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知识整合知识点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知识点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深化拓展1.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分布 特点含义义表 现现 地区主要环环境问问 题题形成原因地域 性各地区由于经济经济 结结构、产业产业 政策 、环环境政策的不同 ,所面临临的环环境 问题问题 各不相同城市环环境污污染交通、工业业活动动、人类类聚居地 过过分密集,造成污污染物集中乡乡村生态态破坏资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过大 发发展 中国 家较发较发 达国家 严严重,以生 态态破坏为为主(1)环环境承受着发发展和人口的双 重压压力;(2)没有足够够的能力保 护环护环 境和处处理环环境问题问题 ;(3)发发 达国家污污染工业业的转转移发发达 国家较发较发 展中国 家为轻为轻 ,以 环环境污污染为为 主自20世纪纪70年代开始,利用强大 的经济实经济实 力进进行防治,使环环境 质质量好转转全 球 性有些环环境问题问题 不 只影响某一国家或 地区,且可能影响 到其他国家甚至全 球环环境污污染:酸雨污污染、水污污染、大气污污染、城市垃圾 污污染等; 生态态破坏:气候变变暖、臭氧层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森 林面积积减少、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灭绝 与生物多样样性锐锐减2.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内 涵作用 与地 位主要内容和要求三者的联联系生态态 持续续 发发展基础础要实现实现 可持续发续发 展,首先要实现实现 生 态态的持续发续发 展,因为为生态态系统统源源 不断地为经济为经济 系统统和社会系统统提供 环环境资资源。生态态持续发续发 展包括环环境 保护护和资资源利用两个方面。要求防 治环环境污污染、保护护生物多样样性,保 证资证资 源的持续续利用生态态、经济经济 、社 会的持续发续发 展相互 联联系、相互制约约, 共同组组成一个系统统 。经济经济 的发发展要 以环环境和资资源为为 基础础,环环境的保 护护要依靠经济发经济发 展来提供必需的资资 金和技术术。生态态持 续发续发 展和经济经济 持 续发续发 展是为为了实实 现现社会的持续发续发 展经济经济 持续续 发发展条件强调发调发 展不仅仅要重视视数量增长长,更 要追求改善质质量,改变传统变传统 的生产产 和消费费模式,实实施清洁洁生产产和文明 消费费。环环境问题问题 的实质实质 是发发展问题问题 ,必须须在发发展的过过程中解决 社会 持续续 发发展目的生态发态发 展和经济发经济发 展最终终是为为了社 会的发发展,强调发调发 展要以改善和提 高生活质质量为为目的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原则则内 容要 求 公平 性原 则则同代人之间间、代际际之间间、人类类 与其他物种之间间、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间的公平人类类的发发展不应应危及其他物种 的生存;各国有权权根据需要开 发发本国资资源,并保证证不对对其他 国家的环环境造成损损害;人类类需 要和子孙孙后代共享资资源和环环境 持续续 性原 则则地球的承载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类 的经济经济 活动动和社会发发展必须须保 持在资资源和环环境的承载载力之内人类应类应 做到合理开发发和利用自 然资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规模 ,处处理好发发展经济经济 与保护环护环 境 的关系 共同 性原 则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环环境 保护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动,应该应该 有助于实现实现 全球整体的协调协调解决全球性问题问题 ,必须进须进 行国 际际合作;对对于全球共有的资资源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权和利益 的基础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 受的全球性目标标和政策4.图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考点探究探究一:欣赏漫画,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下面几幅漫画中,反映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答案:表示资源短缺和枯竭问题,表示臭氧层空洞,表示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表示水资源危机,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探究二:人地关系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试分析图中甲、乙、丙、丁的含义。答案:读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环境,乙表示资源,丙表示人口,丁表示经济系统。(2)P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答案:P过程产生的问题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时产生的问题,可能是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也可能是在获取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探究三:协调区域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苏州、徐州1990年2006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 (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 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项项目 1990年2000年2006年苏苏州徐州苏苏州徐州苏苏州徐州GDP(亿亿元)202.14 112.841 540.68616.954 820.261 428.80人均GDP(亿亿元)3 6171 43826 6926 94878 80115 363GDP每增加亿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积(万平方米)111.41 318.9285.2776.4354.258.93年份和地区(1)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解析:读图分析,注意图中纵坐标是耕地年递减率,且都为正值.