发展历程。 2、理解“中体西用”的含义及实质,掌握维新变法思想 在近代史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制表,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 教学难点: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师夷长技以制夷”与中 体西用的区别。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教一、教材分析材分析 三、三、 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四、教四、教学流程学流程说 课 环 节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法 学法 自主学自主学习习习习法法 情境创设创设 法 问题问题 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分析分析归纳归纳归纳归纳 法法 合作学合作学习习习习法法 一、教一、教材分析材分析 三、教三、教法学法法学法四、教四、教学流程学流程说 课 环 节二、教二、教学目标学目标学生课前 完成导学案上交 检查教师自制 导学案导学案 设计思路:1、自主预习(书本基本脉络的梳理)2、学以致用(个别书本知识点的理解 )3、课堂探究(课堂重点)4、总结提升(课堂总结)5、达标检测(课堂知识的巩固)6、拓展视野(课外知识补充)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以邪制 邪术向西方 学习环节一:故事导入点击添加文本清无知官 吏杨芳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Text 1教师对师对 学生讲讲解进进行补补充、点拨拨学生讲解学以致用问题教师对师对 学生讲讲解进进行补补充、点拨拨学生按导学案对基础知识梳理1、自主学习习2、教师师点拨拨3、学以致用4、教师师点拨拨环节二:新知巩固(自主预习、学以致用)设计思路:由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上,带领全班按导学 案思路梳理基本知识脉络。一、“开眼看世界” 1、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_ (1)举措: 设立译馆。 编译_等资料,其中 是近代中国 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 “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者 _ (1)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 。 (2)地位: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 最翔实的专著 ,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 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导学案 自主预习开 眼 看 世 界 思 潮洋 务 思 潮二、“中学为体,中学为用” 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_的形势。 2、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3、指导思想:他们提出“ ”、“ ”的思想 4、结果与评价: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 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迈出了中国 历程的第一步。导学案 自主学习维 新 思 潮三、维新变法思想: (一)早期维新思想: 1、时间:19世纪七八十年代 2、代表人物:_、_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 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 (二)19世纪90年代初的康梁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 、 、_等 (1)康有为: 著作:撰写 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 ,宣传维新变法的 必要性和合理性; (2)梁启超:发表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 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3)严复:启蒙思想第一人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2、结果:失败。导学案 自主学习设计思路:教师适时点拨:如学以致用1局限性学生难以自己得出。引用海 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境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学以致用3,原因学生可得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难以得出 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都需要老师补 充。学以致用1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有何局限? 学以致用 2“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 应世事”。西学指的是( ) A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B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C西方近代教育制度 D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学以致用 3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 理论?环节三:重点探究1独立思考3展示汇报2六人小组讨论“何处去”故事 探究一:开眼看世界的背景 探究二:“中体西用”含义及实质,“师 夷长技以制夷”与“中体西用”的区别我1834年出生于珠江口。6岁时,珠江口的炮声吓得我 尿裤子。父亲曾是林则徐的幕僚,他说:乾隆时“岛夷”(英 国)曾经来天朝朝贡,先帝以“天朝无所不有,无需尔国制 办物件为由”拒绝了英夷的通商要求,今英夷来犯,林大人 一定会打败英夷的“坚船利炮”。 (1)“珠江口的炮声”表明当时中国面临怎样严重的形势? (2)文中“尔国制办物件”的方式与中国有没有差异?说明了什 么问题? (3)“岛夷”、“天朝”、“朝贡”反映了当时士大夫怎样的心态? (4)如果你是当时的士大夫,会怎样看待“坚船利炮”?探究一:开眼看世界的背景清清朝君臣狂妄自大、愚昧无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失败,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 的思想不久,“长毛”逆贼日益猖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曾 大人等为“剿发捻,勤远略”大办洋务。许多达官贵人极力 反对,有人写对联讽刺同文馆:“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 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我毅然放 弃科举,学完了京师同文馆课程,在轮船招商局做一名翻 译。(1)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如何看待这一思想 ?实质是什么? (2)“中体西用”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异同?探究二:“中体西用”与“师夷长技以 制夷”思想的异同提示:可以从目的、主张、结果入手环节四:总结提升中国19世纪4090年代向西方学习时间19C40y19C6090y19C90y代表 人物面临 环境主张学习 层次设计思路:这一表格是对本课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 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回答,教师 点拨,如学习层次一栏学生较难得出答案。器物制度环节五:情感升华设计思路: 学生有感情朗读少年中国说来结束讲课 ,在朗诵过程中感受梁启超个人爱国精神,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宁乡七中 谢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