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9页
第2页 / 共379页
第3页 / 共379页
第4页 / 共379页
第5页 / 共379页
第6页 / 共379页
第7页 / 共379页
第8页 / 共379页
第9页 / 共379页
第10页 / 共379页
亲,该文档总共3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输与配送教材及参考书:1.徐天亮.运输与配送.中国物资出版 社.2002.102.胡思继交通运输学 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13.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4.刘昌祺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运输、配送及相互关系一、运输及其功能1.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 移动。所谓运力,是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 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 关于人的运输称客运,货物运输称货运,本书专指 货运。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运输的定义是: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 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入、卸 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运输的功能(1)空间效用。运输的功能主要是实现 物品远距离的位置移动,创造物品的“空 间效用”,或称“场所效用”。 (2)存储功能。运输除创造空间效用外 ,还创造时间效用,具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 二、什么是配送 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4月发布的物流术 语标准中对配送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 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 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 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日本出版的物流手册对配送的解释是: “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 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 之为配送”。 配送的内涵 (1)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用户的 要求,包括品种、数量、送达时间、送达 地点、物品安全、经济性、环保、方便等 多个方面。(2)“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以“送”为主 。 (3)是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的。 (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 三、运输与配送的区别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路 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是线 路活动。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但 它包含有点活动,因此是线活动与点活动 的结合。(1)活动范围不同。(2)功能上存在差异。 (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 四、运输与配送的关系运输与配送是一种互补关系。一般来说,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 配送的前面,先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 移,然后由配送完成短距离的输送。例如: 直达供货 情况下运输和配送用户A1生产厂B1B2B3图1-1直接供货生产厂A1B1B2B3 (b)用户(a)中转供货 情况下运输和配送A1生产厂 D1运 输 B1B2B3配送中心 用户配送图1-2 中转供货五、运输原理运输原理,是指一次运输或配送活动 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 方法,是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最基本的 原理。主要是:规模原理、距离原理、速度原 理 1 规模原理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使每 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装载重量单 位 货 物 运 输 成 本图1-3载重量与运输成本的关系单 位 货 物 运 输 成 本货物密度图1-4货物密度与运输成本的关系2.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 关,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 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 费用减少。 货 物 运 输 成 本图1-5距离与运输成本的关系运输距离3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 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快速运输,运输时间缩短,单位时间里 的运输量增加,与时间有关的固定费用分 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减少;其次,物品在运输工具中停滞的时间缩 短,而且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 库存,存储费用降低。 第二节 运输、配送对社会经济 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运输、配送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 件运输、配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物品的空 间效用,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 的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位置上常常存在背离 ,需要通过运输或配送消除这种背离。运 输虽然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也不赋予产 品以新的使用价值,但通过它可以使产品 进入消费过程,产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 ,社会需求得到满足。 再生产过程中的运输与配送图1-6 再生产过程中的运输与配送E1E2物流中心原材料配送中心零售店铺或用户产成品D2B1B2B3B4商品A1D1C1商品生产厂供应商经营或物流主体 物品流 程物品移 动 特征运输方 式大批量、远距 离,也可能小 批量配送大批量、少 批次、远距 离大批量、少 批次、中距 离小批量、多 批次、近距 离水路、铁路、公路 (大型货车)或公 路(小型货车)水路、铁路、 公路(大型货 车)水路、铁路 公路(大型 货车)公路(中小 型货车)二、人们生活离不开运输和配送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人们网上购 物离不开运输和配送。 居民于搬家、旅游、赠送等活动,会 出现物品所在地与消费地不一致的矛盾, 这时需要运输或配送,现代邮政和包裹快 递公司通过包裹快递业务可为你提供快捷 满意的服务。 三、运输、配送是影响商品成本的重要因素首先,运输、配送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环 节,其费用占有物流费用较大的比重,一 般为50%左右;其次,运输、配送还会影响其它物流环 节和生产过程,间接地影响商品成本,物 流开支一般在销售额的5%35%之间。 