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集体授信工作思路及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浅议集体授信工作思路及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2013 年 11 月份本人开始接触集体授信业务。截止 2014 年 9 月,已审批通过并签署协议的 单位有 7 个,发放集体授信贷款 65 笔,额度共 835 万。目前,发放笔数和额度在总申报率 中的占比均超过 30%。通过近一年跟该业务的接触,收获不少,脑海中也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思路。先前就该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做过一次简单的分析。现就本人对该业务的理解和 相关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与诸位作进一步探讨。对业务的理解:一、业务第一,贷款第二建湘发(2012)100 号文中明确指出:集体授信面向的群体是建设银行优质对公客户、 代发工资单位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这句话中的“优质”和“代发工 资”其实就透露着一个信息:与建设银行有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旧版 授信请示,还是新版准入单中,“与建行业务往来” 一项都是需要着重叙述内容的原因。 因此,办理集体授信的着力点应该是巧用议价能力维系或拓展客户的业务关系方面,这里 的“业务关系”可以是对公方面的,也可以是对私方面的。举个例子,某单位主管县域高 速项目,该单位一共有 7 名工作人员,单纯贷款带来的效益有限,但是伴随贷款产生的诸 多产品及未来项目合作的空间是巨大的。二、形成区域制度,切勿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区域制度”并不意味着违反政策。相反,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人均收入及信用 情况等因素形成的特色制度对于贷款安全及业务合作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作用。这里的 “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1、针对员工个人授信额度而言。简单的讲就是依托建湘发 (2014)52 号文件中指出的额度申报依据来调整员工贷款额度并最终形成制度。本人在经 办集体授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类情况,即客户要求的额度远远大于用途所需、政策规定 和其可承受的范围。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耐心向客户解释,并最终按照“制度”来确定其 该有的贷款额度。如此一来,便可以防范质疑的产生,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重要的是, 贷款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2、针对额度申报而言。简单的讲,就是不需要贷款的不做 申报,避免大量额度废用情况的出现。三、集体授信应更注重风险的防范作为信用贷款,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也需要我们更加注重风险的防范。在我看 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客户人品。与客户接触时可从侧面和直面去了解客 户。侧面是指从客户周边人下手,询问客户的兴趣爱好、平时为人等情况。直面是指通过 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来感知客户的性格和习惯。通过这两点总结出来存在问题的客户,可以 通过削减额度甚至终止申报的方法来降低潜在风险。2、贷款投向。集体授信是消费类的信 用贷款。因此,贷款也应用于消费,比如,住房装修、购车、大件商品的购买等。我们可 以通过贷前询问和贷后检查来落实贷款投向。特别是贷后检查,通过发票、合同、实地查 看等方式都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3、贷款台账与走访报告。发放 65 笔贷款之后,本人发 现登记台账是该业务必须做好的工作,并且总结出一套台账和走访制度。台账包括姓名、 贷款额度、额度期限、支用时间、贷款投向等内容。走访则包括是否在职、可开通产品、 最终检查结果、业务潜在信息等内容。本人也相信良好、扎实的贷后管理可以为贷款安全 提供保障。对于风险防范创新措施的探讨:建湘发(2014)52 号文件指出的担保方式有:合作单位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合作 单位提供担保或合作单位代偿、合作单位员工相互提供担保。除了这些,我认为还可以采 取以下几点措施:一、引入个人评级授信制度公司贷款中的评级被作为贷款审批的重要依据。公司评级依据企业基本情况、定性、 财务状况、账户情况等等因素来综合考量企业级别。同样的,个人贷款也可引入评级制度, 依据客户个人情况(包括基本信息、资产、信用、收入等)、定性、与建行业务往来情况 等因素来综合考量客户级别和风险限额。同样也是用大数据的原理来建立考量模块,具体 可在 PLPM 系统中建立一个评级专区,评级信息来源可通过 PLPM 和 OCRM 系统获得。这个评 级制度可以涵盖整个个人贷款产品的考量,而不仅仅是集体授信。二、引入保险在和市分行个贷中心经理赵智的讨论中得出,引入保险,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一项可行 性大的措施,具体可按贷款金额的百分比来购买保险。之所以说“可行性大”是因为不仅 保险金额低,且当借款人出现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这些 情况后,保险还能起到风险补偿的作用。健康发展的集体授信是一项值得长期推行的贷款品种,能有效加强客户黏度、促进公 私联动。希望以上个人的一些理解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也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更多的业务感 想可以与大家分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