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4页
第2页 / 共104页
第3页 / 共10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第5页 / 共104页
第6页 / 共104页
第7页 / 共104页
第8页 / 共104页
第9页 / 共104页
第1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源地消毒技术和要求胡国庆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消毒工作规范GB 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部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全国抗旱救灾防病预案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消毒处理 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病媒生物防制方案 自然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引消毒杀虫灭鼠技术方案传染病消毒标准规范GB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关于印发浙江省传染病疫点(疫区) 消毒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浙卫发【2009】119号(20090527)各市、义乌市卫生局,省级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近年来,我省各地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但形势仍不 容乐观。调查表明,疫情发生后的疫点(疫区)消毒管理,包 括职责分工、人员和装备要求、工作流程、技术操作等还不够 规范,责任落实不够明确。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我厅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第27号)及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组织制 定了浙江省传染病疫点(疫区)消毒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职责分工(一)卫生行政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 ,制定疫点(疫区)消毒管理工作规范或方案;组建重大传染 病应急消毒处置队伍;组织开展传染病疫点(疫区)消毒工作 ,做好消毒工作的人、财、物保障,并对消毒工作落实情况进 行督查。 (二)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级负责辖区传染病疫点(疫区 )消毒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定疫点(疫区)消毒技术规范及质 量评估方案;开展消毒的业务培训,指导下级专业机构和单位 、社区开展现场消毒处置;做好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发生重大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应指导和协助疫情发生地的现场消毒和处置;甲类传染病 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的疫点(疫区)消毒工作,由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予以协助。 职责分工(三) 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本辖区传染病疫点(疫区)消 毒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上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点(疫区)的现 场消毒;指导疫情波及的单位和家庭的消毒。 (五)医院:建立健全医院内消毒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消毒制 度和工作流程,落实责任人,开展医院内日常消毒工作;传染 病门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向就诊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消毒 知识宣传教育,指导消毒药物的使用。当医疗机构因院内感 染等因素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应指导和协助其消毒工作。二、消毒原则(一)及时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责任单位应按规定 及时对疫点(疫区)的污染物品、环境等进行消毒处 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扩散。 (二)科学性。消毒工作应由经过培训、有现场消毒经 验的人员进行,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相应的消毒 方法,避免盲目性。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 物品达到无害化,可不进行消毒处理。 (三)有效性。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国家 有关规定,并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 2003)开展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价,确保消毒效果。 (四)可行性。选择的消毒方案和具体方法应有可操作 性,尽量做到简便、易行、可控。三、消毒的分类实施(一)需要由消毒专业人员执行消毒的病种(二)由消毒专业人员或医务人员指导消毒的 病种(三)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指定的消毒(一)需要由消毒专业人员执行消毒 的病种1.甲类传染病;2.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3.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 中甲肝和戊肝、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传染病 ;4.传染病暴发疫情或其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 (二)由消毒专业人员或医务人员 指导消毒的病种1.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麻疹、猩红热、流 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经血传播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 ; 3.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4.虫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和地 方性斑疹伤寒、登革热; 5.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 6.性传播传染病: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等。(三)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指定的 消毒当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 开展消毒工作。(四)消毒时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接到甲类传染病及和按甲 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及其他暴发、流行 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 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其他 传染病按病种应在报告后24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四、消毒人员及装备要求(一) 消毒人员要求(二) 消毒药物储备(三) 现场测定仪器(四) 现场消毒设施 (五)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置 (六)个人防护要求(一)消毒人员要求消毒专业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经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合格,并以后每年定期 接受复训;社会消毒服务机构人员从事消毒服务工作,依照消毒管理办法第四章管理。