表1-1 美国物流成本 (单位:十亿美元)四、准时制配送保证了生产方式的变革1. 配送与准时制生产(JIT) 准时制生产方式就是以订单为基础的生 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品种多、批 量小,目的是减少浪费,特别是由于库存 造成的浪费。实现准时制生产的一个重要 条件是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配送。 2. 配送与敏捷制造敏捷制造以全球通信网络为基础,采用 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将生产企业零部件 代理商、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时了 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设计和制造。产品变化越快,对零部件的 配送要求也就越高,没有高效率的配送, 敏捷制造也是一句空话。3. 配送与精细生产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合理地配置资源, 科学地安排生产过程,保证质量,消除一 切不能增加效用价值的活动。精细生产追 求完美、零缺陷和零库存,即质量要尽可 能高,库存尽可能少。 五、现代配送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发展现代商品零售业态主要有百货店、超级市 场、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 、仓储超市、连锁店等。这些零售业态的形成 与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和消费 的不断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性化消费是消费变化的主流。消费个性 化推动商品生产朝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向 发展 零售业态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连锁店,包 括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店、连锁方便店、连锁 仓储超市等。 实现连锁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配送 ,流通加工、分割、包装、贴标等。 第三节 运输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物流系统简介物流系统是为完成物品实体从供应地向接收 地流动而由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物流活动组 成的有机结合体。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 (2)物流系统是人机结合的系统。 (3)物流系统还 是物质和概念共存的系统。 (4)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信息反馈的系 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网络结 构系统。 两种典型的物流系统网 ( 1)生产制造商直接向最终用户供应产品B1B2B3生产厂 运输或配送用户图1-7 直供物流系统网络图A1A2A3(1)生产制造商间接向最终用户供应产品A1A2A3生产厂物流中心运输配送中心用户运输D2B1B2B3B4B5B6运输或配送图1-8 中转物流系统网络C1D1二、运输、配送是物流网络构成的基础无论是在直供系统中还是在中转系统 中,运输和配送都是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 件,没有这个条件,网络就不能构成,或 者变得没有意义。 三、输、配送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1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具有三大效用,或称三大功能 ,即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 质效用。 时间 效用由运输或配送活动来实现 ; 空间效用主要由仓储 活动来实现 ; 形质效用由流通加工业务 来实现 ; 装卸、搬运、包装和信息处理活动主要是 为运输、配送和储存功能服务的。 运输、储存、流通加工是主体功能,是所有功能的核心 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装卸功能搬运功能包装功能信息处理功 能运输(配送)功 能存储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效用主体功能辅助功能图1-9 物流系统功能结构图三、运输、配送是物流合理化的关键物流合理化是指在各物流子系统合理 化基础上形成的物流系统总体功能最优, 即系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创造更多的空间 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1快速运输使单位物品的运输费用降低 、存储成本减少、物品使用价值提高。 运输速度加快,使运输效率提高,单位时间 内的运量增大。 快速运输实际是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 离,鲜活商品或用户急需的物品(报纸)。 2运输距离缩短,既节约运力,也降低 了物流成本。 通过运输路线优化,选择最短路线,运 力节约、库存减少;物品周转加快,利用 率提高。3运输、配送方式的合理选择,通过影 响其他子系统,转而使物流系统合理化。 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 管道,以及在这几种基本运输方式基础上 发展组合 ,它们各有特点,主要表现在速 度、规模、成本、可靠性、方便性等方面 。 (1)运输方式对装卸、搬运的影响。 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受车站、码 头和机场的限制,必须经过短途转运,增 加了装卸和搬运次数;公路运输可做到门到门运输,装卸、 搬运次数少,成本低。集装箱运输可使转运、转载过程中的 装卸、搬运简单化,避免货损货差。(2)运输方式对包装的影响。散装运输可以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成 本,也便于实现自动化装卸;集装箱运输 简化外包装,也使中途转运换装时的装变 得容易;托盘化运输也可降低装卸、搬运 成本。(3)运输配送方式对库存的影响。 铁路、水路运输批量大、批次少,必 然形成大量库存,存储成本高。公路运输,运量小,频率高,可使 库存降低;还可实现门 到门输 送,既节 约了换乘转装的时间 ,也节约 了费用。 第四节 我国运输系统结构与构成要素一、运输系统结构运输系统结构是指由不同运输方式形 成的运力结构。指基本运输方式,包括铁 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 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不同,其运力结构是不一样的。日本是个岛国,航运资源丰富,运输 结构中长途运输以水运为主。 美国运输结 构中,各种运输方式的比重比 较平衡 我国运输系统的运力结构 表1-2 全国货物运输量 单位:万吨图1-10 是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结构表1-3 全国货物运输周转量 单位:亿吨公里图1-11 是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周转量结构二、运输系统构成要素1.运输线路表1-4 各种运输线路长度(年底数) 单位:万公里2.运输工具包括铁路机车、公路机动车、船舶、飞机等 。表1-4 民用运输工具拥有量(年底数)3.物主与运输参与者运输是物流活动,活动的主体就是参 与者,活动作用的对象物品客体。物品 可能属于参与者,但也可能不属于,不管 属于谁,我们称其为物主。 (1)物主。物主是货物的所有者,包括托运人 (或称委托人)和收货人,有时托运人与收货人是 同一主体。(2)承运人。承运人是运输活动的承担者, 他们可能是铁路货运公司、航运公司、民航货 运公司、运输公司、储运公司、物流公司以及 个体运输业者。(3)货运代理人。货运代理人是根据用户的 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 其本人不是承运人。 (4)运输经纪 人。经纪 人是替托运人、收 货人和承运人协调 运输安排的中间商, 第五节 运输、配送的发展趋势一、配送观念在变化配送是由一般的送货演变而来的。配 送作为企业发 展战略手段,是近一二十年 的事情,许多国家甚至到八十年代才真正 认识 到达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