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它不是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共同模 式和个体差异,遵循其中的规律,合理的设 计教育活动,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 律。1一般规律 1 顺序性 2 阶段性 3 不平衡性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2含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过程。表现:生理和心理的发展;1 顺序性3生理方面 儿童的身体发展由软弱到逐步强壮,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 会坐、会爬,最后才会用腿走路。(如,“三翻、六坐、八爬、十站、岁走”)。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4大脑的发育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随着人的成长发育而不断 发育完善的,重量也是逐渐增长的: 新生儿约为390克 8-9个月的乳儿为660克 2-3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 6-7岁的幼儿为1280克 9岁的儿童为1350克 12-13岁的少年儿童脑重量已接近成人即1400克5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一)6图片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二 )7儿童头身比例的变化是:胎内2个月:1:2胎内5个月:1:3出生时:1:42岁:1:56岁:1:612岁:1:725岁:1:88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识记、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反映到高级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儿童的认知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9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 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 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 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相当 于幼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 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 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 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 了表象思维。10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 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 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 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 期,约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 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 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11教育:循序渐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思想品德的培养,都必须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逐渐地进行,既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也不落后而违反客观规律顺序。122 阶段性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 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 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总体上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 续不断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 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 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 段。每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 的、典型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不同 的阶段。13一般认为,青少年整个身心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时期: 乳儿期 (岁);婴儿期 (岁); 幼儿期 (、岁);学龄初期或童年期(、岁); 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初期(14、15岁17、18)。 14 在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 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童年期(6、7岁至11、12岁)的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 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还不易理解。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还经常需要具体的感 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 14、15岁至17、18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 富有远大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1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 段实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 育手段和方法。防止搞“一刀切”、 “一锅煮”,既不要把小学生当中学 生看待,也不能把中学生当小学生看 待。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段实施16如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对少年期的学生,在教学上要特 别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对青年期的学生,要 注意培养学生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向他们进行 革命的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的指导。我们把教育分为高、中、初等,在同等教育里又分为不同的年级,又要求注意不同的年级要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正是适应了青少年身心 发展阶段性规律。17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这种阶段性是相对的 ,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能人为地截然分割和对立 ,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既不能“躐等”,也不能倒退,既不迁就现 有水平,又要促进和提高身心发展的水平。要 把教育设在“最近发展区”,不断地向学生提 出能接受的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让学 生 “跳一跳,摘个桃”,从而使教育能更好的 促进学生的发展。 18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 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 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 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 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193 不平衡性含义: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 ,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 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20 第一,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的发展 是不均衡的。 如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两次高峰:第一次 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平均身高增长25厘米, 体重增加7公斤;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期,平均身高每年 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 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21 第二,人的身心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性,表现为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 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趋于成熟,而有 的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 平。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 先,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在心理方面,感觉、知觉成熟在先,思维 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22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 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心理 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就是指某一心理机能的发 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最适宜于形成的的时 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 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 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或在这一时期受到阻 碍,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 23 人类心理学发展关键期的研究是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洛 仑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开始的。 洛仑兹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1935年洛仑兹在研 究刚出生的小鹅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 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 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 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仑兹时,就跟随洛仑兹走,并把它当成母 亲。 可是洛仑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 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 仑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这 种认母行为丧失了。 于是洛仑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 反应叫做“印刻”现象。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 。 重要的是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在小鹅身上发生,许多的 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有这种关键期现象,并且 在人类身上也有类似的现象。 洛仑兹后人们把主要精力放 在人类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掌握等行为)的关 键期的研究中。于是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24252627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士做过一项惨无人道的婴儿早期隔离实验,他把孤儿院里的一 批新生儿放在与世隔绝的暗室内生活,除 了给食物外,不给任何外界刺激。一段隔 离生活后,这些小儿脑功能逐渐衰退,直 到痴呆。后来,在被迫停止实验后,虽有 少数小儿恢复了,但大多数孩子毕竟未能 恢复到正常智力水平。 28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对近千名 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 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假设一个孩子17岁 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 4岁这段时间,他已获得了50的智力;48 岁,他又获得30的智力;其余20的智力 他将在817岁这9年中慢慢地获得。 29 大脑的发育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脑重的增长证实了脑的发育速度在5岁前也是最快的。新生 的脑重约390克,只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2,这一时 期脑重增长几乎平均每天增加1克,速度最快。3岁左右的儿童脑重达900-1001克,约相当于成人脑重 的2/3,7岁时脑重达123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9/10。大脑皮层逐渐成熟,到4岁时额头发育基本 成熟。 30关键期 发展孩子的智力,应掌握孩子学习的关键期。研究 证明: 耳聋儿童如果在1岁前被发现而给他助听器,就能 正常地学会语言发音。如果1岁以后才采取措施,学 习发音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语言 环境中,这个时期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如 果让儿童生活在非母语的环境中,用不了一年就能 学会日常口语。相反,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 言环境,其后就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 这样。 3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 意识的关键期; 31 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关键期 ; 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 4-5岁的儿童视觉、听觉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是 进行音乐、绘画教育的最佳期。 从初生到4岁也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 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为迅速。斜视儿童在4 岁之前一般较易矫正。 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 趣的关键期; 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期。 在这个 阶段,儿童掌握词汇的能力发展最快。 32 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儿童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岁到5岁半。 儿童的思维在1011岁期间,存在着由 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这 个转折时期即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 15一16岁是品德发展的初步成熟期。 33讨论:为什么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 的效果不如一个学前儿童学习两年的成效? 无数事实说明,对孩子来说,能否成才并不在于 孩子的天赋如何,而是取决于对0至6岁的孩子早期 教育的方法如何。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 特先天不足,于是,威特针对小威特的情况制定了 一套教育计划,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望。结果令人惊叹:小威特8岁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