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执讲执讲: :李玉飞李玉飞一、区域差异不同区域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的 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 区域差异(地势的起伏状况,地形类型)(类型、特点、成因)(类型、覆盖率)(径流多少、流量的变化、水力、航运)(肥沃程度)(丰歉程度、主要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起步的早晚、进程中的特点)(主要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及主导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及发展的区位因素)(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生活活动特点)导致影响纬度海陆地形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文化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一)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_国,面积相差_ 都地处_纬度,气候_岛不大中湿润2.差异性日本英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矿产 资资源地理位置50日本英国地理位置北纬30- 45 大陆东 岸北纬50- 60 大陆西岸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矿产 资资源地形日本英国地理位置北纬30- 45 大陆东 岸北纬50- 60 大陆西岸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 布气候 (成因类类型特点)植被水文矿产矿产 资资源日本英国地理位置北纬30- 45 大陆东 岸北纬50- 60 大陆西岸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 布气候 (成因类类型特点)南北差异显著。 成因:受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北部为温带季风(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南部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成因:受西风带 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丰沛 且季节分配均匀)植被水文矿产矿产 资资源森林覆盖率高(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覆盖率占领土的1/9, 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地表崎岖,山地丘陵为主;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流落差大,流量不稳,因而不利航行,但水力丰富地形高原、低山、平原交错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且均匀河网较密,流量平稳, 分水岭不高有运河相通,航运便利贫乏思考:为何日本河流水力资源丰富,而英国河流却富航运之利?英国煤、铁、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石油煤天然气铁日本英国地理位置北纬30- 45 大陆东 岸北纬50- 60 大陆西岸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 布气候 (成因类类型特点)南北差异显著。 受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北部为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南部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受西风带 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 均匀)植被水文矿产矿产 资资源贫乏煤、铁:奔宁山 石油、天然气:北海森林覆盖率高(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覆盖率占领土的1/9, 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地表崎岖,山地丘陵为主;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流落差大,流量不稳,因而不利航行,但水力丰富地形高原、低山、平原交错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且均匀河网较密,流量平稳, 分水岭不高有运河相通,航运便利(二)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_都比较高。 都是发达的_国家, _业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但_资源都比较丰富。岛国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农 渔业思考:两国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都充分发挥了_优势,2.差异性日本英国经济发经济发 展 特点工业业及其 布局农业农业人口与城 市工业化起步较晚,后起的经济大国工业化最早的国家_业发达,_和_并存。思考:英国乳畜业发达的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饲料丰富 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种植业中高产值的_居重要地位畜牧业放牧饲养园艺作物_业为主,主要作物有_、_、 _等 思考:日本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原因? 山地丘陵为主地块小 小型机械人口众多 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注重生物技术 季风气候注重水利单产较高畜牧业以畜禽_为主种植业水稻 小麦 大豆饲养_布局,_工业曾在世界上 地位突出,有_之称_布局。 思考:日本工业为何这样布局? 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原、燃料需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出口 沿海港湾众多,海运便利 思考:日本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燃料的 依赖采取的措施?资源型传统 “世界工厂”临海型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曾向海外大量移民不同区域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的 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 区域差异(地势的起伏状况,地形类型)(类型、特点、成因)(类型、覆盖率)(径流多少、流量的变化、水力、航运)(肥沃程度)(丰歉程度、主要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起步的早晚、进程中的特点)(主要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及主导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及发展的区位因素)(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生活活动特点)导致影响纬度海陆地形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文化总结归纳:比较两个区域差异的方法:知识迁移运用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代号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mm)4.014.65004.726.06413.327.9122012.020.0811图中A、B所在区域为 区, C为 区,D为 区。2C、D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脉、阿尔金山脉 和 山脉。 3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4D地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 我国的最大内流河分布于 区(填字母, 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填字母), C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 。 5表中数据分别表示我国四个地区四座城市的气候资料 ,他们与图中序号对应关系是: A B C D 6D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的根本原因是 知识迁移运用(2010山东文综)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 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 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 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 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工业区 区位条件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内河航运、陆地、航空 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 快捷内河航运、陆地、航空 _等运输方式齐 全,方便快捷 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 劳动 力劳动 力丰富,成本较低(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 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加 油祝你高考成功退 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