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主权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超主权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矛盾,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国家提出 强烈诉求,呼吁改革。央行行长周小川代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构造全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超主权货币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创建超主权货币 面临的技术障碍和政治阻力,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超主权货币的几种可能实现的 模式。关键词:超主权货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引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于 1944 年 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小镇举行,确 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实行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 和美元直接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奠定了美元 的霸主地位。但是,正如蒙代尔所说,货币的权利格局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变的。国际货币 体系的构建必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渐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基于国家间力量相互消长的演 进过程,而且需要历史事件作为突变的契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导火索引爆全球 金融危机,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阴暗,包括企业投资的过 度,股市楼市的泡沫,战事的频繁,债务的膨胀;另一方面也昭示了美元的内生矛盾及其带 来的系统性风险。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享受造币税的收益,美联储成为事实上的全球中央 银行,除道德约束力外,没有任何货币机制可以对其进行制衡,即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 美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泥潭,美元 也大幅贬值,各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大幅缩水,再一次印证了前任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的那 句戏谑: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在这种趋势下,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且越演越 烈,呼唤着国际货币体系全新的制度性安排,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发出强烈诉求, 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一、超主权货币的提出针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2009 年 G20 金融峰会前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 (2009)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应该以特别提款权(SDR)为切 入口,逐步扩大 SDR 的使用范围,最终谋求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 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 改革。周小川的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事实上,超主权货币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 1943 年,英国经济学者凯恩斯和美国财政 部长助理怀特就提出了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方案。当时世界各国面临重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 的任务,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分别根据这两位学者的建议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 而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都提出要建立一种超主权货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实现,直到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才再次引发了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大讨论。二、超主权货币实现的难点既然超主权货币的想法由来已久,那么为什么时至今日,超主权货币看上去仍然遥遥无 期。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美国不会放弃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重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国,美国一直利用其 特权取得铸币税收入。仅仅用美元这种早已没有黄金作为支持的信用货币就可以获取他国 的资源,美国当然乐此不疲。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更是不负责任地发行货币,用通货膨胀 来转嫁成本,使流动性泛滥,各国用真实资源换取的美元外汇越来越不值钱,这引起各国 的不满。因此,周小川提出的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却一再声称美元为安全投资,没有必要建立新的全球货币,极力维护美国的利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