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3页
第2页 / 共12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第4页 / 共123页
第5页 / 共123页
第6页 / 共123页
第7页 / 共123页
第8页 / 共123页
第9页 / 共123页
第10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侵犯公民人身权 利、民主权利罪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概念和构成特征一、概念和构成特征 是指故意或过失地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是指故意或过失地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以及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权利的行为。以及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权利的行为。(一)(一)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公民的公民的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以及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 其他权利其他权利。(二)客观方面(二)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方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表现为以各种方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 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权利的行为。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权利的行为。生命权、健康权、性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人格权、名誉权、 婚姻自由权、等住宅不受侵犯权、劳动权、 休息权、受抚养权、等批评权、 申诉权、控告权、 检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等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民主权利与人身有直接与人身有直接 关系的其他权关系的其他权 利利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三)(三)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一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一 般为般为1616周岁,有些罪已满周岁,有些罪已满1414不满不满1616周岁的人也可以构成。周岁的人也可以构成。 (四)主观方面(四)主观方面除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重伤罪由过失构成以外,其除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重伤罪由过失构成以外,其 他罪均由故意构成,有个别罪还以法定的犯罪目的为必要他罪均由故意构成,有个别罪还以法定的犯罪目的为必要 条件。条件。刑法第刑法第1717条:条:vv已满已满16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vv已满已满1414周岁不满周岁不满1616周岁的人,犯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 重伤或者死亡、强奸、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vv已满已满1414周岁不满周岁不满18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vv因不满因不满16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1 1、侵犯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侵犯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2 2、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3 3、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犯罪4 4、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5 5、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6 6、妨碍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妨碍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第二节第二节 分分 述述vv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vv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vv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vv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vv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vv妨害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妨害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一)概念和构成特征(一)概念和构成特征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1 1、客体要件:他人的生命权利。、客体要件:他人的生命权利。vv关于确定出生的时期有以下几种学说:关于确定出生的时期有以下几种学说:阵痛说、一部露出说、全部露出说、独立呼吸说阵痛说、一部露出说、全部露出说、独立呼吸说vv关于死亡的时期有以下几种学说:关于死亡的时期有以下几种学说:脉搏终止说、呼吸中止说、综合判断说、脑死亡说脉搏终止说、呼吸中止说、综合判断说、脑死亡说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2 2、客观要件: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客观要件: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n n 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n n 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3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主体要件:一般主体;本罪的主体为本罪的主体为1414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已满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已满1414周岁不周岁不 满满18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4 4、主观方面: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主观方面: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 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 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 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 刑有重要意义。刑有重要意义。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二)认定(二)认定1 1、致人自杀行为的定性、致人自杀行为的定性(1 1)行为人的合法正当行为)行为人的合法正当行为(2 2)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3 3)行为人具有致他人死亡的故意)行为人具有致他人死亡的故意2 2、帮助自杀、得承诺杀人的行为定性、帮助自杀、得承诺杀人的行为定性3 3、教唆自杀行为的定性、教唆自杀行为的定性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教唆有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有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无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无责任能力的人4 4、相约自杀行为的定性(分五种情况)、相约自杀行为的定性(分五种情况)5 5、“ “安乐死安乐死” ”问题问题6 6、“ “间接杀人间接杀人” ”的行为定性的行为定性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三)处罚(三)处罚1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年以上有期徒刑。vv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 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 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 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 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 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 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 ;等等。;等等。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三)处罚(三)处罚2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 3年以上年以上10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 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生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生 母溺婴;等。母溺婴;等。练习:练习:vv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vv 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vv 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vv 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 逼迫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逼迫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 2日内不杀死其日内不杀死其 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vv 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练习:练习:vv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vv 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 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vv 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 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 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vv 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 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49天。到第天。到第50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 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vv 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 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 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一)概念及其构成特征(一)概念及其构成特征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普通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普通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1 1、客体要件:他人的生命权。、客体要件:他人的生命权。2 2、客观方面:因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观方面:因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vv 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vv 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vv 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 果关系。果关系。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二、过失致人死亡罪3 3、主体:一般主体、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1616周岁以上)且具备刑事责任周岁以上)且具备刑事责任 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14周岁不满周岁不满1616周岁的自周岁的自 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4 4、主观方面:过失、主观方面: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二)认定(二)认定1 1、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界限、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界限2 2、本罪与刑法中所规定的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本罪与刑法中所规定的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 罪的界限罪的界限vv本条规定:本条规定:“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vv本法另有规定的,是指如第本法另有规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