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冠心病的诊治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陈建昌概要 一、新概念 二、诊断方面进展 三、治疗方面进展新概念 1、急性冠脉综合征 2、冠脉重构 3、心肌桥 4、存活心肌 5、心肌顿抑 6、心肌冬眠 7、心肌缺血预适应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由于冠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 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冠脉痉挛 ,引起冠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其临床表 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 ,AMI或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 SCD),约占冠心病(CHD)患者的30%。冠状动脉重构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 随着内膜粥样病变的加重,冠脉病 变节段代偿性增粗,推迟管腔减小的出 现,减慢管腔越来越小直至闭塞的发展 过程,尽可能长久地维持适当的冠脉供 血潜力。 病变节段增粗超过 等于 不及 斑块增大 机制:在病变早期,斑块偏向一侧,一 方面斑块使管腔减小,流速加快,管壁 剪切应力增大。正常内皮感知剪切应力 增大并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结果就使正 常管腔向外扩张。另一方面斑块细胞释 放某些酶,使深面血管壁结缔组织分解 ,管壁连同斑块向外扩张。 临床意义:冠脉重构保持适当的管腔大 小,可以减少斑块的并发症如溃疡、出 血和血栓形成。心肌桥 Myocardial Bridge 正常情况下冠脉及其主要分支走行 于心外膜下组织的浅层,但有时冠脉血 管的一段会潜行入心肌组织中,这就是 所谓的“心肌桥”。 先天性的冠脉畸形的一种;获得性 心肌桥严重心肌肥厚可使并不明显的 心肌桥程度加重。 冠脉造影(CAG)收缩期一过性 的狭窄征象来确诊心肌桥。 临床表现:最常见不典型胸痛和劳 力型心绞痛,也可UA、MI,甚至猝死。 治疗:受体阻滞剂;严重的可手 术治疗。存活心肌 Viable Myocardium 定义:AMI后期,将完全闭塞或严重狭 窄的梗塞相关动脉(IRA)再通后,原梗 塞区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的心肌 节段可逐渐恢复功能,这种血流复灌注 后可恢复的心肌被成为“存活心肌”。 某支冠脉闭塞后,所属心肌可有5种 不同的结果: 1、结构和功能仍正常 2、心肌缺血 3、心肌顿抑 4、心肌冬眠 5、心肌梗死 后三种状态均出现左室节段或整体 功能不全,但心肌顿抑/冬眠是可逆性的 功能性障碍。顿抑心肌 Stunned Myocardium 指心肌遭受急性缺血和血流再灌注 双重损伤后,出现局部功能障碍,这种 障碍可于数小时至数周后逐渐恢复。 心肌顿抑在临床上可见于引起心肌 短暂缺血的各种情况如UA、AMI早期再 灌注、运动诱发的缺血、心脏手术。 由于存活的心肌细胞可减少左室重 塑,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机制: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爆发性 产生和心肌的肌丝失去钙的敏感性有关 ;自由基增加可致心肌钙超载,损害心 肌的收缩结构。冬眠心肌 Hibernating Myocardium 定义:指由于心肌长期的低灌注出现慢 性左室局部或功能不全,且所属冠脉血 运重建后,静止状态的心功能不全可完 全恢复。这些说明心肌细胞是存活的, 收缩功能低下是心肌对低灌注情况采取 降低氧需求,维持氧平衡一种的保护反 应(perfusion-contraction matching)。心肌缺血的预适应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定义:IP是指一次或反复数次短暂缺血 再灌注,可使随后较长时间缺血的心肌 梗死范围明显缩小。IP除可延缓心梗外 ,对心律失常的心功能也有保护作用。 机理:涉及介质、受体、跨膜信号传导 及效应物等多种环节。诊断方面进展 一、心肌损伤指标 CK、CK-MB、LDH、AST(GOT) 、-HBDH。 血和尿肌红蛋白 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的增高 C-反应蛋白(CRP) 肌钙蛋白I或T出现或增高 CKMB并非心肌特有的酶,正常人 骨骼肌中也有少量的CKMB。 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有 三种形式:Troponin(Tn)-I 、Tn-C、Tn- -T 。 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有如下特点: 1、骨骼肌和心肌的Tn结构不同。 2、cTn(22500) 比CK-MB( 86000)的 分子量小,易从心肌细胞内弥散出来。 3、 cTn 仅存在于心肌中,在心房肌和心 室肌都是相同。 因此,血清cTn的升高是心肌损伤的 特异性标志。 cTn I/T诊断AMI的敏感性和时间与CK- -MB接近。cTn I/T在胸痛开始后平均6 .8 小时升高,高峰出现在11.2小时,持续6- -8d(长于CKMB),特异性高于CK- MB。 