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5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5页 / 共85页
第6页 / 共85页
第7页 / 共85页
第8页 / 共85页
第9页 / 共85页
第1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发 展过程,了解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 。 2、掌握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统一与冲突,掌握货币政策 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重点掌握一般性政策工具 及其作用机制,掌握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3、理解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 论;理解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和分析;理解金融抑制 和金融发展理论。 4、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Date1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其它工具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通涨率汇率通货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政策工具操作目标效果指标最终目标近期指标远期指标货币政策执行体系Date2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本章目录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五节 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 本章作业Date3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Date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一)货币政策含义 狭义:仅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各种 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和。 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 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 收支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 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评析等方面。Date5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的要素构成: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三者的关系是:货币政策 工具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Date6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二)货币政策目标内涵 (三)货币政策目标彼此间的关系Date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1、定义: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民 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中央银行 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取决于: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政策 金融体制 各国国情Date8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和汇率 30年代以后,充分就业和稳定币值 40年代末50年代初,稳定币值 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危机)Date9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综合目标体系的确定: 稳定币值(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Date10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其指标 1、稳定币值: 首要目标。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基本的稳定,目标值各国不同 ,一般在35以下。 GNP平均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2、充分就业: 是指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凡是愿意就业者都可以在较短的 时间内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排除磨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和自 愿失业)(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Date11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经济增长: 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即GNP保持合 理的较高的增长速度。 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4) GNP的年增长率 4、国际收支平衡: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Date12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既相对立,又相统一。Date13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 间的矛盾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 此消彼长关系 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 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 通胀率(P)失业率uPAB菲利普斯曲线854 10Date1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 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 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Date15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Date16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各目标之间统一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基础 物价稳定是前提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Date1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二)中介指标的确定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Date18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1、中介目标: 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 2、设置中介目标的原因 最终目标实现需较长时间,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 3、中介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 4、选择中介目标的三个标准: 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Date19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二)中介指标的确定 1、远期指标(效果指标,离最终目标近) 利率(市场利率,内生变量) 货币供应量 2、近期指标(操作指标,离政策手段近) 超额准备金(预测器) 基础货币(央行直接可控) (投资函数稳定时,选利率为政策指标;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 选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 3、中介指标值的确定 目标值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Date20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三)对中介指标的评析 孰优孰劣,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区别 货币供应量 利率Date21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货币供给量 优点: 三性表现强,且作为经济内生变量(顺循环)和作为政策外生 变量(逆循环)易于区分。 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最易直接控制的。 货币供给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高。 缺点: 金融创新和资本全球化模糊了货币供给层次并增加了中央银行 统计的难度。 难在变量选择M0,还是M1,还是M2 货币流通速度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断下降。Date22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COND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中央银行选取货币供给层次 是不一样的。 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应具有弹性。Date23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可测性强。 -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 -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 缺点: -央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