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我去过国内很多地方,但像万盛这样把全域的景点有意识地串联起来的城市还 真不多。在万盛,走到哪里都是风景,有种处处好风光的即视感。 ” 2017 年 4 月,用一个星期游遍了万盛各大景区景点后, “驴友”张也评价道。 在全民旅游的时代,旅游已成为全体国民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域规划布局景观景点,深 入推进“旅游+”,树立起鲜明的全域旅游城市形象。 小旅游大旅游 奇特的地形和独特的高山垂直气候条件,孕育了万盛境内的中国最美养生峡谷 国家 5A 级景区黑山谷。 张也很早就听说过黑山谷,但却一直没有动力前来。为何? “听说,也就是黑山谷能逛逛。 ”张也说。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 ”网上对旅游的如此戏谑, 也是人们对以往万盛旅游的印象。 一段时间以来,万盛旅游同样处于尴尬的境地。毕竟,以往煤炭产业才是万盛的支 柱产业。 但在成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之后,万盛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地面下的资源枯竭了,地面上的旅游资源成为万盛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成为万盛经开区必然的选择。 一方面,万盛围绕“旅游产业主要承载区”的功能定位,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打造旅游 业。 另一方面,万盛率先启动全域旅游战略,全力打造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 万盛黑山谷不再一枝独秀,万东镇的梨花观赏、梨果采摘,南桐镇的温泉养生、桃 花观赏,丛林镇的海孔洞、 “三线”建设厂址,黑山镇的猕猴桃采摘等旅游项目陆续被开发出 来,实现了景观景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拓展,勾勒出万盛全域旅游发展的美妙画卷。 观光旅游体验旅游 “这次来万盛真是不虚此行!” 2016 年 8 月,来自四川省广安市的胡学军在参加了黑山谷创意气球健康徒步行活动 后,感叹不已。 炎炎夏日,黑山谷却凉爽沁人,谷内谷外两重天,给胡学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 更让胡学军印象深刻的是不同于以往的旅游体验。 “不但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光,也体验到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胡学军说。 这正是万盛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之一 从观光旅游到体验旅游。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如今出门旅游的人,有对看看外面世界的期盼,有对融入当地生活的渴望,人们已 经不再满足于按图索骥式的景点观光。 而万盛恰好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期盼、这份渴望。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万盛的体育基因也很强大。作为中国羽毛球之乡,万盛先 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 30 多名知名羽毛球教练和运动员。 以体育赛事吸引人气、激活旅游,成为万盛经开区推进“全域旅游战略”自然而然的选择。 以连续举办了两年的“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为例,该赛事以旅游景区冠名, 不仅吸引了国内外 400 多支球队近万名运动员前来参赛,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羽毛球运动 爱好者和游客来万盛观赛、旅游。 “体育赛事已成为带动旅游的重要力量,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将创造更大的价值。 ”万 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点带面以面育点 2016 年初,家住金桥镇的菜农杨远芳乘坐公交车到城区卖菜回来后,逢人便说: “以前来回路费要十元钱,现在只要两元钱了。 ” 而对来自渝北区的赵先生来说,从万盛城区坐公交车到黑山谷景区只要一元钱,他 同样感到不可思议:“太便宜了!” 自 2016 年元旦起,万盛开始推行城乡公交全程一元“一票制”。 “一票制”让群众和游客得到了实惠,但万盛经开区每年却要投入 3900 万元巨资来维 护覆盖全区所有镇街的 18 条公交线路。 这与其说是一种压力,不如说是一个支c:撬动万盛旅游从以点带面走向以面育点。发展全域旅游有一个痛点景区碎片化。同时,因为行政分割、部门分割,旅游 要素无法在全域范围内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这个背景下,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点带面。 但由于各景区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往往还是大者恒大,弱者恒弱。 正是针对这个痛点,万盛经开区以公交全程一元的“一票制”为发端,打响了各景区 之间互联互通的战役。 在道路建设上,多条旅游公路改造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多条旅游公交线路和旅游客 运专线陆续开通,构建起安全有序、畅通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在公共服务方面,统一度假区标志标牌,设立公共自行车站,提供公共免费 WiFi, 建设标准化生态停车场、卫生诊所等配套项目,让游客能够获得标准化的服务体验。 “现在,黑山谷已经不是万盛旅游唯一的代表了。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发展委员 会主任杨学明说。 “门票经济”“产业经济” 4 月的青山湖,波光粼粼,景点游人如织。 金桥镇青山村就在青山湖边。行走在村中,有湖泊清流,有茂林修竹,有卵石为路, 恍若世外桃源。 在村里的一家农家乐里,主人张仕回和丈夫早早就钻进自家厨房,忙着为游客做午 餐。 只见张仕回麻利地拧开沼气灶的开关, “噗”的一声,蓝色的火焰立即腾起来,在缓缓 升起的热气映衬下,她脸上幸福的笑容显得格外舒展。 “辍”伴随着菜籽油炸饼声响起,一阵浓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以前,张仕回的丈夫在外地打零工,她则在家种地,日子过得相当困苦。 尽管以往黑山谷旅游红红火火,但青山湖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开发。 “又不能收门票,怎么挣钱嘛?”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想法。 旅游就是盖围墙、收门票的思维定势,一度让当地人守着金山要饭吃。 这两年,随着万盛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对青山湖进行精心打造,一个以湿地旅游为核心卖点的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颠覆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形成了从“门票经济”到“产 业经济”的跨越。 “在其他景点游玩之后,游客可以来到我们这里体验纯正的农家文化。 ”张仕回说。 2016 年初,张仕回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把自家的整栋楼房改造成农家乐,搭上青 山湖旅游这列“致富快车”。 “我家现在的收入比起以前翻了好几倍。 ”张仕回说。 2017 年一季度,走上全域旅游之路的万盛经开区共接待游客 257.51 万人次,实现旅 游总收入 12.9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7.41%和 109.27%,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获得双丰 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