答案: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苏州耕地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2)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解析:要从“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两个方面来分别比较。GDP两地都在增加,但苏州增加幅度远高于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徐州降幅大。答案: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对苏州的建议:_。对徐州的建议:_。 苏州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注意保护耕地;苏州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管理,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要保护耕地,靠科技加快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核心解读易误点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与对策环环境 问题问题 成 因分布危 害对对 策水体 富营营 养化含N、P的废废液大量 排入池塘、湖泊、河 流城镇镇郊 区,江 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 生物生存受到影响减少化肥和 农药农药 的使用 量,使用低 残留的化肥 、农药农药 ,工 业废业废 水、生 活污污水经处经处 理后排入江 河湖海赤潮自然:温度高,蒸发发 量大,降水少,海湾 封闭闭,水体交换换少 ; 人为为:含N、P的工 农业废农业废 水、生活污污 水排入大海工业业、 城市集 中的沿 海使水中溶解氧浓浓度 降低,导导致生态态失 衡,危害水生生物 的生长长繁殖和渔业渔业 生产产、水产产养殖气候 变变暖森林面积积大量减少, 大量燃烧矿烧矿 物燃料 ,CO2温室效应应全球全球变变暖,极地冰 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淹没沿海低地 ;使各地降水和干 湿状况发发生变变化大力开展植 树树造林活动动 ,减少矿矿物 燃料的使用 量酸雨 pH5.6燃烧烧煤、 石油、天然 气排放出大 量的SO2、 NO等世界:西 欧、北美 、日本 我国:主 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 酸化危害森林、农农作物,危 害人体健康,腐 蚀蚀建筑物对矿对矿 物燃 料进进行无硫 处处理,加强 综综合利用, 变废为变废为 宝 ,化害为为利 臭氧减 少人类类大量 使用制冷 剂剂等,使 空气中氟 氯烃氯烃 化合 物增多南极臭氧 空洞,北 极臭氧变变 薄,青藏 高原上空 臭氧层变层变 薄速度加 快地面紫外线辐线辐 射增强,损损害人 的免疫力,易患 皮肤癌;危及海 洋生物,导导致全 球变变暖禁止或减少 氟氯烃氯烃 化 合物的排放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变 干,降水量少 人为为:滥滥伐、 滥垦滥垦 、滥滥牧, 植被破坏干旱、半干 旱地区,我 国西北、华华 北北部、东东 北西部生态环态环 境恶恶 化,耕地、 林地、草地 退化,面积积 减少生物措施: 保护护好现现有 植被;工程 措施:跨流 域调调水,引 水灌溉溉;管 理措施:退 耕还还林、还还 牧沙尘尘暴自然:干旱、 大风风、气流上 升、快行冷锋锋 人为为:植被破 坏西北、华华北 (春季)降低大气能 见见度,危害 人体健康、 交通、湖泊 、水库库、农农 业业生产产等 水土流 失自然:暴雨、 土质质疏松 人为为:滥滥伐、 滥垦滥垦 、植被破 坏降水量较较大 的山地丘陵 区;我国黄 土高原,南 方地区的丘 陵、山地使山区土层层 变变薄,高原 表面沟壑纵纵 横,湖泊、 河床淤积积, 加剧剧洪涝涝灾 害保护护好现现有 植被,大力 开展植树树种 草,严严禁开 垦垦陡坡地重难点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讲人地关系思想从史前文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环境问题)不同。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生产产力水平低 高人类类文明史前文明(采猎猎文明)农业农业 文明工业业文明划分界限距今1万年的农业农业 革命 18世纪纪中期的工业业革命经济经济 活动动渔猎渔猎 和采集农农 业业机器制造业业人地关系关系人类类适应应自然人类类利用、改造自然人类对类对 自然前所未有的大规规模开发发利用表现现环环境对对人类类的制约约作用很强,人类类改造自然的作用微弱开发发利用土地等资资源,耕作和灌溉溉技术发术发 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锐原因生产产力水平极低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类类掌握了一定工具,具有一定生产产能力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急剧剧膨胀胀,经济实经济实 力空前提高环环 境 污污 染表 现现人类类改造环环境的 作用无论论在程度 上还还是在规规模上 ,都是微乎其微 的出现现局部生态态破 坏,如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样性减少 、生态态系统变统变 得 简单简单 脆弱环环境问题问题 从根本 上影响人类类生存 和发发展。如资资源 枯竭、环环境污污染 、环环境退化、温 室效应应、臭氧层层 破坏等 原 因人类类被动动地适应应 自然环环境人类类活动动提升了 在自然界中的地 位,依附性减弱 ,对对抗性增强人类类以自然为为中 心,追求利益最 大化,开发发、预预 支、透支自然 人地关系 思想有神论论,地理环环 境决定论论,人类类 恐惧、崇拜自然地理环环境决定论论 ,不能正确认识认识 人地关系,有科 学萌芽人定胜胜天论论,人 类类征服自然重难点2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表达了四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该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第二层含义:生态、经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