从事用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 须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 以其他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设区 的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 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二)消毒药物储备从事现场消毒的专业机构,应常备可用于环境消 毒、物体表面消毒、空气消毒和手消毒等消毒剂,选 择经卫生部批准、具稳定、安全性能的消毒剂。储备的环境消毒剂首选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 片;饮水消毒首选漂精片(最好是泡腾型);手消 毒首选乙醇类快速手消毒液和碘伏制剂;空调通风 系统的管道消毒首选双长链季铵盐类消毒剂;空气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消毒药物应存放在独立的、具备机械通风设施的 房间。(三)现场测定仪器为了保证使用消毒浓度的准确,从事现 场消毒的专业机构应常备消毒剂浓度现场测 试卡或测定仪,测定卡应在使用有效期内, 测定仪保持完好和正常使用。 1球管吸阀棉拭棒棉拭子检测管ATP荧光检测仪(四)现场消毒设施1.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实 现快速应急消毒处置,省、市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应争取配置专业应急防疫消毒车。车内 应配有超低容量喷雾机1台、手推式大功率机 动喷雾机1台、热烟雾机1台、背负式机动喷 雾器5台、背负式超低容量喷雾机2台、电动 超低容量喷雾器2台、手动喷具510台,并 配备消毒浮筒、配药桶(10L)、刻度量杯( 筒)及工具箱各10套。1、DYNA-JET L30 超 低容量喷雾机 2、ARIMITSU AT-405P 日本有光手推式大功率 机动喷雾机 3、DYNA-FOG 2610型 金鹰牌热烟雾机 4、川岛FR-825背负式机 动喷雾器 5、DYNA-FOG TWISTER 背负式超低容 量喷雾机 6、DYNA-FOG 2796电 动超低容量喷雾器 B 2、R(oil resistance) 具有抗 油能力的口罩,可以在油性的 环境下使用一段指定的时间; 3、P (oil proof ) 有绝对抗油 能力的口罩,可以在油性的环 境下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美国认证单位是美国CDC 所属的一个单位NIOSH(职业 安全与卫生研究所) 。欧盟EN149 标准:FFP1过滤率达到80%;FFP2过滤率 达到94%; FFP3过滤率达到97%。 澳洲AS1716 标准:P1最低过滤效果达到80%; P2最 低过滤效果达到94%; P3最低过滤效果达到99%。 日本MOL验证标准:分为DS1、DS2、DS3级。DS2级口 罩最低过滤效果达到99% ,DS3级口罩最低过滤效果达 到99.9%。 台湾地区CNS标准:D1防护效率 80%;D2防护效率 95%;D3 防护效率 99%。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的资料 显示, 各种口罩对微生物的滤除率依次为:N95口罩FFP2口罩FFP1口罩活性碳医用 口罩医用口罩纱布口罩。我国对医用防护口罩的要求“非典”期间我国颁布实施了医用防护口罩的国 家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规定 了医用防护口罩的结构、过滤效率、合成血穿透阻隔 性能、表面抗湿性、气流阻力、阻燃性能、皮肤刺激 性等技术指标。我国把医用防护口罩纳入“医疗器械”管理,产 品应依法经过SFDA注册后方可上市销售,进入SFDA网 站可“快速查询” 。只要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的口罩都是 可以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护的。3M公司有注册的N95医 用防护口罩,但3M也有工业用的N95防尘口罩,后者由 于不具有阻隔血液性能,是不能用于医用防护的。唾液、血液或其他体液有可能会 穿透以下型号的呼吸防护口罩: 3M的8210、8000和9210型; Moldex的2200、2212和2201型。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前应进行适合性检验!适合性检验利用一种喷雾的方法,在佩戴口罩后,检验 佩戴者是否“感受”到口罩的泄漏,感受来自喷雾试剂所具 有的味道,鼻子闻不到,但舌头可以尝到,而喷雾的颗粒大 小设计成合格口罩滤料能100过滤的范围,所以当佩戴者舌 头感到有味道时(如苦味),说明口罩存在泄漏,这不仅能 判断口罩是否适合,也帮助使用者了解口罩佩戴和调节 方法,若用这个方法检验单纯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或纱布口罩 ,佩戴者很快就会尝到味道,无法通过检验。关于如何采用适合性检验,国家标准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使用与维护附录E 提供了详细的说明。(2)医用外科口罩虽然避免感染功效不及N95口罩, 但是可以避 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标准的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 外层有阻水作用, 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 中层则有过滤作用, 可阻隔90%的5m颗粒; 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适合就诊、治疗病人使用。(3)一次性医用口罩: 不能用于医用防护使用。(4)棉纱口罩非典防治技术方案曾规定须戴16层棉纱 口罩方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 但此种口罩厚 重、闷热、防病毒效率低,其结构与人面部的 密合性差。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 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 16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 效果为24%, 24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效果是 36.8%。不能用于医用防护使用。2、防护服和隔离衣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医用一次性 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规定: 结构:防护服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 和分身式结构。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 密。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 性收口或采用拉绳收口。 液体阻隔功能:防水性(静水压为1.67kPa(17cmH2O)时 ,防护服不得渗漏)、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m2d)、合 成血液穿透(防护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血液阻隔性能,不得渗 漏)、沾水等级(防护服材料的沾水等级应为不低于GB3)。 过滤效率:防护服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小于70。隔离衣 isolation gowns用于保护医务人员 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 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 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 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对患者实行保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