二、心肌存活性检测方法 识别存活心肌的方法有四大类: 1、代谢功能:用PET评估心肌对葡萄糖 示踪物18F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 能力来判定心肌的存活性。 2、细胞膜完整性:用示踪物201TL(铊) 的摄取评估心肌存活的方法应用广泛。 3、灌注情况: 4、收缩储备功能: 3、4主要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多巴 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DSE)被认为是 判定心梗后收缩储备能力的标准方法。 其它还有心肌声学造影(MCE)、磁 共振成像(MRI)。 临床意义:对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和血 运重建后心功能改善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 三、冠脉内超声(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ICUS) 选择性冠脉造影( Coronary Angio- graphy, CAG)一直被视为诊断CHD的“金 标准”。近年ICUS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此 “金标准”提出了质疑。在CAG认为“正常 ”的血管段内,ICUS可发现内增厚或斑块 ,甚至管腔狭窄。 观察内容:包括内膜是否增厚( 0.3mm为内膜增厚);有无斑块和确定 斑块的范围及性质。 以血管外膜回声强度做参照,较之 回声弱者为软斑块(脂质斑块);强者 为硬斑块(纤维斑块);回声强伴有声 影者为钙化斑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成分的斑块,每种斑块成份血管周长50%为向心性斑块。 CAG的局限性在于它仅反映管腔的 轮廓。 ICUS较CAG的优势在于能评价斑块 的性质和血管顺应性,参与决策和评价 介入的疗效。治疗进展(一、调脂治疗) 一、血脂异常的概念与类型 (一)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异常是血液脂质代谢异常的简称 ,它主要指血中总胆固醇(TC)、LDL- -C、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和/或HDL -C水平过低。也称为高脂血症。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 继发性血脂异常:某种明确的基础 疾病或某种药物所致。 原发性血脂异常:遗传因素、饮食 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 (三)血脂异常的分型 1、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五型。 2、血脂异常简易分型 - 分型 TC TG 相当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 高TC血症 + N II a 高TG血症 N + VI(I) 混合型血脂异常 IIb(III、V) 均衡型 + + TC升高为主 + + TG升高为主 + + 低HDL-C血症 - 二、血浆脂蛋白异常与AS及CHD的关系 1、TC及LDL-C异常与AS及CHD的关系 2、血浆TG与AS及CHD的关系 随着对脂蛋白代谢的深入研究,发现 高TG血症可通过脂质交换改变LDL、 HDL的组成及代谢。 (1)高TG血症可引起HDL-C的降低 、小而密的LDL(sLDL)升高,三者在代 谢上联系密切,称为“致粥样硬化脂蛋白 表型”(atherogenic lipoprotein phenotype, ALP)或脂质三联症(lipid triad)。 (2)高TG血症及脂质交换的结果,还 可生成富含胆固醇酯的残粒,其有较强 的致粥样硬化作用,与CHD关系密切。 由此可见,高TG血症已不仅是TG问题, 而可能是脂质代谢紊乱的标记。 3、低HDL与AS及CHD的关系 HDL促进胆固醇酯转运和摄取。 三、调脂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 素 1、血清TC水平升高是CHD重要危险因素。 2、血脂异常的改善可防止或逆转AS病变的进 展。 3、血脂异常的改善能明显降低CHD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 四、我国现在血脂达标标准 无粥样硬化病,无CHD危险因素 TC 5.72 mmol/L (220mg/dl) LDL-C 3.64 mmol/L (140mg/dl) TG 1.70 mmol/L (150mg/dl) 无粥样硬化病,有CHD危险因素 TC 5.2 mmol/L (200mg/dl) LDL-C 3.12 mmol/L (120mg/dl) TG 1.70 mmol/L (150mg/dl) 有CHD患者 TC 4.68 mmol/L (180mg/dl) LDL-C 2.60 mmol/L (120mg/dl) TG 1.7 mmol/L (150mg/dl) 我国血脂现状 TC的达标率 27.4% LDL-C的达标率 31.6% TG的达标率 42.9% 三项达标率 10.1% 五、常用的调脂药物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丁类 2、贝特类激活过氧化酶体激活型增殖 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